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武穆遗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冷玉香居然敢对武三月下毒手,不打得她魂飞魄散,难消心头之恨。

    锵。

    匕首刺到阳九的心前,只是发出清脆的响声。

    冷玉香明显一愣,灵魂随即离开肉身,肉身便轰然倒下。

    阳九却是拿出一张拘鬼符,蹲在地上,笑眯眯看着冷玉香的尸体。

    冷玉香绕到阳九的身后,探出双手,看那动作,似乎是想掐死阳九。

    阳九猛地出手,直接将拘鬼符贴到了冷玉香的身上。

    冷玉香被敕封后,阳九直接烧掉了拘鬼符,听着冷玉香的惨嚎,阳九嘴角带笑。

    若非杀鬼符只有一张,刚才他就用杀鬼符了。

    回头还是得多学着画几张杀鬼符,然后试试看是否有效。

    若是无效的话,那这杀鬼符就很珍贵,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

    走出玄字一号房,阳九抬头看着星空。

    接下来,就要去地字号房了。

    尽管夜已深,但阳九对地字号房的尸体,颇为好奇。

    明天就得启程去湘西,最快只能在年三十前返回,迟点的话,可能就到了年后。

    阳九想着便来到地字号房。

    地字号房同样有百间房,但摆放寒玉棺的房间,只有三十六间,比玄字号房要少很多。

    当时初次来到阎罗殿时,阳九记得对阎罗殿的介绍里,可是足足有五百多具尸体。

    稍微算一下,就知道这个数字对不上。

    黄字号房的尸体不到三百具,玄字号房的尸体不到六十具,地字号房的尸体不到四十具,天字号房只有九具尸体,合计还不到四百具尸体,那剩下的一百多具尸体去哪儿了呢?

