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阳九、百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真法界的两个功用:

    其一乃是“现世一天,法界十日”,这个毋庸多言。

    其二,便就是模拟出他人心相,用作斗战演练,求得便是一战强过一战,一回胜过一回!还能斩获元灵,得到心相习练的道术功法。

    但模拟出他人心相并非是件易事……

    经过这几月的推究,陈珩大抵也摸清了其中规则。

    最首要的,便是被模拟那人,其修为不能高过自身一个大境界。

    胎息修为模拟胎息,练炁境界模拟练炁,筑基模拟筑基,至于金丹、元神等等,同样也是大差不离。

    譬如炀山道人,他死时是练炁六层,而当时陈珩尚证得胎息不久,尽管觊觎他那门肉身道术,但也无法在一真法界内模拟出他的心相,只得作罢。

    但这条铁律,却也并不是容不得疏陋。

    若是被模拟那人对自己毫无戒备提防之心,且又受过伤势,气机低糜……那么即便是高出自己修为一个大境界,也还是可将他请入一真法界内来。

    就像徐稚,便是一个鲜活实例。

    这一回,陈珩和童高路皆是练炁境界,要在一真法界内模拟出其心相,轻轻松松,就如掌上观纹。

    而陈珩在与童高路斗了几回后,也便懒得再和他过多纠缠了。

    一召出心相,就将全身符器自爆打向他,即便童高路的肉身再是如何坚固难摧,被这一炸,也得去了半条命。

    如此反复施为,不知在元灵里捡得了多少无用东西后。

    终于。

    陈珩还是得见了那门肉身道术。

    ……

    “这是……太素玉身?”

    握住元灵时。

    涌入心识的不再先是密密繁繁的文字,而只是一副图样,一個道装老人仰头垂手的模样。

    他身材矮小,却有一种居高临下、睥睨星海宇宙的雄浑气魄!脑后三圈混混沌沌的神环笼罩,曦光照彻了无尽天地众生,如同一尊俯瞰恒沙尘数世界的大天尊、大圣王,高踞在法道的顶端尽头,至胜至伟!

    “溟涬虚玄,源源真源,华景未露,玄轮自圆,会和初基,象帝之先,依时服炼,气入玄玄……”

    道音轰隆,倾泻如瀑,将他脑海震得翻覆无定。

    与此同时,那个道装老者也开始了躯壳动作,形体如长龙升天,古朴而怪异。

    ……

    太素玉身……

    此门道术,或者说神通,乃是太素丈人特意开创的一门肉身成圣法门。

    前古时代,祂在遨游混沌外海时,和隆藏和尚一起,偶然发觉了一株尚未长成的人参果树。

    为了不伤和气,太素丈人和隆藏和尚相约,两人以九千载为期,各收三个徒弟,每隔三千年就让各自的徒弟们来此比试一番。

    三局两胜,来决这人参果树的去处。

    太素丈人也不疑有他,只悉心挑选了一个资质不错的凡人,将其收入门墙,教导他练炁、服饵、观想、祭剑种种,等到三千年一至,便带着弟子来到了约定场所。

    但只过了半日,太素丈人那弟子就落入下风,若非一身剑遁用的巧妙,险些就要被活活打杀。

    这倒也不奇怪……

    隆藏和尚的弟子是一头古兽龙象,乃前古天龙和神象中巨擘的子嗣,身具父母两族的神异,血脉不凡,口鼻嘘唏间的无匹大力,便能破碎十万八千等微尘,一滴血落下,便足以打烂海渊。

    有如此血脉,又得了隆藏和尚的调教,把他特意往护教大明王的路途上引,连八宝金身池都去了好几遭。

    太素丈人的弟子虽最后搏命一斩,砍落了龙象的半边脑袋,但还是被一拳打得躯壳糜烂,只剩下元灵存世。

    三局中,太素丈人便是这样负了隆藏和尚第一局。

    回返道场后,他心知第二局里,隆藏和尚必然还是要寻那些先天巨兽来当弟子,便于是也生起了好胜之心,特意创出了一门肉身成圣的神通,唤作《太素玉身》,来和那些肉身强绝的巨兽们做对抗。

