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骆涛下乡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七,不包括还有一些滩地、林地。”

    骆涛是非常认真听讲,真实了解一下实际问题。

    同时他在心里也在算一笔账,他不是为自己算,他是为西各,东各村的老百姓算。

    假如一家六口人都分了田,这一家也就能分到十亩地。

    要是他们自己种地,秋收两季来算的话,一年也挣不多少钱。

    一亩小麦按最高产量算,一年两季,十亩地一年也就八千多斤。

    今年市里调整粮食的购销政策和价格,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

    每50公斤小麦统购价由17.40元调为23.50元;玉米由12.30元调为16.60元;稻谷由17.20元调为23.20元。

    靠种庄稼一年毛利也才两千块。wap..com

    西昌租地的价钱是一亩地一年二百六十块,十亩地一年就是二千六。

    这么算还是租出去划算一点,这还没算他们来菜篮子工作,一个月还有三十块钱的工资。

    “种地是个辛苦活,也是个踏实话。”又转过头看向这片土地。

    “只要勤奋,有上进心,一切都会好的。”

    随后他们就围着麦地畅想丰收时的喜悦,田地里有几家都开始拿镰提前打响了秋收的号角。

    看着那一张张朴实的笑容,骆涛心里就一下子明朗了许多,感觉人生有了真正的意义。

    帮助别人真的能使人快乐。

    走累了,就坐在田梗上,找几位老农聊一聊,聊聊晚饭要吃什么?聊聊明天会不会下雨?

    这个收获的季节最好不要问明天下不下雨,不然会挨揍。

    ——

    密云县大院。

    “叩叩叩!”

    “请进。”坐在椅子上的老者发出老迈的豪气,头始终没有抬起,目光一直死盯着手里的文件。

    这是一份今日才下发各地方的内参文件。

    文件主要就是谈:反对*******的问题。

    这个问题上面不是第一次谈了,从79年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改革的路上就一直没停过。

    新时期就会新问题,一个制度不能一直一尘不变,要创新,要吻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来改变。

    进来之人见老者,全神贯注在看文件,进来时脚步轻轻,顺手带上办公室的朱门。

    等了一会,见他一个可以说的动作,这人再说:“甘书记,这是溪翁饭馆的负责人退回来的饭钱。”

    “嗯?怎么回事?”

    他听到自己中午付的饭钱退了回来,有点生气,质问他。

    “溪翁的陈镇长说这钱由溪翁镇政府出,不能让您来出。还有一事,骆涛先生临走时让他秘书给了饭馆三百块钱,陈镇长问怎么处理这事?”

    他听到这事儿,眉头一动,心想这人是真怪了。

    他思索了一会,想了想自己片面了解的一些情况,笑着说:“这钱就让他们收下吧!等骆涛先生临走时让他们多备一点土货送给他。他下过乡,我想对这些东西应该非常感兴趣。”

    从这时候起京城仕途圈就传开了,还有好事人说:骆涛还没为密云的老百姓做贡献,“不吃嗟来之食”。

    【月票推荐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