第375章 废武勋散阶,解郧阳之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天的下午,他正好解了郧阳之困,与荆西分守道徐启元及王光昌、王光兴兄弟会面···

    历史上,吴三桂在1645年春季从潼关一带撤兵时,顺手就利用明朝地官身哄骗了不了解外界情况的徐启元及王家兄弟,让他们会师剿贼。

    结果徐启元、王光昌领兵到了吴三桂的大营,就被扣下了。

    徐启元不屈而死,王光昌则投降了清军。

    但留守郧县的王光兴却并不愿意随大哥王光昌一起降清。

    在郧县县城被骗开后,他带领着部分不愿投降清军的明军退到了郧阳府南边的房县一带,展开了抗清活动。

    后来汇同部分顺军一直退到湖南,直到二十年后才败亡。

    在这个时空,因李自成被迫在湖北抗击清军,也就延迟了清军接触郧阳府困守明军的机会。

    同时,李定国那边也早就向郧阳府派来了探子,告知了他们外界的部分情况。

    这样一来,即便三四月间,清军攻入襄阳府,并向郧阳府派出了一支偏师,也未能招降这部分困守的明军。

    ···

    徐启元、王光兴在郧县城外见到李定国,又看过了他所带来的监国谕旨,仍觉得不可思议。

    四月份时,一支不足万人的清军偏师进入郧阳府。

    虽然其中八旗军不足千人,且大部分还是汉旗军,满洲八旗大概只有一个牛录的样子,剩余的则都是投降清虏不久的明军或顺军。

    可王氏兄弟在野外与之接战,还是数战皆败,最后只能困守郧县县城。

    就这,还是王氏兄弟所领军队熟悉地理环境的缘故,否则说不定就被清军直接剿灭了。

    因郧县县城地势比较险要,城墙也在过去两年中加高、加固了不少。

    在加上郧阳山路艰难,清军一时运不来红夷大炮,便只能以围困为主,并分兵去了郧西、上津、白河等县城。

    之后清军自然对徐启元及王家兄弟极尽劝降之事,开出来的待遇也颇为优厚。

    当时,三人已见过李定国派来的几个探子,只是对公主监国及击败张献忠大军的事仍怀有疑虑。

    可即便如此,三人面仍不为清军的优厚待遇所动——这里面,徐启元这个荆西分守道所起到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

    正是受徐启元这两年的影响,王家兄弟,尤其是年纪较轻的王光兴,才懂了一些家国大义。

    另一边,李定国虽然五月初就从兴安州出发来援,但因山路难走,行军用去不少时间。

    后来又为白河清军所阻,与之交战,又用去好几天的时间。

    于是直等到两日前,才率领边防军第四镇来到郧县城外。

    昨日双方与城北野地交战,徐启元及王家兄弟看得清楚,不过一两刻,清军便大败。

    在李定国所领边防军的追击下,最终只有数百八旗兵及一两千绿营兵逃了出去。

    剩余的六七千人,不是被边防军当场斩杀,便是成为了俘虏。

    被斩杀的清军中甚至还有一百多满洲八旗,两三百汉军八旗!

    可以说,李定国所领的这支旗号为“大明边防军第四镇”兵马的精锐程度,令三人大为吃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