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鸳鸯刻瓷大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版年画的展位上,正举着摄像头做她的直播。

    “鸢都杨家阜木版年画是中国最著名的木版年画之一,可惜没有申遗,所以现在不如朱仙镇、杨柳青有名。

    木版年画起源于明朝,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

    在咱们中国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

    别说,晓晓做直播还真想那么回事,也看得出,提前做了不少功课。

    张梁没有打搅晓晓的直播,冲她笑笑,带着杨芮离开木版年画的展位。

    挨着木版年画的是陶瓷展位,陶瓷展位上也正在进行技艺表演。

    一位中年妇女在表演刻瓷。

    周围围了很多人,观看刻瓷作画。

    “老兵你好!欢迎老兵过来参观指导!还请多多指教!”张梁刚在展位前站住脚,一个中年人就冲张梁抱拳道。

    “你好!您是……”张梁赶忙抱拳回礼。

    “哈哈,这是我们两口子的展位,小姓李,单名一个苦字,表演刻瓷的是我夫人,姓黄,名静!”中年人爽朗的笑着自我介绍道。

    “失敬!失敬!原来是李大师和黄大师贤伉俪,早就听说淄博有一对比翼双飞的夫妻大师!

    指教不敢,我过来学习学习!”张梁谦虚道。

    “老兵,你太客气了!我们哪敢成什么大师,倒是你那张红木嵌银漆器千工拔步床,可是抢尽了风头!

    那才是真正的大师之作!”李苦大笑着恭维道。

    “您谦虚了!说到淄博李苦大师和黄静大师,谁不羡慕的竖起大拇指?”张梁也恭维道。

    对于眼前这两位大师,张梁倒是真听说过,知道他们都是搞刻瓷的。

    刻瓷就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划、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通常也指在瓷器、瓷板上刻凿成的雕塑工艺品,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艺术。

    刻瓷也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最早起源于明代,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发展装大。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常在自己特别喜欢的瓷器上题诗,用以寄情抒怀,为使御迹能保留长久,宫廷艺人就想办法将墨宝刻于瓷器上,于是就有了刻瓷这项传统艺术。

    瓷器的釉面十分光滑,既硬且脆,用刀具刻画,稍有不慎就会产生爆裂,工艺难度非常大。

    比之红木嵌银工艺,制作上难度要大的多。

    当然两种工艺不是一回事,红木嵌银难在线条的设计上,刻瓷难在实际操作上。

    每一幅刻瓷作品都要经过上千刀、上万刀的耐心雕刻,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与细心。

    因此张梁对于能够被称为大师的李黄两夫妻还是很尊敬。

    应该说,每一位在传统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值得尊重。

    和李苦大师互相恭维了几句,双方交流了一下艺术心得!

    互换了联系方式,张梁邀请李苦大师和黄静大师等博览会结束到家了做空。

    离开李苦大师的展位,一路上和张梁打招呼的人不断。

    杨芮笑着对张梁说道:“没想到你还挺有名,这么多大师都认识你……”

    “那是,没点名气敢娶魔都媳妇?”张梁嬉笑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