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南洋种田竟然这么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千斤超级子稻怎么也能打出一千五百斤米吧?wap..com

    这说明什么,说明过去咱们苦干四个月,一年至少能余下一千两百斤稻米!

    何况大伙儿别忘了,就吕宋这天气,等收割完,咱们还能再赶着种一茬呢。

    也就是说,年底咱们能再收一千五百稻米,并且都能余下来!”

    说着,计算着,侯润发自己都激动起来,瞧见食堂里的村民越来越多,他便忍不住起身站到了凳子上,兴奋得满脸红光。

    “之前在船上,大伙儿也都跟着咱一块学习了算术。现在咱就算一算,咱干这半年能余下多少稻米——两千八百斤啊,乡亲们,两千八百斤!”

    听到这里,食堂(草棚)中的几十个村民也都兴奋得议论起来——

    “村长没算错吧?咱种田半年就能余下两三千斤稻米?”

    “你小子算数不好,还怀疑村长的算术?何况咱们之前收的稻子就在粮仓里放着,能有假?”

    “村长没算错,咱一年确实能余下两千八百斤稻米!”

    “咱们带来的水稻种子还是超级稻传了两三代的子稻,种的也是才垦荒出的生地,一亩就能种得六七百斤。若是在熟田里种超级稻,亩产怕不是要超八百斤?!”

    “我觉得你可以大胆点,超级稻那都是天子从仙界带下来的仙种,据说在大明那边都能亩产近千斤。吕宋这边土地这么肥沃,要是熟田,肯定能亩产上千斤!”

    “我说福建那边的人怎么有那么多跑东蕃、南洋来呢,感情就算在这边种田,都能富起来,简直就跟做梦似的!”

    “···”

    侯润发则继续大声说道:“此前潞王府都跟咱们说好了,一银元一石的价钱收购咱们种得的稻米。

    ….咱们若半年种得两千八百斤稻米,那大概就是十八石。也就是说,这头半年,咱们每人就能靠种田赚得十八个银元!”

    十八个银元,实际等于以前的十八两银子。

    于是又引起村民一阵热烈的议论。

    “我记得咱在南京时,稻米是一两半银子一石吧?怎么潞王府收咱的这么便宜?”

    “你是不是傻?潞王府不要赚钱的?何况他们要将稻米运回大明去,得走一两个月的海路,这船一翻可就什么都没了,能按一银元一石的价格收购,已经算不错了。”

    “确实,我听村长提过,就这价格还是朝廷那边给定的呢,不然潞王府说不定会将价格压得更低。”

    “听说南洋其他地方的稻米一石只需几钱银子,不过他们那稻米没咱种的超级子稻好吃。”

    “···”

    “如今咱们一人种了三亩地,劳作半年便有这般好的收获。”侯润发继续在大声算着,“若是一人种满十亩,干上一年,那余下的稻米能卖多少钱?上百元!也即是上百两银子!”

    种地一年落袋上百两银子?!

    虽然知道在这边种田能发,可真听到一年能赚上百两银子,村民们还是感觉不可置信,回过神来则一个个狂喜。

    要知道,他们虽然都来自南京,但家庭都很贫苦,侯润发家庭在这些人中算是最好的了,有一小部分甚至是和林三强一样的孤儿。

    像他们这种人,一般都是在码头卖苦力。

    就算踏踏实实、出死力气的干,一个月顶多就赚个四两左右,一年也就赚个四五十两而已。

    何况随着南京人口越来越多,码头抗包的活儿也不是你想干多少就有多少的。所以正常情况下,码头抗包一个月也就能赚两三两而已。

    可现在,他们在吕宋种地一年,竟然能赚上百两,是在南京码头抗包的三倍!

    这简直要让人疯呀!

    此时,村民们一个个瞪大眼,张着嘴,说话都跟梦呓似的——

    “天爷啊,在吕宋种田竟然这么赚钱?”

    “可不是,要不是村长算这么一通,我都不知道。”

    “早知道这么赚,我就把亲戚们都叫过来了。”

    “必须得叫——等这次有了钱,咱就送信回去叫人!”

    .

    灵灵吼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