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军户制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直严密管控没有大批量生产制造的燧发枪!

    不错,唐鸿志并不知道,他只是看到了异世界的清国一角,这个世界的科技时代可不仅仅只有鸟枪。

    清军之所以没有装备燧发枪而是列装鸟枪,一来是因为换装新武器需要一大笔钱,清国高层觉得没必要。

    二来则是因为清国已经成为东亚霸主,周围根本没有可以威胁清国的存在,就连武备先进的西洋舰队都被清国给赶走了……

    自然而然的,清国就没有必要给全国军队换装燧发枪。

    要知道,这个世界的清国在册的正规军足足上百万!

    毕竟在清国除了旗兵外,还有蒙古部队和东夷士兵。

    不过清国为了防备再次席卷而来的西方列强,仍然用先进武器把八旗禁军给武装起来。

    清国与西方列强交过手,知道他们虽然武器先进但人口少,并且国家林立战乱不断,西亚还有亚洲的另一大强国奥斯曼帝国。

    因此,清国高层自觉只需要有一直劲旅装备先进武器就足以防止意外发生。

    唐鸿志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汉王政府。

    由于唐鸿志主要依靠幕僚进行统治,所以被外界称之为汉王幕府。

    唐鸿志对旗人的处置很简单,将他们中的青壮挑出来组成专门的旗人营,家眷则划入一片无人区,那里有没均分出去的田亩供他们生活。

    对汉人则划分为军户和民户。

    军户自然就是愿意出兵追随汉王打天下的,从此以后子子孙孙都要参军打仗。

    不过军户可以得到民户所能拿到的三倍田产!

    同时,军户不用承担政府的税赋,只需要供养军户子弟的兵甲器械和从军开销即可。

    当然,其中也包括行军粮。

    民户则是汉王幕府今后的主要税赋来源。

    唐鸿志的做法无疑提升了军户的社会地位。

    既不用承担赋税又能拿到更多的田产,怎么看都要比民户强出很多。

    并且军户田产不得买卖,会得到汉王幕府的庇护。

    民户的田产则没有什么保障,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会有民户破产贩卖田产,最终沦为佃户。

    只不过,唐鸿志不会考虑未来长远的事情,他需要的是现在立马获得一批兵源和民众的支持。

    汉人军户很快就为唐鸿志提供了大量的民兵,在地方上建立了一整套治安系统。

    这使得唐鸿志无需在分兵把守各地了。

    同时,唐鸿志还将科举选拔官员的权利放在军户当中。

    军户并不是全家子弟都参军,如果那么做的话,军户的田亩谁去耕作?

    因此,军户中除了参军当兵的人之外,其他人还可以参加科举当官。

    一些脑子灵光的汉人很快就明白军户才是汉王幕府下的既得利益者,在未来军户一定会渐渐压制民户。

    事实也确实如此。

    科举之路对民户的限制,相当于杜绝了民户进入权利阶层的机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