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32章 【又来一个不知死活的对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虑八卦杂志的事情,而是先考虑收购《天天日报》,然后将《天天日报》进行整改、大作广告,和《东方日报》进行正面火拼。

    不仅仅如此,第二代跛豪——残疾马也不能放过他,抢他的老婆,将他家族的事情拍成电影,搞臭他们几兄弟。

    他们给自己泼脏水,难道以为自己就是泥巴糊的嘛?

    《东方日报》现在的老板叫马澄坤,残疾马是他的堂弟,一直在《东方日报》担任要职,因为他父亲和叔叔的事情,马澄坤亲三兄弟和残疾马在香江一直很低调;直到后来《东方日报》倒向内地,残疾马才敢公开出来露露面,后来更是娶了黎姿这个大美人。

    除了马澄坤、残疾马,《东方日报》的高层还有马澄发、马澄财。

    “很好,我很久没有对手了,正好给自己找点事做做!”

    林祖辉嘴上露出残忍的笑容,他一般打击对手,都是堂堂正正的从商业上来打击,身正不怕影子斜。

    再加上如今他的靠山多多,本身实力强劲,压根不虚那些牛鬼蛇神。只要他想,就连四大家族的李兆基家族,他都可以马上啃一口。

    不过呢,他是个恩怨分明的人,李兆基和他有点点交情,他也不是无缘无故狙击的人;所以虽然李兆基现在正在减持中华煤气的股份,去投资地产,但他依旧没有想法。

    狙击爱美高,是因为他要打击对手大刘,虽然只是给大刘虚惊一场,损失也不过四五千万(股民也赚了一笔);

    狙击大生地产,是因为马伟清调戏自己女朋友关嘉慧,结果马氏家族割肉保江山,马氏家族还陷入内乱(责怪马伟清平白招惹敌人),马伟清和陈美琪也离婚收场。

    ......

    下午,林祖辉来到万辉传媒。

    “老板好!”

    招呼声此起彼伏,但大家打完招呼继续工作。

    万辉传媒共租赁有两层写字楼,下面一层被分隔成《男人帮》、《GOOD》、《资本》三本杂志的办公区域;而上面一层则是总部人员办公,毕竟现在是上市公司,总部职员开始新一轮扩张。

    “帮我叫三个董事来我办公室一下!”林祖辉对一名办公室职员兼职他的助手说道。

    “好的,老板!”

    不一会,万辉传媒三巨头来到林祖辉的办公室,一丝不苟的坐在沙发上等待指示。

    林祖辉先是问道:“公司各个工作进展都顺利吧?”

    龙景昌点点头,说道:“恩,杂志销量继续上涨,GOOD卡也有突破400万张的趋势。”

    林祖辉平静的说道:“GOOD卡的销量虽然上涨迅速,但我猜测市场一旦饱和,学生一旦激情消退,销量下跌也是在所难免!”

    三人纷纷附和了这个观点,毕竟什么事情都有巅峰和下坡路的。

    林祖辉接着说道:“所以,公司要发展,决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出版的杂志太少了!但是,如果新办杂志和日报,说消耗的时间太慢,而且还容易陷入包围圈,毕竟香江的传媒业太饱和了。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收购来快速完成传媒帝国的扩张。”

    三人显然明白这个道理,老板放着现金奶牛不要,将之借壳上市,目的不就是快速扩张嘛!

    “龙社长,你去和《天天日报》的何世柱接触一下,表示我们有意收购,看看他是否有意放盘!”

    果然,三人心里同时想到。

    他们都想过万辉传媒如果进入日报行业,该从哪里下手,无疑《天天日报》最适合。因为《天天日报》销量虽然已经突破13万份左右,但是已经是三度转手。

    1977年,天天首次易主,妙丽集团大股东刘天就以165万港元入股天天;

    1984年,刘天就控股的妙丽集团陷入财政危机,刘将天天出版权售予韦建邦;

    1985年,韦建邦于7月将75%的股权售予何世柱,何于8月入股天天,天天三度易主。

    数次易手说明一个问题,这家日报的销量虽然排进香江前五,但不赚钱是硬伤。事实上,前世黄玉郎在1987年初以7700万就收购了《天天日报》七成股权和天天彩印全部股权。

    赵翰试着问道:“老板,收购的钱从哪里来,莫非要供股集资!”

