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漾影初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万消在HZ市,表面看,躲过了杀人陷害、经受了爱情考验、惩罚了偷师学艺、解开了资金危机、逃脱了赌局陷阱,将林家的布局一环环破解殆尽,胜利在望。可是,只要对杜妈妈下手,软肋瞬间暴露,被逼的半夜祈祷,无路可寻。

    万消的分析中,还得从源头解决问题:切断MP对杜氏公司的窥视。这需要一边提升杜氏公司的国内分量,一边打击MP的发展。让杜氏高高在上,MP仰望不起,林家不敢妄动。

    时机正好来临,事情还得从几天前说起。

    东北亚局势急剧变化,迫使XC引爆了能力范围内的最大核弹,原本应该在一片责骂声中,事情平息下来。却不料,这次,MD领导的所谓同盟,一声抗议谴责都没有,安静得很。

    XC自顾自说了几句硬话,解散了示民的众威,心中却更加惴惴。他么的,摆明了有阴谋。可惜,安插在GH、WK的所有耳目,都无法得到线索。他们开始在各大论坛发起讨论,想看看民间的猜测。

    那家瑞士公司的IP不断出现,被万消注意到,明白了XC官方的需求。这点也是万消想知道的,怎么会沉默?不像WK的性格呀,古话说得好,不叫的狗,准备咬人了。可是,拿什么咬?

    JP公司的芯片生产设备,满负荷运行,一批批芯片进入检测阶段,WK终于如愿以偿地偷到了芯片的关键数据。万消将所有备份的芯片资料,发给了陈敬成。他正在MD,等着AM公司腾出时间,生产投放到中国的汽车检测芯片。

    所谓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这种情况,东北亚局势的紧张,影响了全球的汽车芯片市场。因此,万消给陈敬成消息时,他开心极了。AM的生成设备很忙,实验用的调试设备空着,他就在那里,用这些数据,解码芯片的最终输出。

    没两天,他就将十组号码传了回来,数值都在3.01-3.98之间。因为没有真正的芯片,他无法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但这些对万消已经够了。

    莫老带头的解密工作,也在这天有了结果,里面隐含着两条重要消息:“5000摄氏度的等离子态合金组成;杜氏材料被5次锻造后,放置在低于零下150摄氏度的环境,会成为如水银般的液态。”

    根据这些提示,万消马上分析出了近期在GPS上截获的信息:MD被WK说服,准备给MP公司筹资,发射卫星。将5次锻造后的杜氏材料,送到预定轨道,与原先代号为“锥”的卫星接轨。

    两年前,WK发射一颗对外宣称是“地形摄像”的近地轨道卫星,实则是三枚各25吨重的太空武器,主材是金属钨,密度大,价格适中。

    这种太空武器,最早由MD的科学家提出,号称“上帝之杖”。但是经济性差,唯一优势是发动突然,毕竟已经挂在天上,一道指令后,等发现时已经在穿越大气层。

    大家都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花大价钱,送这么个东西上去,落地后的破坏力,肯定没有发射的能量大,因为来回有不少的能量损耗。于是,只在影视中热闹过一阵,被大家所熟悉。

    作为攻击性武器,还不如多发射几枚导/弹实在,更不用说和核/武比。不过,其他国家不要的,WK却要了。发展核/武,MD不同意,那么经济性差的太空武器,就成为了WK目前的最大杀器。

    全世界,WK独一份!

    为了增加威力,WK在设计时,考虑了进入大气层的摩擦消耗,为此,他们在“锥”上,增加了一个热能转换装置,可以将摩擦热能,供给尾部的助推器,形成推力。

    只是有两个问题没法解决:其一,钨的熔点大约在3400摄氏度,因此,计算出的进入大气层速度,极限在5公里/秒,再快,钨将融化成液态。

    其二,如此高温,会形成黑障,大约有两分钟左右的时间,将失去对“锥”的控制,因此,精度将受影响。

    现在有了在-150度为液态的杜氏材料,简直是为加强“锥”的性能而定身制作。于是,双方科学家用计算机仿真模拟,得出在现有“锥”的外壳上,涂上一层杜氏材料,能解决太空武器的这两个问题。

    太空中,向阳时,温度会达到120多度;背阴时冷过-150度。MD有能力将新卫星与锥对接,让杜氏材料和锥合体。在绕飞到地球背面时,杜氏材料液化,只要两者相遇,真空中液体的表面张力,会自动包裹住锥,形成保护层。

    杜氏材料一旦进入高温环境,其金属特性将保持得非常好,黑障不会出现,可以随时调整锥的落地角度。良好的导热性,既可以将摩擦引发的高温能量,送进后面的助推器,形成更大的推力;又能保护钨不被融化,又重又快的穿透破坏力就能保持。

    在计算中,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