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价值(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原来这大明“九边”虽然皆为重镇,却也分个轻重缓急。

    如今鞑虏兴于辽东,蓟辽两镇为天下至重,故而其地精兵良将云集,饷银二三两不等,远超他镇。

    原本作为最苦之地——延绥镇,一度欠饷两年半,军士无以为生。

    他们赴后继起发动叛乱,以至于酿成了天启、崇祯年间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大明朝廷为了扑灭这一股力量,不得不借助榆林将门等力量,发放粮饷、编练兵马,一度打得“紫金梁”、“闯王”、“闯将”等人无处立足。

    唯有这宣大山西三镇,东无鞑虏之患,西无流寇之忧,故而粮饷、待遇常年在蓟辽和三边之下。

    昔日三边最精锐者,榆林镇犹能被张顺月饷粮食一石收服,更何况宣大边军呢?

    自家人知自家事,那左柱国朱燮元当然不会像大同总兵王世仁那么幼稚,自以为有兵有将,又有士卒家眷作为人质,定然高枕无忧。

    所以,这才有了他当场许诺粮饷,以抵消义军价码之词。

    说实话,大明朝廷的信用虽然几乎已经要全部破产了,但是架不住还有很多人傻乎乎的信了朱燮元一面之词。

    故而他这话一出口,顿时军心稳定了许多。???..coM

    只是那大同总兵王世仁闻言却坐不住了,不由连忙上前低声问道:“如今咱们手底下万余人马,月饷一石,差不多一月要补万石粮草。”

    “如今太原城中存粮不多,长此以往,如何撑得住?”

    “老夫如何不知,还用;你来教我?”朱燮元闻言怒极而笑道。

    “若非你瞎折腾,坏了军心,老夫何必出此下策?”

    “不过粮饷之事,你也不必太过担心。”

    “只需撑过半个月功夫,宣大总督张凤翼定然来援。到时候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又何必担心粮饷之事呢?”

    那王世仁闻言不由恍然大悟,顿时对左柱国朱燮元佩服的五体投地。

    高,实在是高!

    若是此战战败,自己身家性命保得住保不住,还是两说,哪里有闲心管那粮饷之事?

    若是官兵能破了“顺贼”,那城外堆积如山的粮草自然归官兵所有,那就没有了什么粮饷缺口。

    哦,不对,若是官兵胜了,什么“月饷一石”,自然是“哄之而已”,如何作数?

    且不说那朱燮元、王世仁两人如何打算,且说张顺等人依旧正在热火朝天的挖营寨、建粮仓。

    突然姬龙凤赶了过来,上前汇报道:“殿下,宋先生和孙将军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一支骑军。”

    “哦?快快有请……不,且随我前去迎他!”张顺刚说了一半,却是改了主意。

    “是,末将领命!”姬龙凤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心中早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原来当初宋献策邀请他一起前往的时候,他为了“先登之功”,婉拒了此人。

    不意后来太原县城守将姜襄大意轻出,为义军所擒,姬龙凤自然失了先登的机会。

    反倒是当初的悟空跟着宋献策走了一遭,结果真个劝降了一支骑军,如何不让那姬龙凤懊悔自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