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六章年关问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褚良的尸体被放在了燕州城下,如今整个燕州城人才济济,都在为了帝俊的退兵而感到高兴,似乎并没有人发现让他们的主帅不见了踪影。

    众人围在了李道一和李知一的周围,在他们看来,是他们的坚持击退了帝俊。

    他们似乎忘记了,在与帝俊对峙的时候,是一支骑兵突然出现扰乱了帝俊的阵脚,这才让帝俊的后方出现了混乱,不得不退兵。

    徐辰安看了看自己的李道一师叔,他并无大碍,好好休息一阵就能恢复;至于李知一师师公,也无大碍,只不过那只小白狐似乎没有从前那般喜欢粘着李知一了,只是远远地趴着,一脸关切地看着李知一。

    徐辰安看了两人之后,皱起了眉头,总觉得心里空了一块,右眼皮跳个不停。

    他想了想,终于想到差什么了。平时这种情况,这个时候,都是有褚良叔在一旁帮自己。

    “对了,褚良将军呢!”

    徐辰安的心顿时莫名地慌乱了起来,向来温文尔雅的他一把拽过了身边的裨将,厉声问道:“褚良将军呢!”

    这裨将是褚良安排在徐辰安身旁一直照顾着徐辰安的人,平时徐辰安就是用他来与褚良互通消息的。之前混乱之时,这裨将目不转睛地盯着徐辰安,生怕这位长安王之后出现点什么意外。其实干这活他一直是提心吊胆的,倒不是说徐辰安不够好,也不是说徐辰安会欺负他。相反,徐辰安为人不错,该谦逊的时候谦逊,该杀伐果断的时候杀伐果断,从不会随意欺负人。

    若是遇到恶人,徐辰安可不似他父亲那般善良,将会直接以雷霆手段镇压。遇到可救之人,也会好言相劝。而且,从不会看不起任何人,和大家相处起来也不错。

    但就是这样的人,才给了这裨将足够的压力。要是徐辰安除了点意外,即便他不受惩罚,他自己也过不了内心那一关。

    所以,方才那种情况,他压根不敢把目光从徐辰安身上离开,更没有时间去看褚良去了哪儿。

    徐辰安看着他一脸迷茫的样子,心中那股不安之意越发的强烈,他猛地抓住这裨将的盔甲,声音之中多了急切和愤怒。

    “不知道,不知道那去问!赶紧!”

    裨将听得这话后便急忙离去了,虽然此时徐辰安态度不好,但他却并未心怀憎恨。他知道,褚良将军对于燕州,甚至对于圣朝和人族的重要性。虽然其它几位将军也不错,可其余几位将军行事太过于束手束脚,要考虑得太多,反而会给地方机会。

    而褚良不同,他的底线很低,那就是保证胜利,保证人族就行。所以,他对敌人心狠手辣,也做得出断了人族自己粮食的事儿来。

    但如今妖族来势汹汹,正需要这样的人,才能扛起抗击妖族的大旗。

    而且,褚良这样的将军,是士兵最喜欢的将军。因为,他会用最卑鄙最简单的方法,取得最大的胜利。同时,也会将己方的损失降到最低。对于士兵们来说,这就意味着褚良绝对不会用他们的性命去硬碰硬,即便是死,也会以弱打强,达到超乎预料的效果。

    这样的将军,也许不会站在大义的一方,但绝对是士兵们心中的好将军,也是最容易带着他们从战场上回到家乡的好将军。

    所以,褚良消失了,这裨将也着急啊!

    很快这裨将回来了,他脸色惨白,整个人如同被一盆冷水从头顶浇了个透心凉一般,失魂落魄的走到了徐辰安的面前。

    “说!”徐辰安看到了这个样子的裨将,整颗心都凉了半截。

    “启禀世子……将军他趁着混乱,带着一对骑兵去偷袭帝俊的后方了!至今……未归!”

    徐辰安愣住了,他还一直以为是帝俊信守承诺,害怕知一师公真的走到他一尺之内,让他所谓的宿命成为一个悖论,这才退兵的。

    万万没想到,他还是高看了帝俊。要是真的李知一走到他的一尺之内,那帝俊肯定会不顾一切地杀了李知一。至于什么宿命,什么秩序,这些东西的解释权,在活人那里!

