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资本家的路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并不是他们自己干活有多麻利,而是因为他们能让年轻人不走弯路。

    这些老家伙确实没想到麦香领会有这么好的待遇,有饭吃,有事做,并且是将他们与青壮完全对等看待,所以他们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热情。

    当你真正表现出了对人的尊重时,人自然会回报你——尤其是原本陷入绝境的人。

    再加上摩根和罗兰爵士在将他们迁过来时,就种下了一份善的种子。

    如今这份善良得到了传递。

    老人们几乎是废寝忘食的投入到麦香领的建设中,他们不仅在不遗余力的指点晚辈做事的方法,甚至在主动的抢活儿干。

    这使得青壮们也不得不加班加点的干活——总不能一组里边大家都在干活,自己却什么也不干吧?

    丢不起这个人啊!

    而且很可能会挨揍的……这可是一个组共同的利益!

    见领地里全员动了起来,李昂再度下令,每一组耕种的地必须连在一起形成农庄,但是开垦量没有上限——反正从麦香领到白鹿堡之间全是荒地,你们自己去圈地就行!

    只有一条——领了种子就必须种,种子用量和土地不符的,将全员被逐出麦香领。

    这种自由垦荒政策需要大量的基层管理人员,为了管理这些生产小组,领主大人将所有的士官用了起来。

    领地里有一百来名士官,他们甚至还学了点文化。

    李昂将所有农民分配到了士官们手上,每个士官分一组。

    这些士官都将得到一个农庄,并且作为手下领民的领导者。

    而四个高级士官将成为中层管理者——狗蛋埃里克去管理运输队了,领地里只有四个高级士官。

    但他们之间全都没有主从或雇佣关系,而是企业性质的管理层与员工关系——也就是说,领主大人建了四个农业部门,每个部门有二十几个生产小组。

    这百来名士官对领主大人的忠诚是无可置疑的,甚至可以说每个穿着狮鹫纹章链甲罩袍的士兵看领主大人都跟看亲爹一样,李昂随便说个什么他们都会执行到底——他们有股份。???..Com

    给核心员工配股,让他们管理普通员工,这是现代企业的常规做法。

    这种操作看起来也很符合这个年代的分封逻辑,就像是为几名骑士分封了领民和领地,然后骑士让自己的侍从各自管理一些农夫。

    正是因为看起来差不多,所以很容易被接受。

    毕竟那些难以理解的操作方式也并不适用与这个年代。

    但这套操作的实际逻辑与分封制完全不一样,士官们对领民只有管理权,没有控制权。

    那些士官也不是田产的主人,他们自己也是领民,必要的时候他们也是要种地的。

    当然,收税的时候也是他们出面,但全都会收到领主大人的库房里。

    李昂并不打算将核心领地的土地分封出去,麦香领一带他要维持统一的管理。

    毕竟潘德大陆通行的骑士分封逻辑是,一旦将领地封了出去,那么即便是上级领主,也无权管理手下骑士领地里的事情。

    也就是完全的授权。

    这是潘德大陆的骑士文化造成的——骑士们就是武力,大领主需要通过拉拢骑士来垄断武力,骑士在领地中的权力本就被拔得很高。

    而潘德王国建立后,各个骑士团的诞生,使得骑士们有了除领主以外的新靠山。

    最初的骑士团更像是一种联盟,一种同属于骑士阶层,并且有着共同信仰的武士联盟。

    由于有共同的信仰,在这种联盟下,骑士们会抛却上级领主之间的斗争,相互合作,提升整个阶层的地位。

    这就会造成贵族领主和骑士团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不允许任何骑士团进入贵族领地这种大陆通行的政策,也是出于大领主们与各骑士团之间的矛盾。

    这是武力垄断造成的矛盾。

    高位贵族想垄断武力,但骑士团这种武力团伙却并不一定愿意听话,因为他们可能有不同的信仰,而且说不定里面有一半的成员支持政敌。

    那么贵族们自然就很不放心,毕竟骑士团内部势力增大,从武力走向政治,压倒高位贵族的情况也曾经有过。

    所以骑士团的建立都是被严格限制的,也是一直被各个国家严格管控的。

    于是,为了笼络住手下的骑士,贵族领主们逐渐放权,让骑士们品尝到属于贵族阶层的权力,以特权来抵消骑士们对信仰或爱好的倾向性。

    这种放权,就使得骑士领成为了完全的独立领地,骑士们渐渐成了自己领地里的土皇帝,并且形成了法理,骑士也切切实实的成为了真正的贵族。

    土皇帝一般的特权确实很诱人,从这以后,就很少会有骑士背弃贵族。如果骑士团和自家领主之间发生矛盾,大部分骑士也会选择服从于自家领主。

    这种土皇帝模式很容易催生一些邪恶的事情,比如残暴的虐待、压榨平民;比如各种奸淫掳掠;比如雷尼尔那种烧毁劫掠自家村子的混账事。

    所以李昂并不愿意分封麦香领的土地,免得出现一个地方两个世界这种破事。

    与其等到造成不良后果之后再去弥补,还不如一开始就别开这个口子。

    除非是弗莱彻那种不在核心领地旁边的飞地,那确实需要骑士独立管理。

    分配人员的事情并没有耽误太多时间,大家都很配合。

    随后,以每个‘部门’和‘生产组’为单位,领主大人开启了内部竞争模式。

    作为潘德大陆著名无良企业家,领主大人直接将开垦土地的事儿搞成了销售团队一般的量化竞争……

    北极星指标,也就是核心指标,当然是每季的有效盈收……

    但目前的短期指标,是垦荒面积。

    由于目前几乎所有领民都是无产者,因此领主大人还第一时间开启了助农贷。

    这不是贷款,而是借贷粮食和种子。

    也就是让每个生产组按户登记,每天到库房领取粮食与种子,并且记账,但收获后是要连本还上的。

    简单来说,这就是成本消耗。

    毕竟核心指标是有效盈收,而不是总产量——扣除了所有成本的才算盈收。

    四个部门,排行第一的,管理层分红翻倍,领民们只需要交三成税,并且免还助农贷。

    排行末尾的部门,管理层分红没了,领民得抽四成税,而且要连本带利(双倍)还助农贷。

    小组之间也有竞争,排名前三的小组,负责管理的士官会得到等同于斩将夺旗的重奖,领民可以被授予麦香国际的股份!

    至于成绩最差的几个组……全组领取‘懒汉’牌子,挂在他们的农庄。组长暂时失去作为士官的所有福利,组内成员将在农闲时负责领地里的各种苦力活,直到今后用表现洗刷耻辱。

    积极性这不就调动起来了么……

    而且领主大人用这种方式轻而易举的掩盖了他的核心目的——所有田地实质性的主人依然是李昂自己,他并没有把农庄授予任何人,只是让他们耕种并且获得土地的产出。

    生产资料怎么会直接交给员工呢?

    整个领地里,只有最开始那八百亩土地是完全属于最早的那一批成员,有地契那种。

    这是给老员工的福利——这些老员工,就是如今的士官们。

    也就是梅腾海姆人、弩手们、以及第一批领民中的大部分,人数一百出头。

    作为初创成员,这些人跟随他经历了不少危险,自然也得有不同的待遇。

    李昂可不打算搞什么大锅饭,虽然他现在在领地里声望够高,搞出个公社模式估计也行得通,但大锅饭不适合将来的发展,所以他用了商业化模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