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民国孤女(01)(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肯定的, 杨家也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都是普通人家,长辈们整日为生活奔波, 回到家里自己的孩子都管不过来,怎么会管侄女。”

    苏英的丈夫说道。

    “还好, 小姑娘的父母虽然去世,却用两条命给她们唯一的女儿留下了一套公寓。现在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不用去睡桥洞。”苏英虽然家里条件不错, 但她自幼生长的乡间。

    见惯了, 各种事情。

    也知道人心并不全是美好的。在许多时候, 利益面前,人心险恶着。

    “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夫妻两人感慨道。

    隔壁的杨清, 给几位搬家的人,结清账以后,关门, 开始清理行李。

    好在原主的物品不多,除了几套轮换着穿的季节性衣服, 鞋子, 就是一套床上用品还有原主的书, 以及原主父母的遗物。

    遗物,放进空间。书也放进了空间, 等以后再整理。

    棉被也放进空间, 她不喜欢原主以前睡的那硬成一坨一坨的棉被。

    不知道睡了多少年。

    收拾完毕,在厨房摆放好米面粮油盐酱醋。厨房里有两个火油炉, 还有靠窗户边有藕煤炉子。

    厨房连在客餐厅, 中间有道门, 但厨房里面的后窗没有阳台, 边上是水池与灶台, 灶台上放着两个火油炉下面还有一个藕煤路子。在一侧砌的有池子,里面是放煤球,木炭之类的地方。

