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话说大明左督师朱燮元、宣大总督张凤翼及大同巡抚叶廷桂一干人等既定下“借虏平寇”之策,早书信一封,遣使者往宣府方向去了。

    原来这朱燮元、张凤翼和叶廷桂等人都是人精,如今和义军交战多时。“顺贼”仅凭手中人马便和官兵打的有来有回。

    但等李自成部援军一到,到时候莫说“剿贼”,恐怕不被“贼剿”便是万幸。

    故而三人不约而同,准备引入第三方力量,彻底将水搅浑了才便于从中火中取栗。

    当然具体这兵究竟怎么借,借来之后对方会不会鸩占鹊巢?

    这一番计较三人计议已定,自觉一切都在掌握之内,姑且放下不提。

    且说义军连据明军七八条纵向壕沟之后,便被明军营垒和营垒外面的壕沟阻挡了前进的脚步。

    由于明军先前吃过义军万斤红夷大炮的亏,故而这一次营垒修建的颇为厚实,义军一时间无法攻破。

    如此,双方激战至天黑,犹自不分胜负。

    不意义军又调换人手,挑灯夜战。

    那朱燮元年逾七旬,精力不济,一连折腾了深夜,实在挺不住了,只好将战事全权托付给宣大总督张凤翼。

    这张凤翼也是老于兵事之人,接手以后布置的密不透风,义军勐攻数次,皆被击退。

    眼见东方发白,天色将亮,张凤翼也不由暗松了一口气。

    哪知这时,大同巡抚叶廷桂突然急急忙忙闯了进来,噼头就道:“督师何在?”

    张凤翼闻言一愣,不由怪道:“你又不是不知,那督师年迈体衰,精力不济,故而先去歇息去了,你如何又过来寻他?”

    “大事不妙,还是赶快叫人将他快快喊醒!”叶廷桂闻言不由捶胸顿足道,“方才得士卒来报,太原城突然起火,想必是出了什么乱子!”

    “什么!”张凤翼闻言不由大骇,不敢置信道,“怎么......怎么可能,明明咱们已经广布斥候,贼人怎么会出现在太原城外?”

    原来就在双方激战当晚,原山西总兵王忠早率领一营人马乘坐小船,借助夜幕的掩护逆汾河而上,直抵太原城北。

    是时,朱燮元率领明军主力在前线和义军鏖战,又担心总监高起潜掣肘,便借口太原城防空虚,打发他回来守城。

    那高起潜倒也尽心尽责,便派遣麾下御马太监李国辅、许进忠、孙惟武、刘元斌四人分守东南西北,以防有变,而驻守太原城北面城墙的正是御马太监孙惟武。

    太原城北有东西两门,分别唤作“小北门”和“大北门”。

    而这“大北门”和“小北门”门口,正好对着“永宁”和“永安”二堡。

    这二堡在明代合成“安宁二堡”,城周一里,里面设有火铳、火炮等器械。

    凡是不能先拔除此二堡,而准备从北门进攻太原城者,定然会遭到驻扎在这两座堡垒的明军士卒的背击。

    故而驻守北门城墙的太监孙惟武分遣士卒守御“大北门”、“小北门”及永安二堡,自以为固若金汤。

    哪里想得到张顺竟然单独派遣降将王忠来攻,人衔枚、马勒口,不着灯火,单凭月光一路潜行至太原城北。

    “将军,若取大小二门,必先取永安二堡。而若要取永安二堡,必然惊动大小二门守卫,为之奈何?”众人刚刚偷偷上了岸,早有参谋不安的问道。

    “大小二门,永安二堡,其制虽然巧妙,奈何仍有不足之处!”不意王忠却冷笑道。???..coM

    “永安二堡,每夜分上下两班;而大小北门每每要错开半个时辰,以免为人所趁。”

    “太原士卒懒惰成性,常违其制。故而每到换班时分,后班不至,前班已退,各自为政,毫无警惕之心。”

    “我等但藏匿片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