    创得《太素玉身》后,太素丈人只随意寻了一个凡人女子教授她这门神通,待得约战之期一至,便携她来到人参果树前。

    果不其然,隆藏和尚的弟子仍是头先天巨兽。

    这一遭,隆藏和尚的弟子是头鲲鹏,化羽垂天,抟风九万,振鳞横海,击水三千。

    不过鲲鹏和那个修成了太素玉身的女子,却是斗了个旗鼓相当,谁也未能赢过谁,两者直打到了濒死,还是未能分出胜负。

    第二局,便这样平了。

    太素丈人欣喜,隆藏和尚则是苦笑。

    原本只要再斗上一局,就能决出人参果树的去向。

    但还未等到三千后,道廷的一位天官便寻出了人参果树的踪迹,太素丈人和隆藏和尚虽不惧祂,却不能不畏道廷。

    根本无可违逆祂身后那个宰执诸天的庞然巨物,只能叹息奈何,将人参果树拱手奉上。

    彼时,道廷正在搜罗诸法,欲要铸集成册,名为《地阙金章》,用以震慑万天万道,神圣仙佛。

    而太素丈人创出的《太素玉身》,也被道廷的太史令看中,将之收纳于《地阙金章》其中。

    ……

    这些前古时代的秘辛陈珩自然并不知晓,在那个道装老者形体变动时,只随着道音轰隆,便有无数讯息蜂拥入了他的心识,顿觉头昏脑涨。

    大概过了数盏茶的时间,陈珩才定住精神,在心中重头回溯了一遍,眼中放出一道精光。

    “《太素玉身》……此法灵感源自太素丈人遨游虚空外海时,见得混沌中无数界空、地陆崩毁灭亡,又开辟诞生,心下灵光跳跃,才创得此门肉身成圣的神通,一旦大成,便能身负无穷穷伟力!”

    须知这星空宇宙。

    除却仙佛神圣这四类巨擘外,再无永恒不朽之存在。

    无论界空、地陆、亦或是天宇。

    都并非长存不灭,万古不朽的造物。

    天地有大阳九、大百六,小阳九、小百六。

    天厄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此二灾是天地之否泰、阴阳之勃蚀。

    夫阳九者,天旱海涌而陆焦;百六者,海竭而陵渊。

    天地翻覆,河海涌决,人沦山没,金玉化消,六合冥一,白尸飘于无涯,孤爽悲于洪波……

    至于五行杀害,四节交掷,金土相亲,水火结隙,林卉停偃,百川开塞等等,都是等闲。

    以寻常界空为例——

    天运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便有小阳九之灾,地运九万九千八百二十五载,就迎小百六之难。

    小阳九、小百六时期一至,就会有种种灾厄降临界空。

    或是海陷陆沉,或是虚空塌陷,或是域外兆亿天魔降临,要绝命断灵,或是邪佛疯神入主,要以威光团盖一域,拉得众生沉沦无间。

    小阳九、小百六虽是恐怖,却也仅仅是残害生存界空中的生灵,破坏地貌灵机,威胁不到界空根本。

    但大阳九、大百六时期一至,那才方是界空的真正生死存亡之际!

    天运一百二十九万六千年,为大阳九,地转九十九万八千二百五十年,为大百六。

    此大阳九、大百六乃是真正的阴勃、阳蚀大劫!

    一旦来临,便是九气改度,日月缩运!

    就如人有寿数尽时一般,大阳九、大百六也是界空的寿数尽时。

    灾业滔天,万劫并起都是寻常小事。

    最惊骇的是,界空的全部灵机要倾泻吐露到无尽虚空中,再也无力留存、无力吸纳,而界空本身,同样也会逐渐解体崩碎,化作最原始的玄、元、始三炁,归还混沌母源。

    生于虚空,最后又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