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东瀛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水原太郎带头跪拜迎接阳九。

    夏军随后登陆,倭国百姓都是纷纷逃回了家中。

    “陛下,天皇就在那边等您。”水原太郎恭声说道。

    阳九笑道:“水原,这次你做得很不错。”

    在水原太郎的带领下,来到天皇暂时落脚的地方,结果天皇却不在那里。

    一问才知道,在看到海螺出手的时候,天皇突然改变了主意,觉得不该投降,而是要誓死反抗。

    夏国再强盛,也休想灭掉顽强的东瀛。

    只要夏国的入侵者一天不走,东瀛人民就会一直反抗下去。

    阳九闻言微笑道:“水原,这好像跟你所说的不一样嘛。”

    “陛下,我也没料到天皇竟会突然改变主意。”水原太郎满头都是大汗,内心惶恐。

    收到阳九的信后,水原太郎可是想尽办法,费尽口舌,才终于说服了天皇。

    天皇在权衡过利弊后,也觉得唯有投降,才能给东瀛百姓一条活路。

    按理说在看到海螺的强大后,天皇更该坚定投降的心,又是为何突然会改变主意?

    水原太郎实在是想不通。

    “陛下,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顺利,哪怕天皇临时改变主意,也改变不了我们吞并东瀛的步伐。”算死仙算了好几卦,全都是大吉。

    阳九笑道:“如果天皇想要战,我想我们的士兵会很兴奋。”

    刚到东瀛,东瀛若真的就此投降,所有兵士幻想了一路的事,就没办法去做。

    但如果要开战,那想做的那些事,无疑都能去做。

    阳九想要给东瀛百姓一条更好走的路。

    但天皇若想挖断这条路,那阳九也没有办法。

    有水原太郎带路,薛血带领大军,势如破竹,杀得天皇的大军溃不成军。

    这场战争,只进行了不到一个月,就已结束。

    当大军杀到天皇的宫殿外时,绝望的天皇选择了自缢。

    毫无疑问,天皇也想给自己留具全尸。

    此后但凡反抗者,尽被屠戮,归降者,则是受到了很好的安置。

    待取得全面胜利后,阳九便将东瀛变成了大夏帝国的一个省。

    出任巡抚的人,正是水原太郎。

    即便阳九还没有离开,那些反对水原太郎的人,仍很猖狂。

    不过在薛血的打压下,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

    阳九的计划就是这样,敬酒罚球同时献上,相信东瀛百姓都很聪明,定能选择更好的那条路去走。

    “想不到这一战,竟比想象的要顺利得多。”绝情看着东瀛的风景,心情极好。

    甘思思和武三月没有来,真是太可惜了。

    东瀛这边的风土人情,跟大夏完全不同。

    阳九笑道:“有水原太郎在,这一战本就不会太艰难。”

    “相公,那我们是不是要回去了?”绝情问道。

    阳九道:“再呆一段时间吧,免得又出什么乱子。”

    绝情点点头,正好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回去后也能说给甘思思和武三月听。

    即便再过一段日子,东瀛本土仍会涌现出不少反抗者。

    对付这些反抗者,自然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

    东瀛人口本就不多,反抗者更是少数中的少数,不管他们如何小心,总会有被杀光的那天。

    差不多又过一月,阳九才决定返航。

    薛血还是得留下来,继续协助水原太郎对抗那些反抗者。

    水原太郎对待自己的同胞,下手比薛血还要狠。

    只因他知道,若不这样,反抗者会如被割掉的韭菜一般,刚割完这茬,另一茬又长了出来。

    唯有下手狠点,连根拔起,才是在救人。

    返航的时候,只有阳九和绝情二人。

    他们就站在海螺的头顶,海螺以非常恐怖的速度在大海中穿梭。

    登岸后,阳九叮嘱海螺几句,便施展缩地成寸,眨眼便已是回到了长安城。

    甘思思和武三月正在陪三个孩子玩耍,陡然看到阳九和绝情回来,两人都是有些懵。

    在她们的估算中,至少还得要三个月,阳九才有可能回转。

    “肯定是大获全胜,对吧?”武三月笑着问道。

    唯有取胜迅速,才能回归迅速。

    绝情将远征的经过详细说给二女听,然后又说了东瀛的风土人情,武三月和甘思思听得津津有味,入了迷。

    而在这段日子里,长安城倒是很平静,大夏帝国也很平静,没有怪事发生。

    先前偶尔还会出现巨大的妖怪,为祸百姓,现在什么都没有,百姓们可安享太平。

    “九儿,想要长久统治倭国,怕是不容易。”武三月对此还是很忧心。

    要占领一个国家,首先要灭掉这个国家的文化。

    但文化这种东西,其实最难被消灭的。

    毕竟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不是靠威吓就能让当地人彻底忘记。

    阳九笑道:“我相信薛血和水原太郎。”

    其实到最后若没办法统治倭国,也没什么,至少这一次,已让倭国百姓尝到了大夏帝国沿海百姓所承受的痛苦。

    倭寇的行径,令人发指,这次就是要给倭国人一些教训。

    入夜后,阳九没有去缝尸,毕竟甘思思和武三月已经忍了很久,急需要发泄。

    绝情倒是陪着孩子,早早睡下。

    能够陪着阳九出门,肯定不会在那件事上吃亏。

    次日早朝,百官得知远征大获全胜,都在齐呼“陛下圣明”。

    阳九笑眯眯看着他们,先前决定远征时,这些家伙中有一大半都在反对。

    现在远征获胜,他们就如墙头草般,立马开始熘须拍马。

    刚下早朝,竟是又收到了魏小宝的消息。

    魏小宝这回却是询问阳九是否很会缝尸。

    阳九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在缝尸这方面,阳九敢称天下第一。

    “我这里有一具尸体,马上给你送下来,缝好后放到高处再通知我。”魏小宝很快回道。

    阳九回道:“我为何要帮你缝尸?”

    “只要你能缝合这具尸体,以后肯定会多送一些妖尸、仙尸、魔尸等给你。”魏小宝显然很清楚阳九更想要的是什么。

    毕竟此前阳九可是缠着魏小宝在要这些东西。

    故而魏小宝相信,只要拿尸体去诱惑阳九,阳九肯定会同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