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人杰才俊堪叹,演武外交促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蓟密山永》、《蓟永三卫考》、《守边乞赏各部落》、《大宁三卫考》等资料类着作近四十本。

    可惜崇祯时大明已经病入膏肓,几无可救。蒋德璟呕心沥血编纂的这些着作,为朝廷提的建议,只能束之高阁,无用武之地。

    除此外,其还留有工作笔记《悫书》,以及不少诗集、文集。

    又为基督教徒,与艾儒略为故交,合作有《西方问答》、《天圆说》、《天问略》以及部分教书,还彷造了地球仪、千里镜,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也有着不小的贡献。

    其在朝时,为崇祯提了很多建议,多体现了其爱惜百姓的主张,以及理财治兵的方略。

    这些建议不是像多数文臣那样泛泛而谈,反而犹如后世风格,列举各类资料数据对比,总结,进而得出结论。

    然而,崇祯每每当时被蒋德璟说服,事后却又优柔寡断,多疑不决,使得蒋德璟的建议无一能实施。

    当然,这反过来也说明,蒋德璟的建议大约缺乏足够的可行性,有些忽略了当时的政治、军事、财政等因素影响,以及崇祯的性格。

    郝光明、朱媺娖在了解蒋德璟的信息后,却依旧觉得其人是明末难得的博学务实之忠臣。

    而鸿庐寺作为大明的外交部门,在大明走上世界舞台后,地位大大提升,作为一把手的鸿庐寺卿也算是诸臣中数得着的大老。

    朱媺娖任蒋德璟为鸿庐寺卿,绝对称得上委以重任了。

    至于在蒋德璟、袁枢身后的两人,却是皆因功升为外交公使的阎尔梅、黄宗羲。

    荷兰人回复谈判之事,已经通传给鸿庐寺知晓。

    此时听朱媺娖询问,蒋德璟便知道,这不仅是咨询,也是朱媺娖有意考较、锻炼他们。

    因为蒋德璟知道朱媺娖背后还有帝君,通晓西洋诸事,且后知数百年,定是知晓此类事务如何处理的。

    作为鸿庐寺卿,蒋德璟首先站出来,道:“我大明要求荷兰赔款两百万两黄金,割让其所占据的马六甲及周边地区,本就留有谈判余地。

    今荷兰回复只按欧洲惯例赎回俘虏、舰船,丝毫不提赔款、割地之事,还扬言要派舰队来攻,必然也是吓唬人的。

    需遣人与其谈判,方可探知荷兰人底线。在谈判中让其明白我大明国力、军力之强,以及惩罚其窃据东蕃岛二十年所犯罪过之决心,方可令其屈服。”

    袁枢跟着拱手道:“陛下,荷兰人此前毕竟以舰船之利驰骋南洋二十载,在东蕃岛之败前更是力压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南洋诸邦国。

    我大明虽然在东蕃岛之战中以绝对优势败之,但其国毕竟离此万里,恐怕不会轻易屈服。

    此番荷兰人再来,很有可能在谈判之时,作弄阴谋诡计,以图反复,我大明不得不防。”???..coM

    】

    朱媺娖听了微微点头,含笑道:“两位说得都不错。”

    随即看向后面的阎尔梅、黄宗羲。

    阎尔梅先出声道:“臣以为,可令水师在南洋各枢要之处演武,震慑荷兰等西夷,定能促使谈判有利于我大明。”

    黄宗羲则道:“陛下,臣以为当遣使往南洋诸国,一则宣示我大明再临大洋,必将威加四海,使诸邦国咸服。

    二则,可正面了解南洋诸国政治、军事等情报,利害关系,合纵连横,以辖制我大明之敌。”

    听阎尔梅、黄宗羲讲完,朱媺娖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郝光明则在那边笑着道:“他们不愧是大明的人杰才俊,稍稍引导,对外交之事的理解和运用便超过你我预估了。”

    听到郝光明夸奖自己的大臣,朱媺娖更高兴了,嘴角都不禁微微勾起。

    她看着四人,问:“那你们认为此番谈判,我大明要求之底线当在哪里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