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农产品远大前景,各方谋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种植吗?”春凤略带担心道:“出口我不反对,可这里毕竟离家那么远,而且离东北大农场和华北大农场都很近,除了西北大农场偏居一隅之外,你这是像是跑到了另外两方的家门口,不仅是抢对方的生意更像是耀武扬威啊,那华北大农场体量小,可东北大农场体量大,又依东三省为自己的自留产地。”

    “你怕了?”李扬笑着道。

    “切,我才不怕。”春凤说道。

    “每个人的职责不一样,东北大农场不是为了涉足市场经济而存在,那是国家的储备量,即便是对内进行销售也是为了平抑物价,他们的主要销售渠道是针对国外赚取外汇,而我们大青山是立足于更为广阔的市场经济,如果说是竞争,那只能是走出国门之外后才会有竞争,对于国外广阔的市场,哪怕东北大农场也只是小体量,能有多大收益,那是各凭本事罢了。”李扬说道。

    “你说东北大农场为何不把体量做的更大一些,东三省的很多土地大部分还是小农耕种。”春凤蹙眉不解道。

    “东北大农场不属于东三省直辖的国企,你觉得东三省的领导们会真的坐视利益不落在自己的口袋里,而是被全部输送到上面吗?是人都会有私心的。”李扬沉吟道。

    “啊!”春凤一怔。

    “地方上经济发展也是需要钱的,大家是求同存异,何况东北大农场那般体量想要进一步的扩大,牵涉的审批和各种手续会十分麻烦,不是他们想扩大就能轻易扩大的,反倒是不如私营的企业容易掉头,做出决策。”李扬说道。

    “听你这么说,那东三省怎么没有更多的私营企业介入。”春凤说道。

    “规模化的农业建设,是需要大量劳动力,更需要健全的销售终端以及运输渠道,想发展起来还是很困难的,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成就大青山现在的规模,大青山的成功,是一代代大青山人打下的底蕴,人人拼命,在初期才能够凝聚强大的潜力,我们初期迈过的门槛,已经能阻死很多私人企业进入这个市场。”李扬沉吟道:“其实农产品市场不亚于后续几十年发展的任何新兴行业,这是一个远超工业社会的重投入的产业链,想做到规模化,高质量化,产业化,个中艰辛比所谓的互联网和金融行业更难。”

    “当然利润也绝对丰厚,比想象中的丰厚,人依食为天,不管社会发展到何等境地,农产品是永恒不变的根基。”

    李扬望向远处,越过层层山峦,好似看到了国界之外。

    “在我们国家,上层对普通人十分的友好,农产品的调控十分的严格,很多农产品想赚大钱不是那么简单。相比于国外,在可耕地面积和社会形态以及历史渊源和积累上是远不如国内更适合农业种植。未来在国外,那会是农产品有机会直接操控市场,大肆赚钱的天堂。”李扬沉吟道。

    “怪不得东三省的几个领导,对外的报道上,更多的是强调走出国门,一个个都真是老奸巨猾。”春凤感叹道,小声犯嘀咕道:“不过他们也够笨的,竟然这么多年了,还没有发展出一个能走出国门的农产品企业。”

    “国外航运,国外渠道以及相辅助的农产品的产业链,都需要成规模化,才能在国外赚到更多的钱,不是卖出去就能赚钱的,任何市场都不缺低廉的产品,赚钱必须是高质量化的产品,其中牵涉的还有中间商,他们赚的中间价比供货方还要赚钱,不找他们,就难在对方国家的市场上登陆,所以有货还要有实力守得住货,更能卖的出去,才会真正的赚大钱,这是需要有一批敢拼敢打的人护航,各种条件缺一不可。”李扬笑了笑,黄振等人选择大青山,给足了大青山的好处和善后,也是看重了大青山有走出去的实力。

    “听你这么说,还挺有难度的。”春凤沉吟点了点头,意识到了其中的凶险。

    “最难的已经熬过去了,等拿下了东方网,借助这些老网站在海外的布局,很多事就简单了。”李扬说道,大青山的线上商城相比于老牌网站还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就的底蕴,以及对各行各业乃至是国外的影响力。

    “原来你看重东方网的是这个。”春凤讶然道。

    “金融牌照只要颁发,我们大青山十拿九稳能拿到,偌大的东方网也就物流和技术以及海外的一部分市场,最为重要了,迅速增加底蕴的机会,就是直接拿过来成熟的用,这会省下很多的麻烦。”李扬说道。

    “俺会的不多,不过牵着老黄牛耕耕地,适当的放放水,还是行的。”春凤点头一笑,随后挽着李扬的胳膊妩媚一笑。

    就在这个时候,小六从一旁走了过来。

    “李医生,云杉树送到了。”小六沉声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