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练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吗?

    不是白秋玉看不起宋知书,区区杂役弟子而已,加上李青舟不在剑宗,唯一的靠山都没了,自己要对付宋知书,简直易如反掌。

    “是,我们知道了。”几名杂役弟子回答。

    宋知书,现在你也尝到了什么是无能为力的滋味吧?

    逃避有用吗?

    只要你一日不死,一日在太昊剑宗,那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只是开胃菜而已。

    思绪至此,白秋玉端起桌面上的一杯灵酒,没有说话,脸上却不由浮现出一抹嘲弄的笑意。

    时间流逝,七天时间一晃而过。

    这七天中,宋知书基本哪里都没去,就待在家中,打坐读书。

    李刀三人自然还在执法堂,虽然处罚已经下来,但他们还要在里面待一段时间,不可能这么快就被放出来。

    明月城,灵屋内。

    宋知书回到家,手中是刚从录事堂拿到的出行玉符。

    玉符的样式很简单,正面刻有太昊剑宗,反面则记录着自己的名字和大致信息,可以代表身份,也算宗门给下面弟子一些保护。

    毕竟太昊剑宗,乃天下三大剑宗之一,有些东西该有还是有的。

    宋知书将出玉符收入储存袋,又收了几件衣物,带上古云大儒给的古符和圣人剑胎后,便走出了门外。

    昨日他去了一趟明月书院,和文渊先生与陆明告了别,所以今天就直接出发了。

    明月城的街道,宋知书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似乎还和之前一样,但每天都在发生故事,不过这些自己现在却没有心思细细体悟。

    来到城外。

    宋知书翻开手掌,圣人剑胎散发出光芒,瞬间涨大数倍。

    圣人剑胎取代了原本那柄木剑的样式,所以从外表看起来并无任何分别。

    只不过他并未立即踏上去,而是转头看向身后的明月城,以及更深处被云雾缭绕的太昊剑宗群峰。

    “这一次行万里路,不知何时能够回来,或许很快,也或许是几年后吧。”宋知书自语,神色一如既往的平静,并没有因为要离开而伤感。

    随即,宋知书踏上圣人剑胎,打出一道法诀。

    咻。

    下一刻,宋知书化作一道流光,冲向天际,下方的明月城也也变越小,直至消失。

    圣人剑胎剑胎虽然只是下品飞剑,但因其特殊性,堪比上品乃至于极品飞剑。

    尤其在宋知书练气九层大圆满的法力加持下,日行八千里都不在话下,不过他此次离开并没有特定的目的地,故而方向的选择也随心而动,走到哪里算哪里。

    不久之后,宋知书驾驭圣人剑胎,离开了太昊剑宗的范围内,遨游在天穹之上。

    只是由于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胸口中有郁气堵结,因而宋知书心中并没有那种御剑逍遥的感觉,也没有多少豪情万丈。

    认清楚了自己的弱小,自己的无能为力,现在哪有那么多的感悟呢?

    宋知书一笑,继续灌注法力御剑全速飞行,像是要将心中的那股郁气都发泄出来,但似乎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这是自己入太昊剑宗后,第一次离开,上次在外还是在十几年前,那时候自己带着李青舟在外苦苦挣扎。

    很快,圣人剑胎一路飞跃了三百里,下方是各种丛林,隐约中还能见到一些村庄。

    不过由于离开了太昊剑宗的势力范围内,宋知书有时候还会遇上妖兽伤人,大多数都很弱小,而面对这种情况,他当然没有犹豫,御剑进行斩杀。

    那些凡人见到后,一个个跪下口称仙人,这对于宋知书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并没有什么。

    宋知书又御剑飞了一个时辰,见到前方有一座高耸的山脉,准备改变方向。

    因为越是这种地方,遭遇强大妖兽的可能性就越多。

    自己离开太昊剑宗是行万里路的,有些危险自然要选择规避。

    “前方十里,有妖兽的气息,似乎还有血腥味?”

    不过就在宋知书要离开这片区域的时候,忽然发现前方有异常,这种情况自己看过,可能是凡人遭遇了妖兽。

    并未犹豫,直接御剑而去,既然见到了,自然就不能视若无睹。

    片刻后。

    宋知书御剑来到了一条宽阔的道路上,从上面的车辙印来看,应该属于凡人的商道,而那妖兽的气息和血腥味,就在前方。

    宋知书当即落在地上,收起圣人剑胎,但并未放入储存袋,以备不时之需。

    可在当他走过去的时候,眼神当即变化,眉头也不由微微皱起。

    只见在面前,数辆马车被毁坏,衣物食物散落,还有上百凡人的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鲜血浸透了商道,显然已经死去了,而更前方,有一头妖兽,实力大概在练气三层,正要对着最后活着的十余人出手。

    见此情况,宋知书瞬间反应过来,打出一道法诀,圣人剑胎当即化作一道流光。

    噗。

    仅仅是瞬间,那头伤了上百个凡人性命的妖兽,就被轻易斩杀。

    毕竟双方之间的实力相差太大,加上圣人剑胎的威能,区区练气三层的妖兽,怎么可能抵挡?

