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滔滔血仇难洗,讨命军南下讨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目露狠辣之色,悬在他脖颈的长剑径直向李梁头颅斩下。一剑之下,没有防备之心的李梁当即枭首。

    首级滚落在地,转了十几圈。

    仔细看去,已死的李梁脸上仍旧露着对李效祖的关心。

    「父王……」

    「你老了,休怪儿臣不孝顺。」

    李效祖深吸一口气,从书桌上取下一块白布,拭干了剑身上的鲜血,然后又割下下裳一块衣帛,绑在了脖项,堵住了伤口。

    「俗话说,哀兵必败!」

    「当初你让老太爷入神京,就是打着这个主意。有其父必有其子。你敢做初一,孩儿就敢做十五。送我的妻子为质……」

    「呵呵,即使咱们李家真的有一天坐拥了天下,儿臣有这样一个污点,如何能当太子?废立就是您一句话的事。而有了天下,我这个能征善战的世子就不重要了,随便一个弟弟就能继承江山……」

    他目视李梁的头颅,神色既有伤感,又有掺杂其中的深深冷漠。

    「来人!」

    「传本世子令。」

    「天德帝不仁,派刺客入王府,欲要刺杀我父子二人,父王为救本世子之命,不慎被贼子杀死……,此乃滔滔血仇,我李效祖若不报此仇,妄为人子,潞州兵马若念我李家恩德,皆穿缟素,号「讨命军」,南下为我父讨回性命!」

    李效祖看向门外,王府家将一一半跪在地,神色肃穆。

    今日,他为逼宫而来。

    若他父王李梁肯直接南下攻打朝廷,弑父之事就此作罢。可若他父王李梁不甘愿如此,那么他也不敢认下李梁给他安排的再次羞辱……。

    「我等遵命!」

    家将一一奉命,鱼贯而出王府,跑到军营传递王令。

    老太爷的死,哪有镇北王李梁被天德帝刺杀而死来的更令关外铁骑愤怒。这些年来,关外铁骑宛如李家私军,一个个对李家极为忠心,更是视镇北王李梁为他们的再生父母,撑天之柱。

    此时镇北王惨死,被一剑枭首。

    他们……如何能忍?

    ……

    镇北王府,深夜。

    时间缓缓流逝。

    「世子……」

    「左卫将李永愿意替世子效死,南下为王爷报仇。」

    「世子……」

    「离州守将张德已经提了三千虎师,赶往潞州,准备即可南下随世子征战,其兵马也换上了缟素,打上了「讨命军」的旗号。」

    「武卫营全军披白,誓死为王爷讨回一个公道。」

    「……」

    午后出发的家将们,一一回到了王府,对在客厅身穿孝服跪在火盆前正烧着纸钱的李效祖禀告道。

    结果在李效祖的意料之内。

    李家施恩关外铁骑多年,一声令下,又是以报血仇的名义,关外铁骑的将领们即使心怀二心,也不敢违背下层将士的心思……。

    「大事成矣!」

    守了一夜消息的李效祖眉目间传出深深的疲惫,他等家将们离去后,起身,揉了揉酸胀的眉心,走了几步路,然后瘫坐在直背靠椅上,重重的喘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

    厅外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

    「多谢夫君为妾身出言……」

    又披上孝服的宋媺娖端着一碗燕窝羹细步走入了客厅,她将呈着燕窝的白瓷碗放在了李效祖座位的茶几上,然后微微福了一礼,对李效祖道了一声谢。

    李效祖的弑父,能瞒过外边的人。

    却瞒不过她这个妻子。

    哪怕做的再好,一些蛛丝马迹也隐藏不了。

    譬如最近府上的财物少了许多,多被李效祖偷拿走了。又譬如府上的家将门多成为了李效祖的亲信,而王爷李梁的亲信在这段时日被不断被贬……。

    今日,李效祖急冲冲闯入李梁的书房,对外宣称也是为了她这个妻子不被送到升龙府为质。

    固然李效祖的目的可能掺杂别的。

    可……,在成婚的这几年,李效祖对她的好,她也是一一入了眼。

    「贱人!」

    「汝害死我生父!」

    啪的一声巴掌声,以及李效祖的怒骂,彻底让宋媺娖从幻想中惊醒了过来。她怔怔捂着自己红涨的半边脸,看着自己的丈夫,头一次感到了如此的陌生。

    「若非你是皇室公主……」

    「我绝不留你!」

    李效祖又是一巴掌甩向宋媺娖,打的宋媺娖头晕眼花之后,他径直跪倒在地,对着厅中的火盆,连续磕了几个响头,大声哭嚎道:「父王,你在天之灵……,儿臣,儿臣一定会为你报此大仇……」

    世人都知道他找李梁理论是为了安仁公主。

    那么此刻,他对安仁公主的不敬,就会直接撕破外界他弑父的「流言」,不然好端端的,他一个镇北王世子,怎么回去谋害自己的生父。

    「你……」

    宋媺娖半掩在窄袖的右掌紧握住手持的白色锦帕,她抿着的红唇,被她咬出了血印。这是她头一次受到如此大的屈辱。

    她,堂堂的天潢贵胃,哪怕是亡国公主,也断不能有此待遇。

    「父皇……」

    「你为何要将我嫁到李家这豺狼窝。」

    她抬头望向紫薇,目流清泪。

    ……

    关外铁骑叛乱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神京。

    与之而来的,还有李效祖身先士卒,一日之内,连下五城的传言。

    一时间,神京城内,人心惶惶。

    固然神京城的百姓、士绅信天德帝有天命在身,那天的麒麟、凤凰、蟒龙都一一看到了,可大军压境,稍有差池,就容易遭了兵灾。

    上一次天德帝还是刑天王的时候,攻破神京,还算讲仁义,没让手下士兵太过烧杀抢掠,可四明山不抢,还是趁乱出了不少贼盗打家劫舍。那混乱的几日里,神京百姓连同守城士兵死伤十数万,几乎家家戴孝。

    如今,李效祖的讨命军南下,连破朝廷严防死守、加深营垒的五座城池,不可谓兵马不利。这样的兵马,比以前的四明山义军强太多了。

    四明山义军尽管一路上打了不少硬仗。

    但到了后面,有了大义,几乎是守城将领自动打开关卡,迎接刑天王义军……。

    而李效祖的讨命军这几日来,打的可都是硬仗!

