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9章 萧瑀的劝解(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瑀被陈叔达受惊的小表情给逗乐了,放声大笑。

    陈叔达没好气的瞪了萧瑀两眼。

    萧瑀的意思他大概也明白了。

    萧瑀是让他照章办事即可,不用做太多的努力。

    反正李元吉不露面的话,他们做再多的努力也是无用。

    萧瑀对待此事的态度,跟出京的时候略有不同,应该是刚才去见李秀宁的时候,李秀宁的话对萧瑀有所触动。

    此事有好有坏。

    好的是,萧瑀能因为李秀宁的话,改变态度。

    说明在萧瑀心里,还是念旧情的,他跟萧瑀交往的话,也能放心不少。

    坏的是,他和萧瑀没能完成李渊交代的任务,李渊一定会惩罚他们。

    不过,比起被李世民、李元吉、李秀宁姊弟三人盯上,李渊的那点惩罚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李渊交代的任务,他们办了,没办成,又不是他们的错。

    李渊还不至于为此事杀了他们,顶多也就是喝斥一番,罚一罚俸禄而已。

    “那依照时文的意思,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陈叔达在了解清楚了萧瑀的心思以后,瞥着萧瑀问。

    萧瑀见陈叔达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心思,笑着道:“我去给圣人传书,你去宣读其他的旨意?”

    陈叔达思量着点点头。

    萧瑀再怎么说也是李渊的亲戚,跟李渊也是又交情的。

    由他去跟李渊禀报此事的话,李渊即便是有气,要发火,火气也不会太大。

    “那就依时文所言。”

    萧瑀和陈叔达商量妥当,一起返回了下榻之处。

    萧瑀开始给李渊写信,道明苇泽关详情,陈叔达则吩咐随行的礼部天官做准备,开始向其他人宣旨。

    礼部天官吩咐人摆开了仪仗,通知了一下李秀宁以后。

    李秀宁立马带着李仲文等人在苇泽关关衙外设下了香案。

    陈叔达率领着礼部天官,捧着圣旨,在鼓乐声中,赶到了关衙门口。

    在李秀宁等人单膝跪地以后。

    陈叔达开始宣读圣旨。

    李元吉不在,那就从罗士信开头。

    陈叔达一封一封的宣读,罗士信、李仲文等人一个个上前领旨谢恩。

    李渊除了变动了他们的官爵外,还赐给了他们中间一部分人一些宅院、田产、骡马、仆婢。

    像是苏定方这种新降的,在长安城内没什么住处的,李渊大方的给他赐了一座占地面积极广的国公府,还赐下了不少田产、骡马,以及上千的仆婢。

    宅院、田产等没办法当场交割,只能以文书的形式赐给苏定方等人。

    苏定方等人回到了长安城以后,只需要拿着文书去相关的衙门,就能领到李渊赏赐的一切。

    在赏赐有功将士这方面,李渊看的极重,派遣了不少人盯着,还没人敢贪将士们的赏赐。

    尤其是苏定方这种被封为国公,能参加朝会,能面见李渊的,更没人敢贪墨他的赏赐。

    封赏的旨意宣读完了,陈叔达撤了天使的仪仗,苇泽关上下瞬间欢腾了起来。

    在此前的苇泽关一战中,苇泽关内所有人都有出力,所以李渊的赏赐人人有份。

    李渊此次赏赐十分丰厚,所以将士们相当开心。

    李秀宁在将士们欢欣鼓舞的时候,又下令大庆三日,将士们的欢呼声就更高了。

    当即,也不用人刻意去吩咐,火头军的人就跟一众壮丁,卸下了装在大车上的酒肉,开始烧肉、分酒。新笔趣阁

    将士们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一边喝酒吃肉,一边兴高采烈的向同袍们分享起了自己所获的封赏。

    有人稍微统计了一下,此次李渊加了一位国公的封户,晋了两位国公,封了一位国公,晋了两位国侯,四位县侯,十一位县伯,六十六位县子。

    其他的赏赐更是不计其数。

    可以说是相当大方。

    在苇泽关上下欢庆的时候。

    罗士信、苏定方等人找了个借口,凑到了一起,赶到了李秀宁所住的院落。

    此次苇泽关一战中,最大的功臣就是他们的主公李元吉(李元吉是苇泽关上下的首脑,苇泽关上下所获的功劳,皆可以说有李元吉一份)。

    但是在宣读封赏旨意的时候,李元吉不在,宣旨的天使也没有宣读有关李元吉的封赏旨意,罗士信等人皆品出了一点儿不对味。

    所以没像是其他将士一样,没心没肺的庆祝,而是找上了李秀宁,想问个清楚。

    三位国公,一位郡公,外加几个侯伯,一起登门。

    李秀宁自然不会怠慢,请罗士信一众人坐下,吩咐人上了酒肉以后,才徐徐开口。

    “你们来找我,是想知道天使为何没有宣读有关封赏元吉的旨意对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