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巡抚配属官吏定制,三年义务教育开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朝廷竟然要让顺天府实行三年义务小学制!

    这个政策并非独立出现的,而是在应天府、顺天府、成都府三地实行。要求今春便办,今秋则须看到一定成果。

    政策具体内容是:

    三府年龄在五至十岁孩童,无论男女,皆需上小学。可男女分班,也可男女混班。

    连续上学四天,放假一天,如此往复。

    节日可放假。

    小学不仅不收取束脩,还需管孩子一顿中午饭。

    若父母不送适龄孩子入小学,官府有关机构将一年罚款一两。

    三年义务小学制皆由大明朝廷拨款,转款专办。

    各小学学生不得少于一百人,且小学设立须得获得省提学司批准,并向礼部报备。

    另外,小学所用新教材,将由朝廷有关部门刊印、发放。但小学所需各科教师(先生),须得由地方负责征募。

    当然,教师薪俸也包含在义务教育花费中。

    并且朝廷对小学教师薪俸直接做出了规定,暂为:普通各科教师月给银三两,各班主任教师月给银四两,年纪主任教师及学校各科主任皆月给银五两,副校长月给银七两,校长月给银十两。

    若有兼职,则以最高职位发放薪俸。

    如今各个主要城市米价皆降到了二两一石,所以这个薪俸算是颇为不错了。

    三两银子,稍微节省,完全足够四五口每月花费。

    何况,一家人完全依赖一人赚钱养家的情况也是很少的。

    当然,仅以普通教师的薪俸对比某些地方私塾塾师赚的钱,便有又不足了。

    可对比另外一些地方,一些私塾塾师赚的钱又不如小学普通教师。….孰高孰低,得看地方。

    然而,有些事不是有钱就能办好的。

    王参之将电文放到了章旷桌桉上,便道:“抚台,即便经费足够,可这小学所需的先生却未必好招。另外,强制适龄孩童们上学也就算了,还要求女童也上学,这恐怕会引起地方非议。”

    章旷道:“这些问题我也知道,找你来就是询问是否有办法解决。”

    对比三弟王夫之,王参之才智较为平庸。

    他苦思片刻,皱着眉头道:“先生我们可以先试着从地方读书人中招募,若无法招足,或许可以打那些罪囚家属的主意。

    至于让女童读书,卑职也不知道会有何等结果。但若是能将男女分班,在让小学女班用女先生,甚至令一校因男女而划分两部,或许可有效减少非议。”

    “用罪囚家属?”章旷露出沉思之色,“此事恐怕我一人上书未必有用,或许该求助于督师。”

    直接让罪囚当教师,朝廷肯定不会同意,甚至章旷等人也不愿意如此——那些人既然投效清虏,如何能再让他们为人师表?

    倒是罪囚的家属,说到底多半是受牵连,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或可考虑一用。

    但能不能成,章旷也说不准。

    思来想去,章旷最终道:“还是先联络各州学、县学的官员,让他们五日后到京师巡抚衙门来开会商议此事。会后,让他们先尝试从当地读书人中招募教师试一试吧。”

    “是。”

    王参之应了,当即前去办事。

    顺天府不小,接下来这段日子,即便学科人员都动起来,恐怕通知各地也需要不少时间。

    两人虽说要从当地读书人中招募教师,可实际都不报太大希望。

    因为在当世而言,当教书先生对读书人而言算是较靠后的选择。

    更别说,小学给教师定的薪俸虽高,可相较于三府的塾师而言,其实还是偏低的,且还要受到学校管制,不自由。

    因此,王参之走后,章旷歇了一会儿,便动身去找堵胤锡商量请用罪囚家属的事,以备万一···.

    灵灵吼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