    这个空缺可能意味着阎罗殿并没有看上去的这么简单。

    黄字号房的那些尸体,阳九目前毫无兴趣,就留给郭七娘去练手。

    所以满打满算的话,只需要再在阎罗殿缝四十二具尸体,阳九就会面临无尸可缝的处境。

    到那时候,阎罗殿若还有别的秘密,相信魏忠贤会主动说出来。

    想到此,阳九便伸手推开了地字三十六号房的门。

    阎罗殿里房间的构造,其实天地玄黄全都一个样。

    但进入这里,阳九莫名感到兴奋。

    在寒玉棺中躺着一具遍体鳞伤的男尸。

    这男尸穿着银色战甲,毫无疑问是个将军。

    看那身上的累累伤痕,就知道这将军生前非常勇猛,惨死时的一战,也是无比激烈。

    到了地字号房,尸体的凶狠程度,必然加倍,但这里却没有缝尸记录。

    被送到这里的尸体,肯定都杀死过缝尸人,有的是有意,有的是无意。

    将这些缝尸人的死因记录下来,能给后来的缝尸人提供很好的参照。

    东厂没有留下缝尸记录,对阳九而言,倒是无关紧要。

    若是有别的缝尸人来挑战这些尸体,看与不看缝尸记录,绝对会影响到缝尸的成功率。

    点上香,掀开棺盖,拿出缝天针,阳九神色平静。

    东厂有一整套的流程用来给尸体分级,但这种分级更多的是凭借主观的臆断。

    故而阳九不信,这地字号房的尸体,能比玄字号房的尸体强悍到哪儿去。

    不过天字号房的尸体,确实很不一般,缝尸一具,休息三月啊。

    缝天针刺进尸体的肌肤,顿时有股血线飙射而出,差点就射中阳九的脸。

    阳九赶紧拿出饮雪刀,刺进尸体身上的一处伤口。

    饮雪刀的刀刃瞬间变得赤红如血。

    这将军的尸体内,鲜血极多。

    饮雪刀吸收半晌,都没能吸干。

    阳九眉头紧皱,不愧是地字号房的尸体,这才是地字三十六号房,尸体就如此诡异,真是刺激。

    饮雪刀可是个永远都喂不饱的怪物,阳九倒想看看,这将军的体内能有多少鲜血。

    就是香已经点燃,将军身上伤口又多,还是得悠着点,再耍会儿,要是鲜血仍然无法被吸干,那就只能用镇尸符试试看。

    才这么想,饮雪刀的刀刃便恢复了正常。

    再换个伤口,将饮雪刀刺进去,刀刃不再有任何变化。

    这便足以说明,将军体内的鲜血,已经被饮雪刀给吸干了。

    再次缝尸后,缝天针插进去,就不再有鲜血狂飙。

    出乎阳九的意料,此后缝尸,再没遇到任何麻烦。

    尸体身上伤口再多,只要尸体不捣乱,阳九很快就能将尸体缝好。

    缝完最后一针,《生死簿》便即出现。

    这将军名叫宋序,十六岁就参军了。

    许多年轻男儿选择当兵,更多的是为了养家糊口,填饱肚子。

    宋序的家境非常富裕,从小爹疼娘爱,娃娃亲都说了好几个。

    但在看到大魏经常跟金国交战,宋序就想去当兵。

    他的理想是一定要带兵杀进金国的都城,杀的金国人再也不敢萌生入侵大魏的念头。

    宋序打小习武,武艺高强,入伍后,很快就当了个小官。

    他们每天都在刻苦训练,只盼有朝一日上了战场后,能够多杀几个敌兵。

    直到宋序长到二十岁,整整四年的时间过去,他也没机会上战场。

    尽管大魏和金国的战争,始终没有停歇,宋序所在的大军,并未接到要北上抗金的命令。

    宋序等得很不耐烦。

    作为军人,眼看国家有难,却是不能上阵杀敌,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宋序愤而离开,直接前往北边前线。

    来到这里,肯定有机会上阵杀敌。

    但让宋序没想到的是此刻的他,已经变成了逃兵,正被通缉。

    边关的军营里,竟然也张贴着对他的通缉告示。

    宋序颇为愤懑,他只是想要杀阵杀敌,保家卫国,怎就变成了逃兵?

    如果朝廷早点让他们北上抗金,这场战争很可能已经结束了。

    宋序从小就熟读各种兵书,坚信只要他上了战争,立马就能扭转局势,拿下胜利。

    有这自信是好事,但自信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

    宋序在军营外蹲守数日,总算等到了一个机会。

    他冲到将军的面前,跪地求道:“我想上战场。”

    被宋序拦住的将军,正是薛血。

    宋序也是打听到,薛血爱兵如子,用兵更是如神,像他的这种情况,只要能跟薛血说清楚,就会什么事都没有。

    但要见薛血,难度很大,得冒很大的风险。

    最大的可能是宋序还没冲到薛血面前,就死在乱刀之下。

    宋序的运气不错,耐心蹲守,总算是等来了绝佳的机会。

    听完宋序的讲述,薛血倒是饶有兴趣,笑问道:“如此说来,你之所以会当逃兵,全因想要上阵杀敌?”

    宋序狠狠点头。

    “正好,我们现在就要去杀敌人,跟上。”薛血此举,就是想先看看,宋序是否真如所自吹的那样,乃是旷世奇才。

    有一队金兵绕过封锁线,意图烧毁粮仓。

    薛血得知后,亲自带兵前往剿灭。

    那些金兵显然小觑了魏军的情报能力,本以为他们的行迹非常隐秘,魏军不可能知道,又岂会知道实则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魏国探子的注视下。

    薛血在靠近粮仓的地方设下陷阱,就等金兵踏入,便能将其全歼。

    开打后,薛血发现宋序冲得比他还要快。

    碰到金兵后,宋序一刀就砍掉了那个金兵的头颅,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叫人赏心悦目。

    金兵也就不到一百人,宋序一人,便斩杀了十五个。

    薛血看到宋序是可造之材,当即将宋序留在身边,并派人撤销了对宋序的通缉。

    此后的战斗中,宋序总是身先士卒,挡在薛血面前。

    惨死在宋序手中的敌兵,越来越多。

    宋序也是得到了薛血的提拔,没两年,就当上了薛血的副将,深得薛血的信任。

    此时的宋序,已然没了年少时的天真。

    靠他一人,绝难击溃金国。

    想让金国永远对大魏帝国俯首称臣,他需要跟更多的薛血联起手来。

    薛血将他的经验,倾囊相授,宋序也学得很快。

    在薛血的带领下,又一次击退金国的入侵。

    薛血对宋序从来都不缺乏赞美之词,更是在心里坚定地认为,等他身死后,就得靠宋序守护大魏江山。

    这天薛血有事外出,宋序镇守营中,突然有兵士跑来禀道:“敌军大军来犯。”

    宋序一听这还了得,当即拿起长枪,带上一队人马前往那兵士所说的地方。

    但那里并没有敌军。

    林中非常安静。

    宋序立马察觉到不对劲,急忙喊道:“撤,快撤……”

    嗖嗖嗖。

    羽箭的破空声连绵不断袭来。

    宋序带来的那些精兵,全都中箭身亡。

    宋序武功高强,但也受了伤。

    在逃跑的时候,这回被敌军包围。

    “怎不是薛血?”

    “是不是走漏了风声?”

    “我认识这小子,魏军才刚出来的一员猛将。”

    那些敌兵边说话,边挥刀杀向宋序。

    宋序终究寡不敌众,被乱刀砍死在林子里。

    如果不是这次的意外,宋序肯定能成长为像薛血这样独当一面的猛将。

    阳九合上棺盖,轻叹道:“结果还是不知道你的尸体里,为何会有那么多鲜血?”

    【缝尸一百六十九具,奖励宿主《武穆遗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