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双袖黄蛇,足以斩仙!(4K字,大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崇明帝为了安抚镇北王,就将镇北王世子遣回到了边关。不过崇明帝亦不是全然昏庸,他以“边关苦寒,不适合颐养天年”为理由,派人接镇北王的父母来到了神京入住为质……。

    父可杀子。

    子……却不能杀父。

    有镇北王父母在手,朝廷立于不败之地。镇北王父母存活一天,镇北王就永远不能聚众叛乱,不然就是意图杀父……。

    只不过崇明帝也知这样吃相难看,于是下嫁自己最喜爱的安仁公主给镇北王世子。两家结为亲家之后,这样的隐患自然消弭。

    “崇明二十一年,安仁公主大婚,我得崇明帝大赦天下……”

    “侥幸逃过一劫……”

    “想不到今日,皇裔性命竟由本王一手操控……”

    前成王府,今刑天王府,会客厅内,徐行面见自家亲信,语气略带感慨,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当年,他在天牢囚室中,听外面鼓瑟吹笙……。

    百鸟朝凤的调子,一直不绝。

    对安仁公主大婚排场所倾慕的人,何止赵芸娘一人。

    他亦是一样。

    锦衣玉食,都是人之追求。

    “明公身授天命……”

    “侥幸逃过一劫,非是安仁公主之助,而是冥冥天意相帮……”

    见此,公羊仪连忙暗示了一下徐行,要注意自己的身份。

    堂堂刑天王,怎么能话语有失。

    “不必如此……”

    徐行坐在主座上,他浅酌了一口茶水,笑道:“在场之人都是本王的亲信,就无须说这种见外话了。”

    “做人,若大胜后不能人间得意,岂不是有若锦衣夜行?”

    他话里话外,意在拉进与众将之间的关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行事间若是与亲信距离拉的太远,可不是什么好事。此时的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威望,四明山内外皆敬服他,不再需要保持距离感,从而塑造自己的权力威严……。

    “天王……”

    “天王说的不错……”

    义军将领露出了笑容。

    谁愿意入场后一直绷紧个脸,做给人看。

    天王让他们不必拘礼,就是对他们的看重。日后,出了议事厅,他们亦能自觉高人一尺。

    “李梁将安仁公主送到了神京……”

    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徐行开始绕入正题,“这一举动,可没有安什么好心思。若我杀安仁公主,就是逼反他。而不换人质,也不能安天下诸侯之心……”

    他杀了崇明帝、太子、永王……。

    明面上,和皇室已经是血仇。

    不杀安仁公主,固然会有人认为他仁义,不杀女流,或者心存仁念,对前朝不赶尽杀绝,但更多的人,恐怕会认为是他忌惮于镇北王府的关外铁骑。

    至于镇北王府送自家媳妇入京,看似怯懦,可在众人眼中,这本就是一场政治联姻,如今前朝覆灭,镇北王没必要自惹祸殃……。

    一句话。

    随着崇明帝和他直系皇子的身死。

    前朝已失其鹿,天下可共逐之。

    只不过覆灭了凤溪国社稷的四明山义军,在这些势力中,兵力最雄,占据的地盘也最多。又加之亲力亲为攻灭前朝,理应继承大统……。

    当然,若有人想要恢复前朝,扶持宋家子孙另立小朝廷,那就另当别论了。

    镇北王李梁将安仁公主送到神京为质,就是对徐行及其四明山势力的一个试探。

    一旦行错一步,棋差一着,就会丧失政治优势。

    丧失了攻灭前朝,另立大统的先机!

    “镇北王李梁能镇守边关数十载,不失恩宠……”

    “腹心若狐,不可等闲视之。”

    常吉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他曾是边关将领,在镇北王李梁麾下听命过一段时间,算是部将。相比其他四明山义军将领,他更熟知李梁的老辣。

    “暂隐忍一段时间。”

    “不能将李梁逼反,给他叛乱的把柄。”

    徐行打算自退一步。

    争龙,和奕棋差不多。一昧的争强好胜,反倒会输了全盘。而退一步,看似丢了颜面,但实际上,却会赢了全盘。

    “明公圣明……”

    公羊仪赞道:“对付镇北王势力,需以怀柔为先,稳住他,让关外鞑子牵制住他,不至于生出大乱。李梁此次试探,恐怕也是老而不死,想在临死之前争龙一次,若成,是他李家世代享受江山,若不成,亦好过在边关等死……”

    “我等以怀柔,他心似狐,而不为狼虎,必不敢孤注一掷。”

    他对徐行的大略做出了补充。

    世间的聪明人,对未来的局势都有过推演、预测。

    镇北王亦然。

    南下争龙,难免会让关外铁骑腹背受敌。所以,为了安将士之心,他必须有大恨。

    此大恨,为杀父母、杀儿媳……。

    为报自家主帅仇雠,关外铁骑才能调动南下,有一争之力。

    否则,无大义名头出师,首先军心难安。

    “公羊先生说的不错……”

    “李梁已老,看似骁勇,实则早就存了怯战之心。”

    徐行点头,认同了公羊仪的看法。

    不管李梁到底有没有敢战之心,争夺天下的血勇之气,至少在明面上,他都必须这样说,不挫自家将领信心。

    “传我王令……”

    “本王与镇北王神交已交,深佩其是当今英雄。”

    “人质之事不必再谈。”

    “送安仁公主、镇北王父母出神京,前往边关。”

    徐行拍板道。.CoM

    区区一个前朝公主,他还不看在眼里。

    如今凤溪国太祖宋刀尚在……,着急杀宋媺娖没用……。

    有机会,斩草除根,他不会心慈手软,就如杀死太子、永王二人一样。

    相反,此时不杀安仁公主宋媺娖,并将其和李梁父母一并送到边关,送到镇北王府。

    就可借天下舆论将镇北王抬上高架……,

    一旦成了英雄,

    李梁今后想下来,可就是一件难事了。

    “明公良策……”

    公羊仪再一次对徐行感到佩服。

    纵然世人都知道人质在京,外地边将真心反叛之时,用途不大。但谁又能真正的下定决心,将人质送走。

    而送走安仁公主、李梁父母……,

    一个不留!

    谁又能说徐行对镇北王的十万关西铁骑心存忌惮?

    这完全是英雄惜英雄之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