    另外一边,那十余个凡人见妖兽被杀,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注意到正收回飞剑的宋知书。

    “那是...仙人啊,仙人救了我们。”

    “快快,拜见仙人。”

    “感谢仙人救命之恩啊。”

    十多个凡人性命得救,连忙走过来跪下感谢。

    在大周,凡人并不是没有见过修士,但大多数都是远远地看一眼,如今发现仙人救命,就站在眼前,心中自然感激至极。

    “此地血腥味极重,不宜久留,你们快离开吧。”

    宋知书看着那已经死去的上百人,微微叹气,交代了一声。

    “是,仙师。”

    那些凡人,又感谢一番后,带着亲人的尸首,开始一个个离去。

    见此,宋知书没有说话,这样的事情很多,自己只能见到就出手,至于别的却也无能为力了。

    “是...是宋仙长吗?”

    可就在这时候,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

    宋知书闻言心中微惊,然后转过头去,发现正是前几日离开明月城的王壮。

    “真的是宋仙长?”

    “宋仙长,我...我娘,还有翠儿,她们...刚刚都死了。”

    王壮先是惊讶,可很快一脸绝望,他脸上带着伤,面色发白,看着宋知书慢慢走了过来,然后跪在地上,一个大男人,悲痛之下,就这样哭了出来。

    听到此话,宋知书这才发现在不远处的有一辆板车。

    上面躺着一老一少两具尸首,没死多久。

    一家三口就剩下了王壮。

    “我...来晚了。”

    宋知书不知道该说什么,言语中带着歉意。

    为何而歉?

    若非因为自己,王壮会被针对辞退,会离开明月城吗?她的母亲,还有才五六岁的女儿会死吗?

    “宋仙长,您怎么能这么说?”王壮摇头,带着哭腔:“这怎么能怪您呢?这都怪我啊,是我没有能力,是我不够努力,是我对不起娘和翠儿啊。”

    看着不断哭泣的王壮,宋知书彻底沉默下去了。

    王壮,一个凡人,何其无辜啊。

    “我身上有一些灵石,你拿去,找个安稳的地方住下吧。”

    良久,宋知书开口,从储存袋中拿出灵石,递到王壮的面前,这是灵石,虽然只有几枚,但足够普通凡人富贵生活一辈子了。

    “宋仙长,小的多谢您的好意,可我不需要了。”

    王壮摇摇头,擦干眼泪站了起来,有些失魂落魄,:“小的只是个凡人,这就是我们凡人的命,小的知道您是好人,但您是仙长,不必将我们这种凡人放在心上的,宋仙长,小的...该走了。”

    宋知书没有说话,知道对方因为母亲和女儿的死,已然绝望了,什么富贵都不重要了。

    王壮则微微作礼,转过头,拉起板车上的母亲与女儿,和那一日一样,一步步朝着前方走去。可对比在明月城,此刻的他身形佝偻,似乎再也抬不起来。

    不久后在商道上,只剩下了宋知书一人,血腥味依旧。

    他站在原地,久久没有说话。

    无力吗?

    是的,无能为力。

    宋知书脸色看起来依旧平静,但胸口那股郁气,再也压制不住了,充斥着全身。

    自己很不愿意去想,不去理会,御剑继续的万里之行,可宋知书走不下去了,真的走不下去了,不想再往前方迈出一步。

    “还算了吗?”

    宋知书自问,然后沉默了下来。

    感受着方天,很安静,除了地上的血腥味以外,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自己的内心再也平静不下去了。

    不由的盘坐起来,然后看着王壮之前离去的方向,宋知书有太多的疑惑,没有得到解决,有太多的怨气,无法纾解,急迫的想要知道这些答案。

    “君子有怨,何以化之?”

    “君子有怒,何以解之?”

    “君子遇不公,何以待之?”

    宋知书闭上眼睛,连续问了自己三个问题,同时回想这一段时间发现的一切。

    “白秋玉仗着实力夺我圣人剑胎,我拿回之,是我错了吗?白秋玉设计陷害李刀,被执法堂惩处断绝仙路,是我错了吗?天地有善恶,对我不利,就是恶吗?”

    “我行万里路,只为与化解心中郁气吗?难道不是想要企图等修为强大起来,清算一切吗?那如此的话,我与白秋玉,又有何分别,只因为对我不利,我还其人之道,就是善吗?”

    宋知书不断自语,询问自己的问题,将内心中的想法全部说出来,想要得到答案。

    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似乎没有任何说服自己的理由,善恶善恶,到底如何是善,如何是恶,自己做的一切,就一定无愧良心,就是善吗?

