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发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个人有掰扯了一会儿,突然想明白了,法王寺是慈相大和尚在做主,而周至就一文化馆编外长工,干爹在文管工作汇报里边的夸奖他的时候,都是写“在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下……”

    所以他们的任务其实已经圆满完成,剩下的,他们其实也都干涉不了。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恒法师父做饭,周至和乔老爷重新钻进洞内,对竹箱箱子点数。

    汉文大藏经,是从梁武帝时期开始,就在中华历朝历代中一直编纂的文化大工程。

    从最早梁朝华林园《众经目录》开始,到北宋蜀版《开宝藏》,北宋末年女真政权的《金藏》,《赵城藏》,元代的《元官藏》,明代官方的《永乐南藏》和《永乐北藏》,民间的《嘉兴藏》,一直到清代的《乾隆大藏》,是一个成体系的,传承有序的文化工程。

    只从一个特征就能够看出汉文大藏的传承有序——历朝历代无论官办还是民办,正藏部分,都是以《千字文》进行编次。

    而所有的藏经中,最早期同时又权威的编目和底本是《赵城金藏》,内容最丰富的《径山藏》。

    其余较好的版本还有《房山石经》,《资福藏》,《普宁藏》,《永乐藏》等。

    《乾隆藏》当然也在其中,另外还有一套外国的经藏——高丽高宗时期,根据《开宝藏》、《契丹藏》、《续贞元录》复刻而成的《高丽藏》。

    而现在夹川版《龙藏经》,其实就是学界常说的《请藏》,是在明朝《永乐北藏》的基础上编校而成的,分为“正藏”和“续藏”两个部分。

    虽然被官方禁毁了一部分,但其中正藏依旧有四百八十五函,续藏二百三十九函。

    两藏合集七百二十四函,一千多部,七千余册。

    清点完打开的那个竹箱,里边存放了七十二册经书。

    在清点竹箱,刚好是一百零八个。

    如果七十二册经书是一个竹箱的平均值的话,那一百零八个箱子的容量,差不多就是《龙藏经》的全部册数。

    接下来就是重新封存了,周至心细,感觉箱子里用来压箱底和覆盖经书用的干草可能有些门道,也取了一些。

    退出洞口后,两人将刚刚扒拉出来的小洞封上,乔老爷用水缸里的积水调泥,去将缝隙也给封上。

    而周至拿着干草来到恒法身边:“师父,认识这个不?”

    “这就是广灵香啊,后山楠木林下头不是有一大片?香积厨用它卤豆腐干你还说好吃来着,怎么就忘了?”

    “哈是吗?”周至乐了:“那源秀禅师干嘛用它来铺书箱?”

    “应该是驱虫。”恒法说道:“我知道这东西可以驱蛔虫,睡前煎服一剂,小孩的话用嫩叶蒸蛋,效果都很好。”

    “蛔虫和蠹虫怕也不是一回事儿,”周至想了想,还是将灵香草收好:“等出山之后再去问专家。不过我们翻阅的经书的确保存完好,没有虫蛀痕迹就是了。”

    “嗯,过来吃饭,这顿就将就了,这里适合过夜,等明天我们就回寺里,主持师父知道了还不知道多高兴呢!”

    周至看向外面的万丈深渊,心里头有点发虚:“睡这儿啊……这里和观音崖有点不一样……”

    新笔趣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