    一侧是切菜上案板,还有碗柜。

    家里被租客里里外外的用心收拾过,全部都干干净净。

    倒省的她再收拾,只是擦擦灰尘,扫扫地,拖拖地就差不多。客餐厅后面的阳台,有晾衣架。

    用几根粗铁丝绞成一根,特别的结实。

    在阳台的两侧,钉的钉子铁丝绑在钉子上,牢牢的 。

    倒是蛮好用的。

    客厅里面的沙发,家具,都是用心维护过的,没有破损之类的。客厅还有一台老式的电风扇。这个给了杨清一个惊喜。

    出了客餐厅,杨清关好客餐厅的门,进到隔壁的房间,一边有两间房。

    她选了客餐厅左侧的第一间房做自己的卧室。

    在床上铺了两床棉被垫在下面,上面则是用的蚕丝被(子母被),方便春秋用,夏天则是用薄毯。

    胡桃木的实木家具,床也是那种简约的高低床。

    住几年以后刷刷墙壁,其余的都不用动。

    在卧室的衣柜中,挂上了自己能穿的一些旧衣服,全是别的世界的旧衣服,但适合如今的时代穿的那种,至于原主的衣服鞋子,全被杨清收进了空间。

    挂好衣服,找了一个拎了出来,放在客餐厅内的门口。

    家里空荡荡,只有她一个人。这些年,她存下了所有的房租。

    基本没有花过

    一块大洋。

    杨清早已在银行把大半的大洋都换成了小黄鱼。

    只留下了一少半。

    十六岁的原主读书早,已经马上就高中毕业。原主读书,都是以那位富商赞助的。

    此时没有统一的高考,想读什么大学,先去报名,然后去参加那大学的升学考试。

    有些原本品学兼优的学生,都不用考试,直接录取。

    翌日早起,杨清拎着圆形菜篮,去到不远处的菜场买菜。下楼,在院子里碰到二楼的另外一位住户,那位单身女子。

    穿的倒素雅,可一身的烟味,远远就能闻到。呛人的很,杨清下意识的皱眉。

    女子拎着小包包,看穿着打扮,应该是正派人。眼神也不猥琐,可一身的烟味,却是很可疑,无论怎么可疑,杨清也不会去问去说。

    加快脚步,朝外面走。她作住的公寓,朝菜市场而去。

    街上热热闹闹,天色还早,却早已有各种叫卖声。

    也有不少形色匆匆的行人。

    转个弯就是大街,进到菜市场,杨清买了一些蔬菜,十来斤猪肉,十斤排骨,还有不少牛肉。

    吃肯定是吃不完,她大半都是用来收进空间的。

    在附近走走,熟悉附近的街道。还有每个街口。

    几天的时间,杨清摸清楚了周边的一切。

    她还是学生,回到学校继续上课。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即逝。

    高中毕业,她也去心仪的大学报了名。考试则是要等通知。

    原主读书的成绩一般,性子怯懦自卑,即便她在最后两个月好好表现,作用也不大。

    能不能收到大学的入学考试通知,她还真没有把握。

    已经做好了出去找工作的准备。

    原主的骨子里自卑,怯懦,平时的人际关系也简单,与同学们,以前居住的地方的老街坊发小关系好的不多。

    她搬来法租界以后,除了上学,更是深居简出。

    很少与人来往。

    倒是知道那单身女子叫什么名字:胡一萍。

    在报社工作,不是记者,是会计。

    她遇到过几次,都带着一股子烟味,那烟味很呛人,闻着难受。最难受的是,还夹杂着香水味,更是难闻。

    但那胡一萍待人接物没的说,见面三分笑。

    今儿一早,杨清起床以后,正在家里吃早餐,外面走廊响起一连串的脚步声,哒哒的,来了很多人。

    还有跑步的声音,也有嘶吼声,杨清打开客餐厅的门,向外望。

    外面来了一群巡捕,哒哒的朝胡一萍家门口围过去。

    隔壁苏英家里也被惊动,苏英的丈夫打开房门,伸头出来张望。

    不一会儿,那群巡捕踹开门,走了进去,屋内没有人。

    巡捕的头头带着手下一通翻找,什么也没有找到,让人看着门,自己带着人朝杨清与苏英家过来,用东西指着苏英丈夫问,“知道隔壁住的人去了什么地方了吗?”

    苏英丈夫摇头,“平日里我们都不往来,也就是知道彼此是邻居,偶尔打一声招呼。怎么会知道她去了哪儿?”

    巡捕头头点点头,又走到杨清面前问,“你呢,小妮子,知道那家的人去了哪儿吗?”

    慌张害怕胆小,此时被她表现的淋漓尽致。

    慌张的摇头,“不不不,不认识,我才搬来。”

    胡英的丈夫在他家门口也帮腔,“确实小姑娘才搬来一月有余,不认识。”

    巡捕头头伸头在杨清身后的房子里看了看,眼珠子滴溜溜的转悠,应该在打什么馊主意 。

    巡捕头头不在意的挥手,“没事,就是循例问问。”

    几人下楼去。

    杨清却觉得巡捕头头再打她这套房子的主意。

    只是不知道,打算怎么弄。

    此时她也不想费心事。用过早餐,走了出去,走到离捕房只隔一条街的永利百货。

    站在橱窗,望着橱窗里的物品发呆。里面的衣服款式是经典款,即便在八十年后也不过时,甚至每隔一些年,就会重新走在潮流前沿,引领新的风尚。

    还不等脚踏进永利百货,身后传来清脆悦耳的声音,“杨清。”

    回眸一看,是同学江岚,一脸笑容的望着她。杨清记得她,申海有名的大户人家江家的千金 。

    眼前的江南穿着浅绿色的连衣裙,身边还有三位男女。

    也随她一起望着自己。

    “江岚,你也来逛百货公司?”杨清收起思绪,问道。

    “嗯,我来瞧瞧有没有什么新款连衣裙。顺便买一瓶香水。”江岚还拎着一个白色的小坤包。

    “哦。”就一个语气词,也不知道说什么。平日里,杨清与她关系一般,很少说话,偶尔说话,一定是有事。

    在一个班读了几年书,也就是混了面熟,加上知道名字。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江岚很热情,上前主动挽着杨清,“遇到是缘分,我们一起逛吧。”

    不无不可,杨清从善如流的点头,“可以。”

    见杨清答应,江岚才想起身边的三位男女,给双方介绍。那三位有她的亲兄长,未来的嫂子,还有一位表兄。

    当江岚介绍他们的名字时候,杨清脑海中马上有关于三人的生平经历,跟看电影似的,一幕幕动态的画面,不停的闪过。

    有画面有声音。

    原来自己是个平行时空中民国一个关于大义与情感纠葛的三角恋故事。

    江家大少江凯,是正义的一面,如果时间线没有错,江大少已经加入了胜利的正义那一边。

    至于那位未婚妻,则是左右摇摆,在江凯与江岚的表兄陆松两人之间摇来摆去,典型的绿茶婊。绿茶婊最后谁也没有嫁,反而嫁给一位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富豪。

    在一九四八年,绿茶婊彻底安静去了港岛,再有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一九八零年。

    自己应该在此连炮灰也算不上吧。

    现在的自己算是看客。

    表兄陆松去了日月岛,也是到了八零以后

    归来,垂暮之年定居在申海老家。再也没有离开。

    至于江家,却一直坚守在国内,哪怕到了一九六八年也没有走,江家人一个都没有走,江凯不知道有什么隐藏的人脉,在那样的年月,也安然无事。

    平安的度过了那十年。

    江凯一生未婚,至于为什么,杨清不知道。

    行吧,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世界,无聊的紧,看看身边人的爱情故事打发打发时间也是不错的。

    看戏谁不会?

    杨清的目光礼貌的扫了一眼三人,然后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