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太祖赐下了宝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

    千户去提起音响,发现并不很重。

    他好奇的打量,却仍看不出有什么作用。

    “起驾!”

    随着王承恩一声高喊,肩舆被抬起,一众锦衣亲军分前后左右将肩舆护在中间,向外走去。

    朱媺娖则提着氙气灯跟在肩舆旁边。

    明朝时的北京城比清朝时的要小,由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皇宫)四部分组成。

    内城在北,外城在南。

    皇城在内城内,紫禁城则在皇城内。

    正阳门在内城南墙中间,与承天门在一条线上。

    因此崇祯等人出了紫禁城直往南走就行,倒不是很远。

    正阳门城楼属于典型的军事建筑,高大坚固,周围还有配套的箭楼、望楼等。

    而闯军又没有真正大威力的大炮——如果有,以内城的兵力,估计半天都未必守得住。

    所以,正阳门城楼暂时还是比较安全的。

    崇祯来到城楼最高层,向下眺望,发现入目所及似乎都是闯贼人马。

    其中大部分都在拆毁附近的民居,明显是准备借助民居的木料、砖石打造更好的攻城器械。

    而且,一些民居离城墙较近,也阻碍了闯贼排兵布阵。

    只有如正阳门外这样的宽阔之地,才摆出了大片的闯贼人马。

    这些闯贼人马并不密集,却是在放着内城墙上的大炮。

    外面闯贼鼓噪不断,却多以发炮、发箭为主,并没有直接攻城——至少正阳门这一段没看见。

    一则城墙太高,二则这里配套的箭楼、大炮太多,蚁附强攻的话伤亡会很大。

    闯军原是流贼,本就不善打硬仗。

    如今又准备入京坐天下,也不好用驱使民众的那一招,便只能先耗着,等待大型攻城器械了。

    看了看外面的情况后,崇祯并没有立即使用音响,而是问:“从武英殿带出的银子有多少?”

    “启禀万岁爷,有107万5583两。”

    崇祯略一沉吟,便道:“传朕口谕,所有百户以下守城将士赏银10两,百户、千户赏银50两,千户以上赏银百两!”

    周围听到这话的锦衣亲军、城墙守军立马高兴地大呼:“谢陛下!”

    崇祯却没有因这一声欢呼高兴,而是对王承恩道:“王大伴,你派人将朕的口谕传到城墙各处,叫将士们知道朕赏了他们多少。若有人贪墨,严惩不怠!”

    “遵旨!”

    接着,王承恩就派出亲信宦官往城墙各处传崇祯的口谕。

    守城的将士虽然也都感觉到京城危险,但如今在城墙上的,多半还对朱明有几分忠诚。

    因此,听到了宦官传来的崇祯口谕,立即一个个高兴的大呼起来。

    10两银子呢,即便如今京城物价腾贵,也是一比不小的奖赏了。

    此前崇祯似乎还从未如此大方过。

    最重要的是,将士们知道崇祯也登上了城墙,士气确实受到了鼓舞。

    ···

    外城。

    某处高三层的酒楼上,李自成正带着几名将领遥望正阳门。

    只见他留着络腮长须,瞎了一只眼,浓眉鹰目,完好那只眼的眼珠子则呈黄褐色,泛着摄人的精光。

    隐约听见明军欢呼声从正阳门城楼上起,向城墙各处扩散,李自成不禁皱眉,沉声道:“来人,去问明那内城墙上发生了甚事,为何会欢呼阵阵。”

    “是!”

    一小将应声离去。

    没多大会儿就跑了回来,抱拳道:“回禀闯王,据说是崇祯给明军发放了赏银。”

    这小将才说完,旁边一仿佛土财主的高胖文士就喝道:“李来亨,陛下已建元称帝,你怎么还老是叫闯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