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头铁的李纲(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了。

    然后大家知道了苏定方要在漕运和海运上开口子,就一股脑的全涌到苏定方面前去了。

    经过长达半个月的‘秘密’商议,最终苏定方一共卖出去了十六张门票,除了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这种世家豪门外,连琅琊王氏、兰陵萧氏等一些老牌的世家豪门,也拿到了门票。

    一时间长安城内,谈船色变。

    不过这种变,不是往不好的方向变,而是往好的方向变。

    但凡是能借着漕运和海运发财的,一个个在谈到船的时候,都喜笑颜开,后槽牙都掩饰不住。

    】

    没拿到门票,没办法借着漕运和海运发财的人,自然不高兴了。

    在多次钻用无果以后,有人就把苏定方给点了。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这件事在被揭露以后,还没有掀起波澜,就被朝堂上的绝大多数官员给镇压了。

    点炮的那个家伙,不仅被罢官去职,还被按上了一个在太穆皇后丧期内行房,对太穆皇后不敬的罪名,给发配到了凉州以西。

    天见忧怜啊,在太穆皇后驾鹤西去的时候,大唐还没建国呢。

    也不知道这种罪名是怎么成立的,反正它就是成立了,并且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在半个时辰内就办好了所有的手续,万安、长安两县的衙役,也一起就位,将那个倒霉蛋押赴往了凉州西。

    在那个倒霉蛋倒霉了以后,朝堂上就只剩下了一个敢谈漕运和海运的事情。

    这个人就是以刚正闻名的李纲。

    也不知道苏定方是把他小妾给睡了,还是把他孙女给拐走了,总之他在这件事上展现出了极大的毅力。

    几乎是每隔一天就到武德殿一访。

    他也不进正殿,就是跑到前殿以后,让人通禀一声,就一直在前殿待着。

    这让李元吉不得不抽出一点时间来到前殿见他。

    “臣李纲,参见殿下……”

    这不,又来了……

    李元吉心里泛着滴咕,进了武德殿前殿,在李纲躬身施礼的时候,迈步走到了殿内的正中,有气无力的往坐榻上一瘫,没好气的道:“李公啊,你怎么又来了?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我已经问过苏定方了,也派人查证过了,并没有你所说的那些事发生。”

    李纲被埋怨了,并没有懊恼,显然是已经习惯了。

    他再次躬身一礼后,正色道:“殿下,臣所说的句句属实,您之所以没有从苏定方口中问出个所以然,显然是苏定方欺瞒了您。大理寺的人之所以没有查出证据,显然是被苏定方堵住了嘴。”

    李元吉有些无语的道:“这么说苏定方已经跟朝堂上的人沆瀣一气咯?”

    李纲毫不犹豫的道:“自是如此!”

    李元吉质问道:“那你有没有证据?没有证据的话,我可没办法再查了。毕竟,苏定方如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大理寺的卿、少卿,也算是我大唐的重臣,也要掩面。”

    李纲义正言辞的道:“如今这件事长安城内外人尽皆知,殿下只需要去长安城内走走,就知道臣所说的一切句句属实了。”

    李元吉长出了一口气道:“李公啊,人云亦云的是,只是谣言,没有确凿的证据,别说是长安城内外人尽皆知了,就算是大唐人尽皆知,我也不能再查。”

    李纲微微皱起了眉头,板起了脸,义正言辞的道:“殿下难道要因为证据,纵容此等恶人在大唐肆意妄为吗?”

    这话要是放到后世,会被人喷死。

    但是放在大唐,就没什么问题了。

    因为在大唐,仅凭着猜测,甚至仅凭着掌权者和重臣的认定,就有可能定人的罪。

    证据不证据的,对掌权者而言,并不重要。

    对重臣而言,有时候也不重要。

    具体就得看定这个人的罪对大唐有没有利了,如果有利,没罪也能变成有罪,如果无利,甚至还有害,那么有罪也能变成没罪。

    这就是大唐的特色,也是所有封建王朝的特色。

    李元吉哭笑不得的道:“李公啊,苏定方大小也是我大唐的重臣,没有证据就惩处他,实在是难以服众。”

    李纲听到这话,眉头皱的更紧了,他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强人所难了,当即道:“那就敲打他一下好了,别让他那么肆无忌惮,等臣收集齐了证据,再惩处他。”

    李元吉张了张嘴,不知道说啥好。

    这个证据嘛,只怕是这辈子也收集不齐了。

    毕竟,从上到下,除了他李纲外,剩下的人都在帮苏定方,他怎么可能收集到证据?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