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什长张二全,旧毛目头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般来讲,南边来的人都是上面派来的,并非敌人。但张二全并没有大意,驾驭着老黄跑到一个稍高的坡地,向南来的那伙儿人看去。

    只见这伙人有二十个左右,其中一半似乎是边防军中的骑兵,另一半虽然也骑着马,但看样子却像是普通人,或者官员?

    张二全不太确定。

    这时,其中一个骑兵加速奔过来,老远便挥动起令旗,喊道:“前方可是毛目头墩戍守将士?我是第十六镇第三营侦骑伍长李芳。”

    张二全大声道:“我是毛目头墩什长张二全。”

    待李芳奔到十几步处停下,两人互相行了个军礼,张二全才问:“李伍长来额们这里有甚公干?”

    李芳道:“大明报派来了一个记者团,要采访当初各墩台幸存的将士,还要到那些墩台实地考察,其中毛目头墩是重点目标。

    张什长,那些民间报刊乱写文章,污蔑牺牲的卫戍军兄弟,这大明报记者团就是来找证据,好写文章打那些人脸的,所以咱们一定要好好配合、接待。”

    张二全点头,道:“我明白了,毛目头什一定尽力配合。”

    随后,张二全、李芳等了一会儿,汇合了其他人,这才一起向新墩走去。

    记者团其实是从后面的墩台过来的,并没有走多远的路,也不算劳累。

    当得知眼前人便是当初毛目头墩那一什仅剩的将士时,记者团众人都露出了敬重之色,在路上就忍不住询问起来。

    “张什长,可以跟我们说一说牺牲的那些将士吗?他们都是哪里人?”

    “额们什长邱虎威、伍长娄怀英都是河南人,额那一组齐三元是陕西人,额跟万大贵是甘肃人···”

    对于记者团的问题,张二全只要能答得上来的,都用心回答了。

    到了新墩后,记者团并没有过于麻烦墩里的将士们,三个团务和黄焕英、李良奇在背风面扎营,要生火自己做饭。

    毛目头墩当然不会看着,而是邀请记者团的人一起吃墩里的大锅饭。

    ….至于居住,因为来人太多,只能在外面讲究下了。好在记者团不需要在此常住,一两日功夫就会走。

    趁着扎营的功夫,梁孟昌、李道赢、杜杏三个继续采访张二全,希望了解了每个牺牲的将士。

    在张二全的描述中,邱虎威、吴怀英、齐三元、万大贵、刘茂、刘金等将士,仿佛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们眼前。

    吃过中午饭后,梁孟昌等人又在张二全的带领下,前往旧墩实地考察。

    当来到旧墩前,还未进去,梁孟昌、程颂等人便都大受震撼。

    只见这旧墩外墙上,插了许多羽箭,箭簇、枪炮轰打的痕迹更几乎布满了四面夯土墙壁。

    梁孟昌等人早就知道,瓦剌人不仅有众多善于骑射的骑兵,更有火炮、火绳枪,装备比蒙古人强出一大截,战力也更强。

    此时,仅从这旧墩外墙,他们就能想象得到,当初发生于此的战斗有多么激烈。

    “战争结束后,上方有令,额们毛目头墩和其他将士死守的墩台一样,被列为英烈纪念之地。

    所以,除了诸位同袍的遗体,里面基本没动过。几位记者先生想看的话,就随额进里面去看看吧。”

    说完,张二全当先走进了毛目头墩。

    后面众人没注意到,他已然双目微红。.c0m

    .

    灵灵吼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