    五座城池,一个也不曾未战先降。

    毕竟前朝和今朝不一样。

    今朝已有大治的气象。

    「讨命军……」

    「这李效祖倒是有趣,找我来讨命?」

    紫薇殿偏殿,徐行接过战报一看,神色故作不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哀兵虽可逞一时之威,但久之,必败!」

    「传我旨意,余下各城仅备五日粮草,任他攻城,不与他讨命军正面交战。记住,守将必须死守,不可懈怠!守好了城池,我重重有赏,不惜封侯封王……,只待他粮草一绝,再有孤勇,亦只能束手待毙了。」

    徐行很清楚。

    嘉佑、崇明两朝养出来的关外铁骑是一个什么样的怪物。论到兵马精锐,这凤溪国没有哪一支军队能敌过他们。即使有,也只是少数精锐,很难有关外铁骑这种大规模的兵团。

    但——

    精锐再厉害,也不是没办法对付。

    以逸待劳就行。

    北境本就疲乏,没有多少粮草,只要四明山坚壁清野,死守住城池。时间一久,讨命军就无以为继了。到时候,才是四明山收割的时候。

    「陛下良策……」

    首辅公羊仪赞了一句,他再对徐行之策补充道:「这次李效祖南下是为父报仇,言说是我等派了刺客暗杀他父,陛下可派钦差当众呵斥李效祖这等伪言。当然,这得等咱们占据了优势之后,才可这般做……」

    「关外铁骑看似铁板一块,但事实上,军头林立。李效祖只是世子,尽管在外征战多年,可也没有镇北王那般的威望,初时之时还好说,一旦事久,讨命军内部必然多生龃龉。」

    「陛下亦可降旨,封镇北王的几个义子为王。」

    「让他们互相攀咬……」

    王爵固然和王爵不同。

    但天子之令并非戏言,一旦给镇北王的几个义子封了王爵,在朝廷的这边,是要承认这几个王爵的。

    而有了王爵后的几个镇北王义子,就有了大义,能与李效祖分庭抗礼。

    至于……反叛朝廷。

    大不了到时候上奏折认错就是,说自己被李效祖挑衅,所以听信了谎言,找朝廷为自己义父报仇。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们也是为了孝!

    「公羊先生的谋略一如往初啊。」

    徐行微微颔首,他点头下旨道:「镇北王遇刺,朕悲涕难抑……,叹天下英杰自此又少一人,虽世子李效祖出兵攻打朝廷,但念其被妇人蛊惑,又名为讨命,不失爱父之心,朕允其继承镇北王爵……」

    「命世子效祖交出蛊惑妇人,朕可赦其不死之罪!」

    「义子李永,在镇北王膝下效命多年,多有功绩……,可封为潞州王。」

    「义子李诞,在……,可封为校州王。」

    「义子……」

    他一一对镇北王的一众义子封赏。

    有了朝廷这道旨意,镇北王留下的地盘,就成了这群讨命军将领的共同财产。同时,他下的旨令,将矛头针对到了安仁公主头上,说安仁公主才是挑拨镇北王世子南下讨命的蛊惑妇人……。

    如此做的话,一旦讨命军兵锋受阻,这些军头们,定会心生退兵之念。而他们的退兵,付出的代价只有一个,交出安仁公主或者杀了安仁公主就完事。

    安仁公主是李效祖的妻子,又不是他们的,他们哪有什么心理负担。

    打仗,不仅是战场上的决战,还是政治上的决战。

    有时候政治上的一步,足以胜过百万雄师。

    至于此刻他自称朕,则是因为此刻是在宣旨,说的是书面文字。平常时候,他并不会刻意自称为朕。

    「陛下圣明……」

    听到这封圣旨,武将们各个心中感觉放心了不少。

    天德帝的这封圣旨,使用的是阳谋。

    只要他们能阻挡讨命军一时,后面的讨命军就任由他们宰割了。

    「此外,还要防备鞑子叩关……」

    「公羊先生,命南方各道挑选良兵,以备鞑虏。」

    徐行再下令道。

    此次讨命军南下,四明山朝廷不仅要防备这前朝的精锐,更要防备讨命军抵挡多年的关外鞑子。这群鞑子也不是什么善茬子,见到关外守备力量空虚,定会趁机南下,以坐收渔翁之利。

    「臣遵旨。」

    公羊仪点头,领了旨意。

    他是内阁首辅,皇帝一下命令,他们内阁就得商讨出一个合适的章程,送给皇帝批阅后,再按照这个章程下达各部执行。

    简而言之,徐行下的旨意并不完善,还需内阁进行商议。

    例如这次在南方各道挑选良兵,到底要挑选多少,才不会伤了地方上的元气,不至于惹出民怨,每一步,都要进行精打细算,马虎不得。

    为您提供大神黑心师尊的《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111、滔滔血仇难洗,讨命军南下讨命免费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