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中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

    “这个时候想起自家人了?”这是一名五十余岁的妇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有着一副风吹日晒的面容,一开口就怒气勃发,喉咙里像是含着沙砾,脸皮胀成了酱紫色,眼角的皱纹都被撑开了。

    罗独君微垂目光,双手合在胸前,神态越发庄重恭谨,他将这场对话当成两军对阵,敌方一上来就发起冲锋,势头正劲,最佳的策略是暂避锋芒,等其士气衰竭之后再有所图。

    他低估了老妇的劲头儿,那可不是几百名乌合之众的冲锋,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放在她身上无效,老妇步步逼近,颇有百万军中夺帅的气势。

    “大侠大侠,救死扶伤不爱其躯,拯危济困不顾其家,我这个早就嫁出门的姐姐算得了什么?武大侠让我活到现在,没将我的脑袋送给客人显示他的侠义,已经手下留情了。你来做什么?对我的脑袋感兴趣吗?我教你一个办法,去跪在武家门口,让来来往往的人都看到你,一动别动,人家问你话,死也别开口,至少坚持个三天三夜,吸引足够的注意,直到有好事者拿来笔纸给你画像、准备记载你每一句话的时候,你再开口,求什么有什么。老妇的一颗头颅算什么?想要我全家的头颅也是一句话的事!”

    老妇逼到罗独君面前,伸出手指在他胸上戳来戳去。

    王侯易动,老妇难惹,胜之不武,负则受辱,罗独君仍不开口,微一行礼,后退一步。

    老妇大概不懂得什么叫礼尚往来,拿眼打量罗独君,“我认得你,罗寡妇的儿子,就住在武家隔壁。你想报恩是吧?哈哈,傻小子,读书人就是死脑筋,你们娘俩儿老老实实住在那儿,不惹事,不乱交朋友,就是对武尽的报答,一年几十两银子买来一户屏障,可真是一笔好买卖。”

    老妇是大侠武尽的亲姐姐,早年嫁入潘家,丈夫就站在她的身后,时不时探出头来,须发半黑半白,一脸的皱纹,比妻子老多了,不停地向客人讪笑作揖,无声地表示歉意。

    老妇无所顾忌,想起什么说什么,“武大侠年轻的时候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杀人越货的坏事没少做,后来不知道什么就改了性子,不当强盗,要当侠客,还要当大侠,把当初豪取强夺来的家当送个精光,送完自己的就送别人的,居然真有人愿意主动送钱给他!”

    “唉,我倒怀念从前的那个混蛋,起码他顾家,知道有我这个姐姐,等他当了大侠,我就是累赘了,好像我在丢他的脸面。”

    潘翁向罗独君苦笑不已,显然觉得妻子的确有点丢脸。

    老妇眉头一拧,刚刚稍减的怒气不知为何又冒了起来,“滚!”她大喝道,甚至挥起了拳头,“这是潘家,早就跟武家一刀两断。当几年大侠赎不了当初的罪过,武尽这回就算被官府处死,也是罪有应得!滚出去。小子,你若是还记挂自己的老娘,就别趟混水。想学人家当侠客,你还太嫩,想报恩,你得有真本事。孙家也不好惹,他们或许动不了武尽,杀你却是易如反掌。”

    罗独君再次躬身行礼,转身向门外走去,从始至终一言未发。

    老妇怒气难平,却也觉得这名书生有些奇怪,盯着他走出自家院门,猛地转身,对丈夫厉声道:“老大不小,就会嬉皮笑脸,不知道做点正事吗?”

    老妇大步离开,潘翁如蒙大赦,一溜烟跑出家门,追上在巷子里没走出多远的书生。

    “别放在心上,老婆子脾气不好——你来是有什么事来着?”

    罗独君其实已经得到了答案,还是说道:“我想找出当初是谁杀死了孙家的人。”

    “哦,对对。要说武大侠也真够冤枉的,倒不是说他没杀过人,他肯定杀过不少……可他没杀孙家的人,这笔账却算在了他的头上。抱歉,我和老婆子帮不上忙。”

    罗独君原本就没有抱太大希望,可是其他人不好见,只能先从武大侠的姐姐这里开始,白白挨了一顿骂,一点线索也没找到。

    他笑了笑,并不以为意。

    潘翁对书生的印象不错,见他要走,忍不住提醒道:“老婆子就爱胡说八道,但有一句话是对的:孙家人也不好惹。你真应该小心点,别以为找出真凶就能获得感谢,他们会因为任何理由杀人,有一些理由像咱们这种人根本想不到。”

    二

    带刀少年神出鬼没,从街角突然蹿出来,与书生并肩走了一段路,说:“你得请我喝酒。”

    酒店里还没什么客人,两人在雅间里坐定,等酒菜陆续端上来期间,谁都不说话。

    罗独君身上只有两块小小的银子,买不起佳肴美酒,少年倒也不在意,酒菜上齐之后立刻狼吞虎咽,专挑肉吃,汁水横流,好像已经几天没吃过饱饭了。

    “你怎么不吃?”

    “我不太饿。”罗独君说,肚子轻轻摇晃早晨吃过的两碗薄粥,希望主人能面对事实。

    少年点点头,扔过手中的骨头,到处寻找擦手的东西,跟大多数带刀的少年一样,他很讲究穿着打扮,绝不肯轻易弄脏。

    少年在两只盘子中间找到了抹布,仔细地将手指间的油脂擦掉。

    “你在找一个人?”

    “嗯。”

    罗独君就知道这消息早晚会弄得远近皆知,可还是对传播速度感到惊奇,从早晨见到武尽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时辰,他只与潘翁夫妻谈过话,少年就找上门来。

    “那是六年前的事情,孙季英在县衙里当差,不知是哪根筋出错,居然要武大侠从军,说这是公事公办,于是有人愤不过,把他江湖事江湖办了。”少年挥手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六年前少年大概只有十来岁,听他的语气,倒像是当年亲眼所见似的。

    “我就在找这位‘愤不过’的人,你知道是谁?”罗独君希望这顿饭没有白请。

    他失望了,少年摇摇头,“没人知道,连武大侠也不知道,人家只是仰慕武大侠的侠名,自愿为他做点小事,又不求图报,当然不能到处炫耀。不管这个人是谁,我佩服他,杀人很容易,可是沉默这么久,没几个人能做到。”

    罗独君沉吟片刻,“你听说过武大侠和他姐姐家的矛盾吗?”

    少年露出警惕的目光,“你的确是为武大侠做事吧?”新笔趣阁

    罗独君点头。

    “那件事很多人都知道。潘家老三酒后无德,在街上调戏女人。”少年嘴一撇,表示十分不屑,“一位路过的豪杰看不过,出手教训了潘三儿,他自己不经打,挨了几拳就送了性命,潘家婶子指天发誓要为儿子报仇,武大侠却亲自将那位豪杰送出怀陵县,请外地的朋友照看。就这么点事,武大侠做得对,谁也挑不出错来,就算潘婶子也不能,可她还是埋怨武大侠,总说他坏话。不知道多少人看不惯她,老太婆若不是武大侠的亲姐姐……”

    少年拍案而起,“换成我也会出手教训潘三儿,可我不会逃亡,大不了一命抵一命,不让武大侠为难。”

    这也是多年前的旧事了,罗独君略有耳闻,知道得没有少年多。

    “我还没请教阁下尊姓大名。”罗独君拱手道。

    少年右掌按在桌面上,“大丈夫立世,要么默默无闻,要么名传天下,以后你会从别人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