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官方打脸(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啊?”

    “我觉得是叶知秋写的更好,这两首诗看起来就很舒服。黄西山的《江山》感觉用词太刻意追求华丽了。”

    在一众议论纷纷的网友之中,还是有部分明眼人的。

    “...说实话,《江山》与两首诗比,除了字数赢了,其他我不觉得有什么地方比得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实话《水调歌头》这首诗,我觉得根本不应该被拿来与黄西山比较啊。”

    然而,似乎早有准备般,很快网上黑叶知秋的声音再次活跃起来。

    正如秦德文所说“文无第一”,普通大众欣赏诗词的水平本就有限。

    往往的情况是,即便看起来明明就觉得这首诗更好,但怎么个好法?比另外一首好在哪里?一般人很难从文学角度系统地分析罗列出来。

    即便写了出来,奈何人微言轻,也很难被看到。

    对于叶知秋的新歌的“歌词”,无利不起早的记者自然是反应最为迅速的,第二天采访到了远在香江的黄西山。

    黄西山的态度与之前别无二致,表示叶知秋是名优秀的年轻人,不过功力尚浅,要学的还有很多,只是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依然挂着淡淡的不屑。

    这算是结死梁子了!

    黄西山的话语被放到网上,支持他的网友更加兴奋,与叶知秋的粉丝吵得不可开交。

    然而,几条微博的出现,给黄西山的水军彻底浇了一盆冷水...

    先是当天秦德文接受采访,对黄西山与叶知秋两人所作诗的评价。

    虽然秦德文说得比较含蓄,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秦德文说什么“文无第一”,是给黄西山面子了。

    然后,华央电视台的官方微博,将《送别》、《水调歌头》两首诗发了出来,附上赏析。

    尤其是《水调歌头》诗词赏析开头,用的赫然是“千古名篇”四个字!

    在之后,华夏诗词协会、华夏作协、华夏文化局等机构的官方微博,纷纷转发这两首诗,无一例外皆是赞美之词。

    这一条条微博,无异于一场地震,将所有人震得七荤八素。

    一下子,不但黄西山本人、支持黄西山的网友,连同叶知秋的粉丝,各大娱乐公司等,全部人都傻眼了。

    自古以来,文化界的鄙视链就是存在的。

    歌手、演员在古代被称为歌妓和戏子,那是贱籍,不能参加科举、不能当官。虽然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这一说法早已不复存在,但乐坛与文化界的相比,地位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或许一个流量明星赚的钱比一名知名文学大家多,但你能说流量明星的地位比文学大家高吗?

    所以,往往一首歌的词写得好不好,也仅限于在“歌曲”的范畴内讨论。

    你要拿去问这首歌词的文学性怎么样?能不能像四大名著一样流传千古,那是在搞笑。.CoM

    然而,叶知秋这次的《送别》与《水调歌头》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大家比比写词就写词,结果你一下子来一个王炸,连官方都下场吹了,那还怎么玩?!

    谁还敢说黄西山的《江山》更好?那你找作协、文化局理论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