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贫铁?炼铁宝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媺娖脸色微红,有点害羞,但还是低声道:“老···老公。”

    郝光明开心的笑了,看着朱媺娖秀色可餐的样子,忍不住将她揽进怀里。

    两人搂搂抱抱并非第一次,虽不经常发生,却也有过不少次了。

    所以朱媺娖并没有觉得不自在,更没有抗拒,而是很安心地靠在郝光明怀里。

    接着,郝光明就给朱媺娖讲解起他搜集的各种相关文章及技术来···

    次日上午。

    李岩、刘鳞长,军务处下军工司从事李佐,及军器局大使黄元昌、副大使郑祥,接到传诏后陆续来到承运殿。

    见人到齐,朱媺娖就开门见山地道:“本宫以为,欲强军,除解决钱粮、兵员的问题外,还需要解决装备问题。新笔趣阁

    而要想军队有好的装备,关键就一个字——铁。

    因此,本宫欲兴办官营铁矿、铁厂,增加民间私营铁矿、铁厂课税,诸位以为如何?”

    听了这番话,李岩第一个表态道:“监国明见,要想提升军队装备,铁确实关键。兴办铁矿、铁厂,增加私营课税,乃是必须之举。”

    刘鳞长也道:“国家军备废弛,确实与缺铁有很大关系。

    自万历年以来,我大明官办铁厂越加废弛,铁课税入也年年锐减。

    到了先帝在位时,甚至出现京城铁库无合格铁料可用,必须向民间采买的情况。

    监国欲强军兴国,确实需要先整顿铁业,以增加官府铁料收入。”

    听到刘鳞长这番话,另一边的郝光明略感惊讶。

    他原以为刘鳞长作为一个在宦海沉浮二十几年的文官,会拿出什么“与民争利”的说法劝阻呢,没想到刘鳞长竟然很支持。

    朱媺娖倒是没怎么惊讶。

    她颔首道:“远的地方我们暂时是指望不上的,诸位就先说一说成都府以及附近州府的铁矿、铁厂情况吧。”

    朱媺娖之前并未表现出关注铁业的意思,再加上今天传召众人也有些突然,所以这些人几乎都没什么准备。

    闻言,殿中稍稍沉默了会儿,军器局大使黄元昌才出列带着小心地说起来。

    “启禀监国,成都不缺炼铁林木、煤炭,故铁厂多与铁矿相近。

    而成都府的官私铁矿基本多数在西部的彭县、灌县、崇宁、崇庆州几地。

    不过若算及成都府周边,则以邛州蒲江县铁矿、铁厂最为兴盛,自秦汉时起,便在蒲江设有铁官,我朝在蒲江同样有铁厂。

    此外,邛州的大邑县同样有不少铁矿、炼铁作坊,其兴盛可以说仅次于蒲江。”

    郝光明准备的资料中,也有四川铁矿分布,但都是后世的,并没有明末四川各府铁矿的分布资料。

    所以,听到黄元昌这番话朱媺娖有点小惊喜。

    邛州就在西南侧,与成都府挨着,只辖有邛崃、蒲江、大邑三县。

    且有牙江、邛水、蒲江汇流入岷江,而岷江之滨的新津县,就在成都城的西南边。

    因此,可以说蒲江、大邑到成都城交通都是相当便利的。

    这时,郝光明在另一边用电脑迅速查出了邛州以及刚才黄元昌所说的彭县等地资料,顿时惊了。

    同时也有点小尴尬。

    因为他发现昨夜跟朱媺娖讲错了,四川真不愧是天府之国,各种矿产资源完全不缺的——包括较为优质的铁矿!

    他通过蓝牙耳机有点兴奋地道:“我发现这个黄元昌所说的地方全都是宝地啊。

    就拿蒲江来说,不仅有多种较为优质的铁矿,还产煤和耐火砖,林木资源也不缺,简直就是炼铁宝地!

    此外还有盛产盐卤,又有天然气,也即是火井。

    其他的几个地方,如彭县,煤矿储量丰富还品质好,铜矿的储量也很高。

    像大邑县,不仅有多种较优质的铁矿,还有芒硝矿和硫磺矿——这可是生产火药的原材料。

    另外这些地方还有储量不错的石灰石、石膏、黏土,这意味着建立水泥厂也容易!”

    听到郝光明这番话,受到其情绪感染,朱媺娖也相当高兴。

    成都周围有这些个炼铁、烧制水泥的天然之地,将会让相关工业的发展容易很多。

    “既然成都周围铁矿、铁厂都不缺少,那我们接下来就谈谈这官营铁矿、铁厂如何做,以及新的铁业课税该如何制定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