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白话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此时的印刷坊很少有特意在城外建厂的,多是在城里面随便找个带院子的房子就能开起来了,只不过李洪想着一切正规化,所以特意还在酒厂旁建了一个印刷厂。

    印刷厂不像是酒厂,占地不大,而且还有李洪弄出来的基建利器——水泥,所以这小十天过去,印刷厂已经勉强能用了,李洪特意让人打造的铜制凸点印刷机也已经送了进去。

    如今李洪拿出来的这张纸,便是想要发行的报纸样板。

    罗贯中结果报纸,下意识的拆开看,随后便先被李洪大胆却合理的排版给震惊了。

    此时书籍,撰写还是依照着竖行的写法,但李洪看着实在是别扭,且一套报纸撑死两张纸,上面自然所写的内容越多越好,而竖写实在是太占地方,李洪破天荒的以横着方式印刷,算是对现在这个时代的阅读习惯做了一个不小的挑战。wap..com

    再看内容,罗贯中的眼睛顿时瞪的更大了,在李洪的要求下,报纸的主编兼职主笔柳清薇,让她放弃一切写文章的想法,纯粹以最直白的方式撰写新闻,通篇大白话。

    白话文运动在后世掀起了了多大的波澜,顽固保守的读书人对这项运动造成了多少阻碍,李洪不是不清楚,此时贸然行来,李洪知道这其中的风险。

    但是李洪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办报纸,是想要以媒体掌握舆论同时开启民智,潜移默化的做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他的核心目标和客户便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不是让报纸成为那些读书人的闲时消遣。

    所以李洪自然是要将新闻写的越直白越好,越多人能看懂越好。

    而行文方式,和这大白话的文章,先是给了罗贯中两个不小的冲击,随后他才注意到上面所写的内容。

    两张报纸为一期,正反面都刊印,一张纸可印四个板块,两张便是八个。

    首当其中的便是时政要闻,柳清薇在上面详细的记载了近期一些朝廷动向,比如淮南大旱,朱元璋盛怒之下准备救灾,以及废除了开中制,先以江南也便是直隶地区为试点。

    而左边的板块则是时事新闻,这便是杨宪手下情报组织提供出来的那些足以吸引大众眼球的趣事,糗事或是其他。

    背面的两个板块,则是专门给读书人准备的。

    其中一个板块印着一篇苏轼的孤篇,并且还有着柳清薇写的点评和赏析。

    所谓孤篇,便是那种不太为人所知的文章,但是不为人所知,却不代表水平不够。

    古时候的文章流传,一直便是一个大问题,毕竟这时候又没有朋友圈,微博什么的,那位大才写了个什么文章一上传,便有无数人追捧。

    以前的文人书写文章诗作,并非是为了出版刊印后贩卖,而是分为几种形式。

    最多的,大概便是呈示寄赠,最出名的作品大概便是李白的那两首,《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还有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武》。

    其二便是投诸名流,简单来说便是许多文人士子,为了获得声誉,顺利及第,往往会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献给当时的名流,以显露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身价。

    再有便是一些酒席上流传开来的文章诗作,有好事者记载下来,便也流传开来。

    可无论是什么方式写出来的文章诗作,只要不是专门为了刊印出版的文章,其后续留存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