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完成条件,港口送给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且配备了专属的港口和铁路线,这些信息很快就通过深市的官方媒体对外进行了公布。

    不少企业家都一阵酸涩,出口是一家企业的能力表现。

    但能把出口准备的如此妥当,强横的,怕是国内除了大型国企之外,大青山算得上是头一家。

    “没办法啊,大青山种的是农产品,哎,现在才知道农产品是真的香,这种天天见到的东西,成为规模之后,还真是太猛了,简直是横行无忌,所行所过几乎没有阻拦。”

    “这还是我们国家,已经解决了粮荒,如果去到一些粮荒的国家,哼,那农产品地位就是和军工一样的待遇,妥妥的座上宾。”

    “谁说不是呢,不过这样也好,国家粮食安全,经济才能稳步发展,早点走出金融危机,对大家都好。”

    “羡慕不来,那就只能祝福了。”

    “听说大青山在港岛金融战赚了不少钱,也没有见报道?”

    “不报道是为什么?这是上层为了保护大青山。”

    “诸位这个话题不要聊了。”

    “是,是,不要聊了,大青山虽然不是国企,其地位已经超过一般国企的地位了,有些话还是不要多说。”

    一些企业家纷纷的交流着大青山的话题,最后也只能望着羡慕,远远的投依祝福的目光,至于打压?围堵?排斥?

    不好意思,大家都没有考虑过,市场发展到一定境地之后,即然拦不了,就只能配合乃至是巴结和团结在其周围了。

    连国家三大国家农场都没办法压的住大青山,此刻大青山大势已成,靠一些行业之外的企业去阻拦,几乎不可能了。

    在各方新闻层出不穷的报道下,大青山在国内的热度榜上又重回榜单第一。

    不少网友发出评论。

    “今年是大青山的出口元年。”

    “大青山出口创汇,是值得可喜可贺的事。”

    “大青山一旦对外出口,会影响国内的供应吗?”

    “四大仓,自有港口,千万亩的可耕地,而且我听说大青山已经大规模的实行机械化,产量和运输速度这两大农业发展的最大桎梏,大青山已经完成了突破,并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这般的体量和运力,已经能够完全保证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全方位供应。”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官方媒体突然公布了一个信息,很快被各大平台置顶并加以同步宣传。.c0m

    “今年定于二月四号的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会在辽省召开,离亚冬会开幕式倒计时还有十三天,各国代表团已经陆续抵达,亚冬会的后勤保证也已完善,亚冬村的建立已经就位,亚冬会的食品供应,安保防护全部完善。”

    点开这则通告后,很快关于各方面的支持单位,也陆续展开。

    亚冬会的农产品供应,大青山。

    亚冬会的安保防护,大青山。

    亚冬会的道路建设和基建维护,交建集团,中建集团,大青山。

    亚冬会的广告赞助和支持供应商,京城电视台,央视体育频道,大青山,东方网,盛世网等等。

    展开这个页面之后,不少人都倒吸了一口气,忍不住拍腿大赞一声,牛逼我的大青山!

    “这东三省很给力啊,简直把亚冬会送给大青山一样,为了帮大青山做宣传,简直是不遗余力。”

    “过年前的雪灾,东三省受灾最为严重,大青山可是帮助不少,这叫一饮一啄,皆有定数,如果大青山确实没本事也就罢了,偏偏纵观大青山的发展,也完全配得起东三省的支持。”

    “诸位可别忘记了,东三省五百万亩的黑土地,皆是被大青山承包,我可是听说,辽省那边的港口在翻修加宽,这是为出口做准备啊。”

    “是啊,我也知道这个事情,我家就在辽省,我们这边下来政策了,已经开始收回农业土地,每亩地补助五万块,而且每年还有一定额度的农补,这么一算,比自己种地卖出去划算多了。”

    “我是吉省的,我们这边也开始收回农业土地,大家对这个政策都很支持,土地荒着浪费,可是种地的话,一年收成去掉投入的成本和人力,也就赚几千块,现在国家政策好,每年的农补一户也有几千块钱。”

    “我们也是。”

    “我靠,你说起这个,我才发现我们山省也有这个政策,村干部也开始丈量土地了。”

    “是啊,我们皖省也是如此。”

    “我们浙省也是啊。”

    “我靠,这是全国的土地开始收归国家了啊,这是要大肆推进大产业的农业发展吗?”

    “我看像,不过这样也好,反正劳动力都进城了,土地留给老人心里也不踏实。”

    “这么看的话,大青山的土地规模优势,马上就要被其他企业超越了?是不是会有很多大型的农业种植企业出现?”

    “呵呵,这么多土地,你觉得,大青山不会继续扩耕吗?”

    “诸位要明白一点,西川省在内的八省之地以及东三省,那可是大青山的铁杆支持省份,这十一个省份可是我们国家重要的农业大省,哪怕大青山不主动去其他省份寻求合作,只是这十一个省份,也足够大青山继续扩充三五倍乃至十倍的可耕地了。”

    “这么一算,大青山四号仓的建立,还真是未雨绸缪,已经在为出口打好了最强的基础啊。”

    “牛逼,牛逼,我就爱看大青山一车一车的送农产品的场景。”

    很快一个个网友纷纷的发出评论,七嘴八舌的说着家乡的发展和变化,竟是隐约间都揣摩出了国家的意图和布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