    林祖辉点点头,说道:“《天天日报》可以慢慢谈,供股集资则需要马上进行了,当前恒生指数突破1800点,正是个好时机!我打算以10股供3股的方案,进行供股融资,在我使用认股权证的情况下,差不多能集资6800万,剩下的资金我们可以通过贷款解决或公司的盈利补足。”

    赵翰是专业的财务出身,立马接下这个任务。

    “我和梁伯韬是好友,我会邀请他的万国宝通投资银行,来协助这次供股集资,你正好多学学经验。”

    “好的!”

    三人离开之后,林祖辉在纸上写了起来!

    收购《天天日报》算不上什么,毕竟《天天日报》虽然是《东方日报》的直接竞争对手,但《天天日报》销量至于13万份左右,而《东方日报》的销量在20万份左右。

    所以,林祖辉绝不甘心做老二,必须要努力一把!

    很快,他的脑海里浮现前世《苹果毒报》创刊时的策略,便打算借用一下。

    香江报界经常用“一鸡死,一鸡鸣”来形容报纸生生灭灭的频繁,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这次林祖辉打算不走寻常路,而是用财力来堆死直接竞争对手。万辉传媒是上市公司,他拥有价值四亿以上的认股权证(增值后),可以让公司疯狂的股市集资,一年预计可集资4亿多元。

    当然了,《天天日报》和《明报》、《星岛日报》并不算直接竞争对手;因为《明报》属于知识分子的报纸,有固定的读者群;《星岛日报》属于商业、财经、股市的新闻占比很重,也有固定的读者群。

    《天天日报》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东方日报》,以及《新报》、《成报》等大众性消闲报纸。

    不过,《天天日报》若是借鉴《苹果毒报》的高薪挖角、大造声势等路子,势必要影响整个报业的格局。

    【PS:前世,在《苹果毒报》出版半年后(1994年),各大报销量均有所下降,《东方日报》从约40万降到30多万。《成报》从18.7万降到14万,《天天日报》、《新报》分别从17.4万、12.8万降至11万,《明报》则从10.7万降至8万。】

    林祖辉当年因为汉奸被抓,特意关注了汉奸的发家史,所以除了不借鉴当汉奸之外,他的经商手段还是可以借鉴一下。

    至于八卦周刊《壹周刊》,林祖辉还是打算不涉猎,就算要涉猎,也是参照《明报周刊》采取温和的方式,而不是组建什么狗仔队之类的。

    当务之急,是拥有自己的一份日报。

    很快林祖辉将策略大纲写下,脸上忍不住露出满意的笑容,这简直是降维打击;用十年后的先进策略,去打败现在的对手。

    而这一次为了万辉传媒的日报事业,加上收购资金,预计将花销一个亿以上的资金,试问谁能比自己更豪!

    他不怕花钱,股市有大把的钱,但是其它报业就怕呀,《东方日报》、《成报》、《新报》未上市,资金实力弱到爆。

    星岛集团虽然上市了,但胡仙从1985年开始迷上炒房(当年购买一幅地皮6亿多,几个月后售出8亿多,净赚两亿),绝对无心较量;

    金大侠是林祖辉的好友,而且他恐怕已经动过隐退的念头,再加上明报集团有自己的固定客户群,同样不会参与进来。说起来,《明报》的销量虽然只有10万份,但是比20万份的《东方日报》赚钱差不了多少;再加上他们的《明报周刊》是赚钱利器,确实是不差钱的主。

    如果万辉传媒霸占了大众性日报,将来再拿下明报集团,简直是香江当之无愧的传媒巨头了。

    纸媒的影响力至少要到2010年以后,互联网时代彻底成熟起来,才会减退;

    届时,林祖辉早已经让万辉传媒转型,他依旧是香江的传媒大亨。

    香江虽然小,但商战、故事却比宽阔的内地更多,不是吗?

    坐牢坐牢坐牢,才是特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