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万斤红夷大炮(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少以铜、铜铁复合铸造的弗朗机,印度也有类似铜铁、生铁熟铁复合的攻城红夷大炮。

    张顺虽然并不不知晓其中情况,但并不妨碍明白生铁熟铁复合的巨大优势。

    之前铸造“黄金炮”的时候,张顺曾经仔细分析过炮膛的受力情况。

    从纵向角度来说,火炮的主要受力点是药室。

    火药燃烧的瞬间会爆发出巨大的冲击力,然后产生大量气体推着炮膛里的炮弹做加速度做功。

    而横向来说,火药急剧燃烧会对火炮炮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

    这种冲击力需要炮体本身具备良好的抗拉强度来抵御,这也是当初张顺效法建筑设计中“等强度代换”主要理论依据。

    如果按照这种理论看来,脆硬的生铁完全不是符合火炮需要的材质;铜和熟铁稍好一些,但是也好不了多少;唯有高强度钢材,才是制作火炮的优良材料。

    可是这是一个“点钢枪”、“点钢箭”都是稀罕物的时代,哪里有那么多钢材让张顺去“浪费”?

    甚至铜和熟铁,他依旧使用不起。

    想一想万斤重炮,一次性就要消耗一万斤的铜或者熟铁,张顺也肉疼的紧。

    特别是熟铁锻造小型火炮还好,如果锻造重型火炮的话,铁片的焊接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像黄泥浆这种比较初级的焊接剂,锻焊一下比较小的物件的时候,还能满足需求。如果要锻焊大块熟铁,那技术难度就非常大了。

    所以适当锻造出火炮的内壁,然后以廉价的生铁加强炮体,不失为一种高明的选择。

    张顺便点了点头道:“不敢说指点,我们一起探讨一二!”

    “首先,生铁熟铁复合之法甚好,务必作为重型红夷大炮的第一选择。”

    “其次,我看这铸铁多有孔洞缝隙,状若蜂窝,岂有不炸之理?”

    张都督伸手接过一看,不由老脸一红,连忙辩解道:“舜王有所不知,非是工匠不用心卖力,实在是大件铸造和小件铸造不同。”

    “铁水汇入之时,难免有不周到之处,变会形成如此情况。”

    “据我所知,哪怕是西洋铸炮、广州铸炮,亦无法避免此事!”

    “这叫什么话?”张顺闻言不满意道,“别人无法做到最好事情,我们就不能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吗?”???..Com

    “我不是很懂铸炮,但是我见过匠人铸造金银首饰,其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岂是这蠢物能比拟哉?”

    原来张顺取了几房婆娘,家里又有了两个娃娃,难免找金银匠人打造些首饰、长命锁之类的玩意儿。

    这时代的金银饰品虽然也略显粗糙,好歹不会像这铸铁炮这般如此“豪放”。

    张都督闻言差点哭了,你这不蛮不讲理吗?

    他连忙解释道:“工匠制作首饰与铸炮截然不同。”

    “首饰细腻,多以细沙铸之,以求其精。而火炮件大,只能耗费时日,制作泥模进行铸造……”

    “等等,等等!”张顺闻言灵光一闪,连忙反问道,“既然如此,那如何铸造大炮用不得细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