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肃清禁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知将谁放在皇城司更安心,你也知晓,皇城司权柄甚重,朕只能托付亲信之臣,若是此人不当,皇城司必为害朝野,到那时叶侯岂不自责?!”

    好家伙!

    赵祯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叶安差点给他整不会了,真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能无奈躬身道:“臣遵旨!”

    赵祯在陈彤的惊讶中拉着叶安的胳膊道:“格物之学必将兴起,此学对国朝可堪大用,然儒学乃文臣命脉,所以文臣才会有如此反应,朕需要格物之学,但同样也离不开儒学,你知晓吗?”

    “臣知晓!”

    “这便对了!你向来聪明,给朕想个办法,既能在国朝宣扬格物之学,又能不失儒学之位,格物儒学并举,这才是最为稳妥之法啊!”

    叶安终于发现了不对劲,显然这话不是赵祯能够说出来的,稍稍一想便明白,看来范仲淹等人的回朝给了赵祯许多建议。

    同时也提醒了自己,他们的变法不会影响自己推进格物之学,甚至看好格物之学,但必须要同儒学进行结合,以儒学为主导,毕竟除了自己,所有的文臣都是孔子门生……

    虽然这样,但对叶安来说依旧是好事,这最少要比吕夷简和王曾那种顽固派要好的多,范仲淹,宋绶等人终究是回来了,至于夏竦,富弼,庞籍等人也逐渐在朝中崭露头角。

    变法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而年轻的皇帝也准备励精图治,摩拳擦掌的大干一场。

    赵祯不是个愚蠢的人,更不是个昏庸的皇帝,刘娥临朝称制时他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观察,朝中的能臣很容易从他的政绩上看出来。

    范仲淹和宋绶两人便是其中的代表,只不过叶安却知道,这两人可尿不到一壶里,一个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家,另一个则是顽固的保守派。

    现在的朝堂还算稳定,所以赵祯能进行自己想要的人事安排,即便是赵元俨在外兴风作浪,也无法动摇赵祯改变行政班底的决心,甚至加剧了他培养一支属于自己力量的打算。

    入夜,皇城司破天荒的在禁中宫门进行设岗,几乎所有的亲从官与亲事官都出动了,甚至连兵卒都被调遣到宫门处进行守备。

    皇宫看似规模宏大,但其实只要将各个宫殿的门禁进行封锁,便如同密室一般,只要没有内侍省以及入内内侍省的腰牌,根本无法通行。

    抓捕行动便有条不紊的进行,尤其是以赵祯所在的景福宫以及刘娥之前居住的福宁宫为重,近三十名宫人缉捕入皇城司之中。

    这场抓捕速度很快,虽然声势浩大,可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便结束,叶安并未亲自到场,而是在皇城司衙门中坐镇,而陈琳则是在禁中监督。

    赵祯坐在皇城司的签押房中,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此时的他才觉得自己是大宋皇宫的主人。

    一条条线索就摆在签押房的桌案上,随着抓捕的进行,一条条贴红的签押被放在对应的线索上,证据确凿,条理清晰,连赵祯都能看出其中的头绪。

    “好啊!好啊!这便是朕的内侍宫人!这便是天家养的人!内外勾结,传递消息,使禁中如同洞开之门庭!其心可诛!”

    看着不断重叠起来的贴红签押以及罪状和证词,还有那堆积如小山一般令人不敢相信的财物,赵祯恨得牙根痒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