    宋知书盘坐在地上,各种情绪起伏,各种心思不断出现。

    慢慢的,时间一点一滴流逝,这方天地依旧安静。

    他从白天,一直坐到了黑夜。

    又从深夜坐到了白天。

    宋知书坐在地上,经过日月交替,剖析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寻求最后的答案。

    大学之道,还有前段时间所学的儒家文章,也一一在脑海中呈现出来。

    时间继续流逝,大日升起,照耀万物。

    突然间。

    思考了一天一夜的宋知书睁开眼睛,心中所有的疑惑和想法,同时出现。

    “君子有怨,当以直报怨!”

    “君子有怒,当血溅三尺!”

    “君子遇不公,当以公道换之!”

    “世界无有善恶,君子当知善恶,以良之,尊内心而行之!”

    随着宋知书不断开口,不断明悟,心中不断的疑惑也在不断得到了答案,属于自己的答案。

    此时此刻,宋知书站起身来,眼神愈发明亮,一如刚刚升起的大日,祛除一切黑暗,然后转过头,看着明月城,看着太昊剑宗所在的位置,轻轻吐出一句话。

    “不能再算了。”

    说完这句话后,他念头开始通达,胸中的那一口郁气也不断涌动,似乎在欢呼雀跃。

    今日,就让我炼化胸中这口郁气吧!

    沉思片刻。

    宋知书当即翻手,拿出那枚大儒古符,毫不犹豫捏碎。

    砰!

    古符碎裂。

    一道道儒家正气涌现出来,然后汇聚,组成了一道的人影。

    人影并不高大,身着一袭儒服,很朴素,看起来与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可他身上的儒家正气,却无比浓郁。

    正是大儒古云。

    不过这并不是古云大儒的真身,而是一道大儒意志,可以承载一位大儒的所有力量,与大儒亲身而至没有任何区别。

    古云大儒的意志在出现后,先是扫视周围一圈,看着地上已然干枯的血迹时微微蹙眉。

    但除此之外,并未发现任何危险,最后才转头看向宋知书。

    “宋小友,你捏碎古符,有何需要老夫帮助?”

    既然宋知书动用了大儒古符,肯定是遇上了十分要紧的事情,即便周围没有危险,可古云大儒依旧警惕,随时都会出手。

    “古云先生。”

    宋知书面对古云大儒意志,微微躬身作礼,但并没有解释太多,缓缓开口道:“学生要做一件极为要紧并且危险的事情,请先生护我。”

    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大,或许会捅破天,而为了一切能够顺利,只得寻求帮助。

    闻言,古云大儒意志看着宋知书坚毅的双眼,但并未犹豫,也没有问是什么,轻轻吐出一个字。

    “好。”

    “这道意志可护你一个时辰。”

    话音刚落,古云大儒的意志消散,然后直接化作一缕儒道正气,钻入宋知书的胸口。

    宋知书感觉到那股强大的儒道正气,深吸一口气,翻手唤出圣人剑胎,脚踏其上,然后没有丝毫犹豫,打出一道法诀,以最快的速度,朝着一个方向赶去。

    那个方向,正是太昊剑宗所在。

    不久后。

    明月城内。

    周文渊的弟子陆明,以及明月书院的一众学生,正坐在城门口,伏桌书写。

    在他面前,有诸多太昊剑宗的弟子排队,不时报出自己的姓名。

    圣人坐化,儒道愈发兴盛,不久前又有数位大儒在九城传道,因此很多剑宗弟子都开始报名读书。

    当然想要入明月书院,除名额之外,也是要考核的,而报名的地方,就设在城门口等几个重要的地方,陆明负责的就是这件事情,却因为书院最近过于忙碌,他也会亲自前来帮忙。

    “今日又报名几百个,不知最后留下的能有多少。”

    陆明看着不断增加的名单,心中思索,现在入明月书院可不简单啊,有时候半个月都不会有一个人通过,毕竟人太多了,书院可教不了那么多。

    没有多想,他低着头,准备继续书写。

    可很快,排队的弟子中出现了些许骚动,全都转头望向城门口,窃窃私语。

    “不是说他出去了,怎么回来了?”

    “不知道啊,这才一天吧?”

    有人说话,心中疑惑。

    “切勿喧闹,否则直接取消资格。”

    陆明皱着眉说了一句,然后抬起头,不经意间看了一眼城门口。

    起初他并不在意,但下一刻,陆明看到了一道熟悉的人影,当即神色微变,顾不得书写和维持秩序,直接走了出去。

    那个人,正是刚刚御剑而归的宋知书。

    宋知书被针对,亲近的人被针对的事情,有白秋玉等人推波助澜,因此认识的人不在少数,很多剑宗弟子都听说宋知书离开了,所以看到他回来的时候,自然震惊。

    何止是他们。

    陆明都震惊了,连忙走到宋知书面前,带着疑惑:“宋兄,你怎么回来了?”

    前两天对方还在跟自己告别,说要行万里路,可这才多久啊?

    宋知书看到是陆明后,微微作礼,然后开口。

    “自然有未尽之事。”

    “什么未尽之事?”陆明心中有预感,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宋知书闻言,并未立即答话,而是先抬起头,看着执法堂所在的位置,继而平静笑道:“练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