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又要出钱修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那根弦也松了下来,他本着和骆涛有点关系,一直都没开口说这事。

    昨儿个,县里开会就讨论了一下这事,因为他的特殊来历,自然就被领导盯上了。

    会上虽然没点名,下会后领导可是没少和他谈心。

    他也是个实在,为民办事的人,于公这都是不能推脱的事,但于私他还是推了两次。

    人常说事不过三,也加上他有那个责任感,也就硬着头皮领了这个任务。

    他之前没有接触过骆涛,知道的一些情况,也都是从老领导哪里获悉,没面对面沟通。

    仅仅听说,他不敢给骆涛这个人下一定义,他是一位什么什么样的人?

    今天,见了面,他可以说:骆涛是一位有担当,有人文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企业家。

    绝对不能用商人来形容他。

    “那真是太对了,早就听说你们西昌在西山的大动作了,没想到今天临我们密云头上了。

    老领导还叮嘱我一定要供好您这尊财神爷,………”

    看看这当过的秘书的人,说话就那么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现在公职人员说财神爷的话,也没什么不对,当然不能在非常正式的场合。

    这事就可以说到传奇的荣先生,在五十六十年代上面人都是称呼他为荣老板。

    这个称呼是善意轻松的说笑,绝不是个绰号。

    荣家可是三代人都是首富,称呼一声老板没什么不可。

    张东风把话题叉到李领导那儿,他们的关系自然又近了一些,说话也就随意一些。

    去东各、西各村的路上,时不时就会从车里传出阵阵两人欢快地笑声。

    东各,西各村,是由一条从密云水库引流出的白河作为两个村庄的分界线。

    从西田镇这边公路过来,要先途西各村,过白河桥才能到达东各村。

    这两个村不是西田镇离密云水库最近的村庄,往北还有西恒河等地方,就有不少村庄。

    但那些地方都没有这两个村可使用土地多与集中。

    密云地区山多,耕地少,可大面积使用的土地,离水源还近的就只有密云水库北的不老屯镇最为合适。

    但也有一个致命的一点,就是密云到不老屯这段路,不花大力大钱建设是不行。

    一行人先到了西各村,因为骆涛提前招呼不要弄什么欢迎仪式,所有人都比较随意。

    在西各村见到了两个村的支书说话人。

    闲话少说,干正事。

    于是,穿村过巷直接到了这边的蔬菜基地。

    中国式的“菜篮子革命”,应该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的东山省寿光掀起这一股热潮。

    他们运用冬暖式蔬菜大棚,让北方的人们在寒冷冬天也能吃上一口新鲜的蔬菜。

    在他们之前北方地区大多是运用小拱棚的方法,在冬季种植蔬菜。

    他们不是第一个做这事的人,但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了这个种植模式,还进行大规模推广种植。

    最终让寿光这个地区成为了闻名全国的菜篮子,这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西昌的菜篮子工程也不是一拍脑门子的产物,他们也请了不少农学专家学者,对西昌菜篮子从业人员进行专门指导和培训。

    又加上那些地地道道农把式们,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

    【月票推荐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