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五件大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说,接下来的十年,我大明除了开拓北美、南美之外,亦需开拓非洲,尤其是南非。”

    这件事众臣并不意外。

    如今大明西洋水师已经称霸印度洋,威慑力、影响力正在向大西洋延伸。所以,接下来大明要么是对印度次大陆有所动作,要么便是对非洲有所动作。

    现在看来,朱媺娖显然是选择了非洲,而非印度次大陆。

    但这并不代表说大明就不动印度了。

    事实上,如今大明正在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对莫卧儿帝国以及其他印度次大陆的小国家施加影响。

    如今印度各地都充斥着大明的商品,上至只有王公贵族能买得起的奢侈品,下至平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布匹、食盐等,大部分都来自大明。

    甚至因此对印度语言习惯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比如印度人民喜欢在很多物品前面加一个“明”字,明布、明盐、明钉、明散、明糖,等等。

    且但凡带了个“明”字的商品,似乎都变高级了,受到印度人的追捧。为此,一些精明的印度商人甚至故意把本土成品也加一个“明”字,或者直接取个汉语名字,好让商品更容易销售出去。

    同时,大明的知识、问话也同样受印度人追捧。

    稍有些远见的印度土邦王公、贵族,都想送子女来大明学习。可惜大明不是什么人都让进来的,这些人想送人来学习,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且来了也进不到好学校,真正能学到有用学识的人极少。

    而这部分真正学到了有用学识的人中,又有相当部分深深爱上了大明,根本不愿意再回到印度去,直接就在大明这边定居、生活了。

    身在大明帝国中枢的这些重臣,各个都见识不凡,得知这些信息,便知道印度其实已经是大明帝国的囊中之物了,用不着着急。

    相反,若是直接取了印度,治理起来会相当麻烦,倒不如像如今这样,让印度那些王公贵族替大明管着。

    等到大明对印度影响越来越深,自然有瓜熟蒂落的一天。

    “第三件事,朕准备派遣一个规模较大的使团,由西洋水师、南洋水师各分出一支舰队护送,前往西洋拜访欧洲各国。

    其一,在于与欧洲诸国建立外交关系;其二,在于彰显我大明国威,让此辈莫要不自量力地在海外与我大明争锋。”

    大明如今打西洋各国的海外殖民势力虽然很容易,却也是要花钱的。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倘若能够几句话就吓得西洋殖民者滚蛋,不需废大明一兵一卒,一炮一弹,自然是最好的。

    在郝光明这边的历史上,带清不就曾有段时间,将西洋列强当主子供着,让干啥就干啥吗?大明帝国如今不过是有样学样而已。

    “第四件事,全面取消科举制度,实行学校教育制。由此,各省皆需增设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另外,三年义务教育制改为五年义务教育制。”

    听了这话,众臣神色终于有所动容,但也仅限于此了。

    如今已是昭武十七年,从昭武二年大明以学校制度渐渐替代科举制度已经过去近十五年。

    如今大明孩子、年轻人,皆以进入学校学习为正途,考科举的已经很少。

    所以,全面取消科举制度实际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至于说五年义务教育制,也是应有之义。

    早在昭武七年,大明的小学就由三年制改为了五年制。之后因为财政不够宽裕,三年义务教制度才一直没动。

    如今,大明从海外获取了大量财富,国库累积财富已经超过百亿元,且每年至少都有二三十亿入账。

    有这么多钱,即便大明帝国如今疆域十分广阔(三十三省),实行五年义务教育制也是没问题的。M..coM

    “第五件事,陆军改制。改‘伍、什、队、哨、总、营、镇’为‘伍、什、队、哨、营、团、师’。

    另外,御林军、禁卫军、边防军以及海军陆战营,将按批次更换使用后装线膛枪。

    所以军中各级编制人数、职位也需要有一定改变,具体如何改变,由军务院有司负责议定。”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