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修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力的提高,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了林堡镇的面前。

    产品的销售速度,跟不上产品的生产速度。

    商品在仓库中大量积压,导致新产品无处存放,旧产品腐烂变质。

    如金麦面包,味道又香又甜,但保质期只有六个月。

    另一种产品“砖块面包”,味道是难吃了一点,但可以保存一年。

    但不管半年还是一年,最近几天清理库存的过程中,两种面包,一共处理了五千多吨。

    肉罐头也是如此,扔掉了两千多吨。

    浪费极其严重,管理仓库的负责人老孙,心疼自责不已,连说是他没保管好,把好东西都放坏了,同时也非常担心,他会不会受到责罚?

    “没事老孙,这不是你的问题,是我们产品的销售速度,太过缓慢了。”

    周鸣安慰了老孙一番,也清楚问题的根源所在。

    生产过剩了。

    面包、肉罐头、毛皮服饰,三类商品中,除了毛皮服饰卖的干干净净,其他商品都有积压过剩的情况。

    为减少浪费,不得不降低工厂的开工率,工人的作息安排,也由每周上五休二,改为上四休三,还是八小时工作制。

    即便如此,面包、肉罐头的产量,还是供大于求。

    镇议事厅中。

    “路,主要是因为路的原因,让不少商人虽然愿意来林堡镇,但道路状况,还是让不少商人打消了这个打算,因为路越远,就越危险,越无利可图。”

    周鸣指出了问题,说道:“只有修一条平坦宽阔又相对安全的路,才会吸引更多的商人来林堡镇,卖出更多的产品。”

    “修路?”

    夏叔面带疑惑:“修什么样的路?修到那个地方?”

    副镇长吴勇也问:“如果别人不让我们把路从他们门口修过,那该怎么办?”

    众与会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觉得不管是什么路,都没那么好修……还会受到各方面的掣肘,即便林堡镇,愿意承担全部修路费用。

    “如果不修这条路的话,林堡镇,可能会一直是这个样子,得不到更大的发展。”

    周鸣神色凝重道:“这条路,是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风险,但也能带来巨大收益!”

    因为这条路,是一条1000多里长的,直接通往金岩城的“水泥马路”。

    不错!

    水泥,最近周鸣带着一个研究团队,成功烧制出来了。

    也是巧合,他带领研究人员,本来是想利用几种特殊土壤,烧制一些高价值的陶瓷出来,结果开窑后,“陶瓷”烧成了一堆粉,而往这堆粉上撒了水后,又快速变成了硬如岩石的东西……这是一种特性十分优良的水泥,不仅硬,还具有一定的韧性。

    完全可以拿来修路。

    储量也极其丰富。

    周鸣也发现,这个位面的金属元素虽然含量稀少,但非金属化合物,却大多能保留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质,甚至更加优良。

    譬如玻璃、水泥,都较为轻松地制作了出来,陶瓷也接近研制成功。

    而一块精美的玻璃,不说在大城市的售价,就是林堡镇玻璃厂的出厂价,便达到了500灵币一块,商人们纷纷抢购,供不应求。

    还有那种稀有的长度达到2米、宽0.5米的大型豪华梳妆镜,售价为1灵砖一面(1灵砖=1万灵币),每年产量只有十面,商人们得排队预定,目前已预定出了100面。

    所以说,只要有了路,就等于有了更大的市场和销路,林堡镇的各项产业,不论低端还是高端,都能高速腾飞,财源滚滚。

    只是……

    肯定有人会问:林堡镇如今已经很富,再富下去,不怕成为其他势力眼中的“肥羊”么?

    而林堡镇的通路目标,竟是拥有十万户数近百万人口的金岩城,若是被这座城里的高级势力盯上,还用水泥马路相连,那岂不是在高速找死?

    可能道路状况糟糕点,还更符合林堡镇的利益。

    话虽这么说,但周鸣决心修路,不只是增加商品销路这一个目的,还有另一个。

    扩充林堡镇的人口。

    争取在五年内,将林堡镇的人口,由不足4000人,增加至10万人。

    将林堡镇,扩建成一座城市。

    问题是:五年内,他如何做到,给小小的林堡镇,引入近十万的人口。

    当然只能是水泥马路修到那,“移民队”的工作,就开展到那。

    等马路修到金岩城时,移民队的目标,就变成了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以十分之一的比例算,从金岩城弄到10万人口,不成任何问题。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