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谁是错的?(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碰到的吕受益,巨大价差中隐藏的利润,让他想铤而走险去走私这个药。

    为了稳妥起见,程勇到医院中向医生打听“印度格列宁”的效果,医生只是语气生硬地回复“这是违禁药”,但程勇心中却有了底。

    ——医生没有否认药效。

    从医院中走出来时,走廊边一个重症病人的景象映入眼帘。

    头发已经掉光,枯瘦、面无血色的脸庞下,无神的双目没有一丝生气,黑红色的血液顺着吊针软管而上...

    这个人仍活着,但给人的感觉是,他已经死了。

    或者说,正在等死。

    触目惊心的画面,一下子唤醒了影评人舒舒的记忆。

    在她印象中,自己还在读大学时在一家影视公司长期实习,大约是七八年前吧,有一名同事就是患上了这种“慢粒白血病”,当时公司还组织了全体员工前去医院探望。

    那时她感觉那位患病同事虽然瘦了点,但精神劲头似乎也还好,还能和大家聊天,但和电影中吕受益出场时一样,带了个口罩。

    后来,她听别的同事说起这个病,分“慢性期”、“急速期”和“急变期”三个阶段,“慢性期”可以靠特效药来维持生命,一旦没有药物控制,进入“急变期”就神仙都无力回天了。

    当时那位同事就是处于“慢性期”,据说为了吃药,原本还算小康的家庭积蓄花了个精光,连房子也不得不卖了,公司正准备探望后组织员工捐款。

    自己那时只是实习生也没多在意,后来听说那位同事家中实在不堪重负,不得不将药停后,病人的情况日益恶化。

    公司对此也无能为力,出于道义又组织了一次捐款与探视,那时舒舒在人群外远远看了一眼,对那个画面至今还印象深刻。

    只此一眼,她甚至无法相信眼前的现实。

    她实在很难想象,原本一名将近一米八、身强体壮能扛着两个音箱飞奔的男人,短短半年多时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折磨,才会变成那番骨瘦如柴的模样...

    后来她结束实习,就没再收到这名前同事的消息,只是在偶然一次听说,在那次探望后两个月,对方就走了。

    电影中,画面转换,一栋建筑外围满了抗议的人群。

    两名西装革履的人士刚从门口走出,众人便举着横幅、大字报涌上前,高喊着“抗议天价药”的口号将两人团团围住。

    ——他们是“格列宁”药物生产商的代表。

    在所有人殷切、乞盼的目光中,药厂代表的回答却让所有人失望了。

    “我们公司对你们的诉求表示非常理解,但是请你们清楚一点。”

    “那就是我们公司生产的所有药的药价,完全是合理合法的,如果继续无理取闹,只能采取报警措施...”

    这一段话,激起了抗议人群的愤怒,现场的状况彻底失控...

    看到这里,影厅内早已陷入一片沉寂。

    和所有观众一样,舒舒心中也很不好受,但同时一个更深的疑问涌上心间。

    三四万一瓶的药,贵吗?

    贵,没多少个家庭吃得起。

    态度高高在上的医药公司可恨吗?

    可恨,是他们将药物价格定得这么高,如果定价低一点,能够多挽救多少患者的生命啊。

    但,他们有错吗?

    对这个问题,舒舒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