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无人机阵斩阿济格,豪格死清虏皆溃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出手铳轰击,一个照面,解决了好几百的清虏骑兵。

    近战之中,他们甲坚刃利,偏偏因为着甲更轻便而更灵活,这便让清虏骑兵再次吃了亏。

    便连鳌拜这等八旗满洲中有名的勇士,都顶不住明军骑兵的压力,被迫得接连后退。

    此时再听无人机反复喊着“大将军阿济格已死”的话,顿时清军士气跌到谷底,发起反攻所举起的气势彻底散掉,各队、各牛录纷纷败逃。

    如鳌拜、苏克萨哈等临时退到后阵的将领还想组织八旗军坚持,高喊大将军阿济格没死,可却没多少人信。新笔趣阁

    因为很多八旗将士只能看到帅旗,却在帅旗下找不到阿济格的人。

    这无疑说明,阿济格确实出事了。

    最重要的是,明军骑兵出乎意料的厉害,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恰好这时,第八镇、第九镇、第十四镇边防军,也从不同方向切入战场,与清虏接战。

    上千门虎蹲炮接连打发,又有明军火枪兵排队轮番进击,让仍顶在前线的清虏如割麦子般倒下。

    如此恐怖的场面,彻底击垮了所有八旗军的信心,顿时让整个战场的八旗军都夺命北逃。

    ···

    南京。

    紫禁城,武英殿。

    因正处在北伐清虏之时,朱媺娖这段时间注意力大多放在北伐战事上。

    她经常召集军务院众臣在武英殿开会,了解前方战况,并作出一些决定。

    今天,她正在跟李岩、红娘子、朱大典等人议论山西姜襄等前伪清绿营将领准备反正,配合吕大器、李定国歼灭山西清虏的事。

    “姜襄反正我们自然是要接受的,但重归大明之后,他却是不可再为实权将领了。

    要怎么安排姜襄等人,诸位可有什么好的建议?”朱媺娖问军务院众臣。

    杨廷麟建言道:“臣以为可以安排姜襄为军校老师。”

    视频投影中李岩也道:“臣以为军校确实适合姜襄等人,不过他在为军校教官前,也须得在将官进修班学习,并通过考试才行。”

    也在视频投影中的马科则迟疑道:“姜襄虽说同锦衣卫接触过,表示要反正,可毕竟还没有行动。他此番询问条件,若得此答复,会不会反悔?”

    听到这里,朱媺娖道:“他若是反悔,那便不需要他反正了。对姜襄等陕西反正的部分将领安排,就这么决定了吧。”

    对朱媺娖而言,姜襄先后降顺、降清倒不是无法接受,姜襄最大的问题是成为了大同根深蒂固的军阀。

    后世历史上,就连清庭都对姜襄有所让步,可见以姜襄为核心的大同军阀之根深蒂固。

    朱媺娖是决不允许大明新军中有这种军阀存在的,所以姜襄最多给个闲职。

    若姜襄不接受,也不过是让陕西方面军多费些手脚而已。

    朱媺娖如此自信,也是因为近几日从山陕及河南、山东传来的战报,都说明大明新军战力对比清虏要比她和军务院预料的高不少。

    至于造成这种预估的原因,则是她和军务院漏算了大势对士气的影响——如今便是普通士卒,都觉得大明再次兴盛,将清虏驱赶回关外是必然的事,士气自是比朱媺娖等预估的更加高昂。

    这让大明新军战斗力莫名提升了不小的一截。

    所以,如今朱媺娖并不是很在乎姜襄等人的反正和策应。

    其余人其实

    也并不是很在乎姜襄等人的反正,甚至如杨廷麟、朱大典这些崇祯朝的官员,还想追究当年姜襄降顺的罪责。

    因此,听朱媺娖明言对姜襄的安排,便没人提出别的意见了。

    朱媺娖正待议下一件事,便见刘淑英从后殿拿着一份电报匆匆走来,神色古怪。

    她先向朱媺娖一揖,才递上电报文件,道:“陛下,曾提督传来电文,说他们在一小时之前的战斗中以光明火炮打死了征南大将军豪格,随后山东兖州府的清虏就溃退了。

    目前他正指挥麾下各镇追剿清虏,只是担忧此事会影响军务院从海上出兵直取北京的计划,故建议海上两路兵马趁清庭尚未得知前线消息,尽快出兵北直隶。”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进行查看

    第457章无人机阵斩阿济格,豪格死清虏皆溃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