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兰亭书斋的规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及管理等问题。”???..Com

    没想到这几天的时间,她就能把这基金会的事给理的这么清。

    两人吃过饭就把小丫头交给了在书斋忙的苏桂兰。

    简单聊了几句,小丫头见到奶奶爷爷那是非常的高兴,朱霖和骆涛的离开一点都没有影响她的好心情。

    也不用安抚,就成功交接好了孩子的问题。

    夫妻坐着那辆小吉普就离开了。

    见骆涛两口子走远,苏桂兰才小声跟柜台的骆少逸嘀咕了几句。

    “老头子,你说这两口子怎么想的,有钱不好好在家享受一下,还自己出钱去山上种树。”

    这种好事,苏桂兰是一时不理解,也不会明白。

    包括大智若愚的骆少逸也只看明白了一半。

    逗小丫头的他,看了看正在挑书的看客。“你懂什么,这叫明哲保身。”

    这四个字就是他看出的那一半意思,还有一半意思是他也难懂的。

    因为那是二十年后的人们才会关心的大事。

    见到来客,他以微笑面对。

    他是经历过当学徒的岁月,是懂得和气生财。

    “小同志您挑好书了。”

    “老同志您好,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知道多少钱?”

    现在上面对苏联的书也不那么敌对了,好的书还是能流通。

    说这话就知道这年轻人第一次来兰亭书斋。

    书斋的规矩就是可以看可以租就是不卖。

    骆少逸笑了笑,用手指了一下头上的匾额,年轻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就见上面漂亮的三行小楷字。

    “一文看书。”

    意思是在店里看书花一毛钱就可以。

    “同价租书。”

    意思是从这租书回家看,要交书本的出售价做为订金。

    “概不出售。”

    意思就简单了,本店不卖书。

    兰亭书斋现在的模式就是一家免费的图书馆。

    这里面有藏书两千余册,只要不是禁书这里都收藏,但没有一本是古董级别的书籍。

    门脸的两层楼,楼上楼下都是博古书架,还有不少书架没有书籍。

    靠门的地方弄了一个柜台。

    后院共有九间房(除去两个耳房),是个三合院,骆家没搬百花小院时,就居住这儿。

    九间房都改成了供书友看书的阅览室,耳房一间成了老俩口临时吃饭休息的地儿,另一间是供奉着跟骆家渊源很深的王羲之和文征明,还有骆家的先辈。

    这店规他还是第一次见,心里面对骆少逸就非常的尊重,“不好意思啊,老先生。我想在这儿看会书,给。”

    他说话特别客气,他本想着买书回家看,但想到租书回家看,这老先生不挣一分钱。

    一是内心过意不去,二也想看看这店倒底有什么玄机。

    “好嘞!您后面请。”骆少逸站在柜台内,用手给指了一下路。

    “谢谢。”他道了一声谢就往后院去了。

    今儿个他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老京城商家的待客之道,热情似火,不做作,真诚。

    来到后院,他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

    见阅览室还有不少在静静看书,心里就更加喜悦。

    他也说不清这到底为什么?

    也许是一份安慰,又也许是一份希望。

    总之是骆少逸的所作所为影响到了他。

    【月票推荐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