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昔日西南失地两千里,今当复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地区几乎都臣服于大明,为大明土司。

    但在嘉靖十年(1531年)东吁王国建立后,逐步统一缅甸地区,并不断进攻原归属于大明的土司。再加上此前大明政治上的昏暗,导致地方官经常借助朝廷之威勒索土司,使得一些土司直接判投东吁。

    于是,到了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东吁以三十万大军进攻木邦,明军不能救,木邦失陷,就此大明失去了昔日缅甸的所有土司。

    从这一点上来看,大明便是直接对东吁出兵,理由都是足足的,那便是收复昔日失地。

    但如今东吁王国内孟族百姓起义,又有孙可望、沙定洲之流在其中浑水摸鱼,使得行事更加混乱,无疑是一个更好的机会。

    再考虑到后世历史上,永历皇帝朱由榔逃到缅甸后,居然被莽氏诱骗、袭击,之后俘虏永历帝送给了吴三桂,朱媺娖便觉得她应该先灭莽氏。

    想到这里,朱媺娖当即将这封奏章拿到一边,对刘淑英道:“将这封奏章送到军务院,让军务大臣议一议收复木邦、孟养等昔日失地之事。”

    刘淑英一听到这话,就猜到朱媺娖是准备出兵打东吁了。

    如果是以老一套思维模式,她应该劝戒朱媺娖不要穷兵黩武,毕竟去年大明才结束灭清之战,又才收取了高丽半岛,尚在消化中。

    可作为大明帝国皇帝秘书处的高级秘书,她很清楚如今大明国力、军力有多强。

    可以说,灭清虏收高丽之战虽然很重要,但大明并没有动用太多兵力,也没有耗费多少钱财。

    所以,朱媺娖如今要对东吁用兵是一点问题没有。

    何况据她所知,自李定国平孙可望、杨展平沙定洲之乱后,西南已经数年未有战事。

    西南边军这几年都在厉兵秣马,股足了劲儿,就等着一场大战好获得战功呢。

    这样的状态保持久了,说不定西南边疆将领会主动惹出对外纷争,进而引发战争。

    若是真发生了这种不在朝廷计划中的事,反倒不好,不如朝廷主动对西南用兵。

    ···

    军务院。

    李岩等人收到了北镇抚司的奏章以及刘淑英传达的口谕后,立即就找出西南地区以及东南半岛地图,挂在了一面大屏风上。

    看着上面昔日属于大明的土司,如今都实际为东吁所掌控,李岩眼中不禁闪过一抹精芒,道:“百年前,我大明国力衰弱,无暇顾及西南,以致云南竟失地两千里。

    如今我大明国力鼎盛,军威横压四海,是该出兵将昔日失地都收复了。”

    别说,李岩、红娘子这等青年大臣,便是朱大典、叶廷桂等老臣,得知朱媺娖欲收取昔日西南失地时,又何尝不热血沸腾?

    叶廷桂道:“还记得,昔年木邦失陷消息传来时,朝野震动,却无一人敢言出兵收复之事。

    只因昔日朝中陷于内耗,国力空虚,根本管不了西南一土司的归属。即便是心有不甘之辈,也只能将栏杆拍遍,空自嗟叹。

    如今我大明国力、军力正强,反倒是东吁国势衰颓,此时不收复失地,更待何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