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严格筛选,精准合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品了,而且大青山的产品市场号召力十分强,简而言之就是赚钱的潜力很大。

    “李先生你就说,条件吧,条件合适我们跟着你干,条件不合适,还请你说出具体办法,能给我们一个补救的机会。”

    “对,李先生直接说条件吧。”

    “不错,咱们都是做农产品的,其他行业我们不多说,但是谈起农产品,大青山的地位在我们这些农产品采购商眼里,那就是天,比盛世网什么的,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就是,就是,盛世网还有竞争对手,大青山在农产品领域,论质量那已经不比国外的差,甚至综合评价更好。论产量,国内三大国有农场,除非绑在一起,也不见得产量有大青山的高,在这一块上,您的话,我们心底有数,保证严格执行。”

    “是啊,我们跟着你干。”

    一个个各省的大采购商纷纷的发言,恨不得现在就和大青山签订了协议,至于那些淘汰的采购商,心底后悔的要死了,一个个脸色难看的像是死了儿子一样。

    “行吧,那就说说条件。”李扬看气氛不像刚刚那么严峻,点了点头。

    在场的人竖起耳朵,坐直了身子。

    不远处的一众记者也是打起了精神,要放大招了。

    “许总,大青山在农产品领域的地位,确实很高啊,被刚刚那些采购商这么一点评,现在想想,农产品上,大青山是当之无愧的巨头,而且根本没有了对手。”邱泽平低声道。

    “是啊,所以大青山整合各省的农产品采购商,一个电话,这些人就屁颠屁颠的赶来了,信不信,这还是精挑细选的,如果大范围的邀请,一天之内来个几千人,都是铁板钉钉。”许胜利沉吟道,近乎是自言自语道:“这么庞大的原材料产地,大青山何止是饮品领域的巨头,如果想扩张的话,整个食品领域都会遭受泰山压顶一般的横推,且少有能还手之力的。”

    “李先生的合作模式,大致的方向能猜的到,如果能完美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并完全被大青山掌控,怕是需要一个详细的方案。”邱泽天低声道。

    许胜利点了点头。

    “一旦真的完美整合,大青山的物流和线上渠道,必然是稳若磐石,各大商超估计会死乞白赖的央求大青山产品入驻的。”陈康低声道。

    “就看怎么协调了,如果能弥补大青山物流的弊端,哪怕只是暂时,四通一达的威胁,便是荡然无存,甚至一旦开启第三方业务,足以顷刻间抢占四通一达除了盛世网以外的过半订单。”赵磊低声道。

    四个人低声交谈,很快台上的话声再次响起,他们也都纷纷望过去。

    “在今天下午七点之前,能拿下所在省份,至少一千家社区门店,门店租赁协议不得低于五年,办不到的,先暂时移步到一侧坐下。”李扬沉声道。

    这话一出现场的人,心底咯噔一声响,我靠,这要求也严格了吧,比让人直接拿钱还要严苛,现在已经上午十点了,到下午七点之前,还有九个小时。

    不过几乎所有人都在心底盘算,大青山给了这么多好处,无疑是在让众人展现在所在身份的财力和实力的。

    不错,除了财力,还有实力,想拿下一千家门店,没有各方面平衡的关系和掌控力,有钱都不可能短时间内做到。

    “李先生,这些门店的分布上有数量要求吗?比如我在甘省省会的实力还是可以的,省会那边如果我拿下一千家算吗?”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胖子站了起来。

    在场的人,大多数都认识他,叫宋大强,号称甘省第一粮王,手底下掌控了甘省省会众多菜市场,就连几家大型的商超,也有他的股份,身价达到二十亿以上,他手底下每天都有几百辆货车穿梭在各大菜市场和商超,他如果晚发一天货,毫不客气的说,当天的菜就要变得紧缺。

    “每个城市不得低于二十家,省会最多不得超过三百家,其他城市最高不得超过一百家。”李扬摇了摇头道。

    宋大强点了点头坐下。

    这个时候有些人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移步去了另外一侧坐下,大概走了二十八个人。

    这个时候还有四十二个人满足条件。

    “另外大家自查一下,一个省份大青山只招纳三个合伙人,多的就自行聊聊谁退出吧,如果不够三人的,等下会另外商讨。”李扬再次说道。

    在场的四十二个人有点懵逼了,这么严格的吗?人多不是好办事吗?竟然一个省份还要限定名额。

    不过很快大家就明白大青山的心思,人多容易出事,三个人就容易拿捏了。

    在场的人几乎都互相认识,左右看了看,最后心底踏实了。

    娘的,只少不多。

    就冲这一轮轮的条件,能多了才是怪事了。

    李扬看了一眼旁边的侯总。

    “每个省份,没有超过三人的。”侯总点了点头,这里的人他大多都认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