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117~12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专利·==

    当所有人都发现, 书肆的书籍竟然便宜到只需要十个钱就能买一本的时候,但凡家里有那么一点儿余钱,而又明白知识有重要的人家, 都会想办法花钱买上那么一两本书回家。

    而所有书籍当中最畅销的,毫无意外是秦律。

    因为当前的秦国,底层老百姓除了参军入伍杀敌挣功勋外,唯一可以向上爬的出路就只有进入学宫学成之后当小吏, 然后再以此进阶, 进入正式的官员系统。

    王绾预料到了秦律会受欢迎,所以一开始印刷的时候,便直接将秦律印刷了十万本。

    十万本的数量光是咸阳的百姓肯定没办法消耗完, 所以这些书籍大部分都在整理好后, 送到了其他郡县刚开的书肆。

    而既然要送去其他城市,总不能只送秦律过去卖不是?于是王绾又加印了其他书籍。

    因为短时间内需要印刷的书籍数量太多,消耗的纸张也跟着成指数级增长, 负责生产纸张的匠人即便忙得脚不沾地,也已经供应不上了。

    某些地方的郡守即便早早听到消息给咸阳来信讨要书籍,也只能跟在后面排队等着军队将书籍先送去其他的郡县,然后才能轮到自己。

    毕竟这时候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知识垄断”,造纸方法至今仍只有墨家子弟知道。

    倒是有不少贵族想要弄到造纸方法, 却被嬴政直接打了回去。

    林阡得知此事后,主动找到嬴政:“如果可以的话, 其实将造纸方法交给老百姓, 让数量更多的老百姓造纸出来卖,肯定比如今朝廷全盘负责所有纸张的生产更方便。”

    嬴政皱眉:“为何这么说?”

    林阡认真解释:“如今生产纸张的负责人都是墨家子弟吧?但你不觉得让他们来负责造纸是一种人才浪费吗?他们应该去做更有意义的研究, 而不是盯着一些他们早就熟稔于心的生产过程。”

    “而且人多力量大, 只有将纸的生产方法公之于众, 老百姓才有可能发现更多的造纸配方。”

    “而老百姓自己会生产纸张,也能进一步减少读书的成本。”

    “读书的成本从来不只是书籍而已,”林阡想到了后世读书时笔墨纸三者的消耗量,“笔墨纸是消耗品,是需要持续不断购买的。如果成本不降下来,以后怕是举家之力也养不出一个读书人,百姓自己懂得如何造纸,哪怕只是质量最差的草纸也能降低不少成本。”

    “而朝廷将造纸方法交给百姓后同样收税,刨除人员投入,朝廷其实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还能给百姓一个赚钱的机会。百姓生活过得好了,对秦国的统治也会更信服。”

    嬴政陷入了沉思当中。

    他回想了一下最近的纸张消耗,又想起这几年百姓对朝廷日益增长的信任,心里微微有些动容。

    若真能用部分利润换取百姓归服,他完全没有拒绝的道理。

    林阡见他有所动容,忙道:“当然,因为纸张是墨家子弟自己研究出来的,是否要将配方告诉其他人还要征求他们的意见,若是他们同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