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秀才与举人,物理来源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书人的地方,就能听到对乡试改革的谈论。

    “朝廷减少八股作文的要求,增加对史学、实务的考试,这我是赞同的。此前数十年,朝廷势颓,就是因为许多官员不能以史为鉴,不通实务所致。

    可为何要增加个理科,分走三分之一的举人名额?”

    一茶点铺内,几个不怎么富裕的秀才在高谈阔论。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游商打扮的男子走了进来,要了一壶茶和一份茶点,便坐下来。

    听到几个秀才的谈论,他微微侧目。

    听出是在谈论大明报上的内容,他便问茶铺老板:“你这里有大明报卖吗?”

    “有。”茶铺老板笑道,“这大明报如今可是畅销整个南直隶,南京城只要是识字的,都喜欢看。

    我们这茶铺请不起说书人,便买来了十几份当期的大明报。官府不许我们转卖,却可以给客官们喝茶时看着消遣。”

    说话间,老板就拿出了一份都摩挲旧了的当期大明报旬刊给游商。

    于是游商一边看着报纸,一边听着铺子内几个秀才的议论,喝茶茶吃着点心,颇为自在。

    “要说理科,这文学、数学、天文地理我等都知道是什么,也知其用处。

    可那物理、化学、生物又是什么?大明报上只说以后会出特刊讲明,却不知在卖什么关子,直接在这期旬刊上告知我等不好吗?”

    “怎么,良辰兄有意参加理科乡试?”一人听出了什么,问道。

    被称作良辰兄的中年秀才道:“四书五经、八股作文,我与诸生相比实在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倒是对数学、天文颇有些研究。所以,若那物理、化学、生物也不难的话,我确有意考理科。”

    又一人道:“这理科新设,天下诸生想必都是才了解这方面的学问,考起来竞争确实小些。可是那物理、化学、生物究竟是什么学问,若不弄清楚,我可是难下决心去学的。”

    听到这里,游商起来拱手作揖,道:“诸位朋友,说起来鄙人虽不知那化学、生物是何学问,可对物理却略知一二。”

    几个秀才一听,顿时眼睛都亮了。

    他们纷纷向游商还礼,然后为首的颜良辰便道:“不知朋友如何称呼?可否将那物理学问向我等讲述一二?”

    游商微笑道:“鄙人吴石,据我所知,‘物理’一词最早可考的典籍应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所编着的《淮南子》。

    此书内篇卷六‘览明训’中有言: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引铁,葵之向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心意之论,不足以定是非。

    其后,又有三国时吴人杨泉曾所着《物理论》,记载了当时的天文、地理、百工、农业、医学等杂学诸科。

    之后历代文人,亦有一些在着述中提到‘物理’一词的,或是以为杂学诸科统称,或定为物性之论。

    及至本朝,近几十年有吕坤所着《呻吟语》中第六卷、第二部专属‘物理’,江西前辈王萱,亦着有《物理所》一书。

    此外,有几位外洋来的传教士带来了部分西夷书籍中,也涉及到了一些物理之学。

    因此,鄙人推测,朝廷乡试所考物理,要么是杂学诸科之统称,要么便是物性之学。

    但说起来,这两者以及西夷的物理学问,其实都是有很大共通之处的。若能兼学而贯通,想必应对理科乡试中的物理题应该不难。”

    游商吴石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却见颜良辰等秀才都已经听呆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