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意外降临的好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航母战斗群是一个能以几十海里每小时的速度机动的超级船队,一昼夜就可以跑出上千公里。

    航空母舰虽然大,但是跟海洋比,还是太小了。

    当年苏联人搜索美国航母的方法是先用卫星确定航母的大体位置,然后再派出侦察机、潜艇、军舰到那一片进行拉网式搜索……

    且不说,在战时搜索一艘人类目前发明的,最强大的海洋作战武器有多危险。

    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时间,复制苏联这套体系,而且又是卫星,又是潜艇,这一整套下来,没有上千亿,也得几百亿美元。

    好在时代不同了,科技在进步,佛莱迪·克鲁格找到了一个廉价方案——无人机。

    以色列前几年推出的一款大型无人机,可以对海上进行长时间监视,续航时间最长可以达到两三天。

    以色列国内市场狭小,军工又是一个需要极大投资的产业,必须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他们既向中国卖无人机,又向印度卖雷达、导弹,还替越南的坦克改进升级。

    甚至据说俄罗斯被西方国家禁运的某些电子元器件,不少就是向以色列买的。

    以色列这种无人机最大的问题是由于通讯限制,作战半径只要350公里。

    但是使用中继之后,数据实时传输距离可达1000公里,而这种无人机本身就可以做中继机,把两架无人机串联,就可以拉网式搜索海岸线以外,1000公里以内的海洋。

    如果再找几艘船伪装成渔船部署到外海,把无人机控制中心装到船上,或者干脆用大型运输机改装,作用范围还可以更大。

    采用无人机方案,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都会比苏联方案便宜99%以上,效果却不差,而且还不用人去冒险。

    这套东西还能在陆上使用。

    作为一个未来者,杨东升当然知道无人机的优势。

    可惜现在东方大国还没有搞出无人机,否则他可以学狗大户,直接买一条生产线回去。

    另外,俄罗斯还向他们提出合作研发苏-34战斗机——新型火控计算机,新型数据链,坐仓还有钛合金浴缸保护,速度高达1.8马赫,作战半径超过1000公里……总之就是秒杀苏-24.

    杨东升坚决不入这个坑,他可不想当印度人。

    俄罗斯如果愿意卖逆火,就买一批,如果不愿意就算了。

    从酒店回来后,杨东升开始查看詹姆斯·惠斯勒新收到的矿场和农场。

    这些矿场几乎遍布全世界。

    牙买加、巴西、澳大利亚的铝土矿,加蓬、南非、澳大利亚的锰矿,澳大利亚、莫桑比克、南非的钛矿……无怨的澳大利亚跟美国跟的那么紧。

    还有加拿大的石油和天然气。

    杨东升了解到,加拿大的石油管道都是从北向南修建的,这导致加拿大的石油、天然气只能卖给美国,很多所谓的加拿大石油公司,总部也是在美国。

    美国公司还控制着加拿大大量的油砂矿。

    在这个时代还没什么,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