    只要他杀得够多,便不会有人想起他出尔反尔的事儿。

    “有……消息吗?”徐辰安险些站不稳倒在地上,其实他心里清楚,现在还没回来,多半是回不来了。可,明知道不可能了,徐辰安还是倔强地问道。新笔趣阁

    “没有。”裨将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徐辰安闭上了眼,一行泪水划过脸颊。

    “帮我取一副盔甲来!现在,咱们去迎接褚良将军……得胜归来!”徐辰安咬着牙说道,不管怎么样,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没有找到褚良尸体前,他绝对不相信之前乐呵呵骗自己出战,让自己立功成为将军的褚叔就这么没了!

    “末将领命!”不一会儿这裨将自己穿上了战甲,又送了一套明光锁子铠前来。

    徐辰安看了他一眼,叹了一口气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末将不惑了。”

    “四十了啊,那有子女了吗?”此时徐辰安温和了下来,轻声问道。

    “有了,女儿。前些年没战事,褚良将军经常放假给我们,还允许我们把军中的一些物资带给家人。”提到女儿,这位裨将脸上勉强扯出了一抹笑容。

    “嗯,这次你就别跟着我去了……”徐辰安轻声说道,想了想补充了一句,“方才情绪不好,见谅。”

    “世子……末将等人既然上了战场,万没有临阵退缩的可能。我是有家人,可我们这些士兵若是退了,那更多的人将会失去家人!”

    徐辰安并没有圣朝所授予的官职,所以一般都叫他世子。即便如此,但他仍旧能够在军中指挥,这一切都是源于徐长安,源于徐长安在军中的这些生死兄弟们。

    “你误会了,我有更重要的事儿交待你!”徐辰安听得这裨将的话,心头一紧,脸上挤出了一抹笑容,立马换了一种说法。

    “倘若我明晚之前还没有回来,那就告诉所有人,除了山阵、明光锁子军之外,其余队伍护送百姓离开!士兵死战,将军死战!修行者回到长安,死守长安!”

    徐辰安说罢,拍了拍这裨将的肩头,穿上了明光锁子铠,步伐坚定地离开了这燕州城内的将军府。

    没过多久,百骑铁浮屠随着一身穿锁子明光铠的小将出了城。

    如今这天下间,能够指挥铁浮屠的,就那么三个人。

    轩辕家的轩辕平安,还有便是创始家族徐氏之人,如今剩下的徐长安和徐辰安,徐长安被封在剑狱之中。所以,如今出城之人的身份并不难猜。

    但可惜的是,他们出城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城边放着的一具尸体。

    战场上原本大型战役之后收尸的人都是各将军的部下,但如今燕州城朝不保夕,战事吃紧,所以便有一些老人自愿当收尸人。

    他们的孩子大多都是士兵,有的在其它地方正朝着燕州赶来,而有的早就死在了战场上。这群老人便主动请缨,前来收尸。对于他们来说,生命的长短没有了什么意义,他们更想在战场上做点事儿,走自己儿子走过的路。

    所以,才来做了收尸人。

    当徐辰安带着百骑铁浮屠离开之后,一位老人看着他们银晃晃的铠甲,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用偏南方的方言轻声呢喃道:“娃儿们又出克咯!”

    “要是我年轻个几十岁,也要跟着他们克。现在只是希望他们咋个出克呢,咋个回来,一个人都不少。”

    “行了,杨老头,咱们老了,干好自己的事儿就好,让这些孩子们能够入土为安,若是能够回到故乡,那就更好了。对了,你儿子找到没有。你这些年当收尸人,怕是整个圣朝都跑遍了。”另一位胡姓老人也是叹了一口气,继续搬运着尸体。

    这次并没有多少尸体,毕竟帝俊也没有大举进攻。

    “没找到,怕是早就死了。其实,我也想要么老天爷让我见他一面,要么也让我死在战场上。”胡老头听到杨老头这般说,低下了头嘟囔了两句,搬起了一具残尸放下后这才问道:“杨老头,听说你找了十多年了。”

    杨老头听得这话,突然站起了身,借着城头微弱的火光摩挲着自己那满是老茧的手,轻声说道:“准确捏说,是十三年零八十九天了。今晚过了年,四舍五入就十四年了。他们说我儿子参加了当年的三川之战,中毒没得掉捏。但是三川之战的士兵们都被高人带回来了,我没找着我儿子。我就想着,见他一面,陪他过次年。”

    “反正,我没见着尸体,就不会承认我儿子没在了。”杨老头倔强的说道,随即搬起一具尸体送往了城内。

    一群老头一直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