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农村教育,不能没了课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真的好。

    他一个地里刨食的娶了一个知书达礼的女知识分子,真是祖宗十八代烧了高香。

    他被骆涛这么一夸还有点扭捏,呵呵直乐。

    他申老四这辈子也许就疼媳妇这条能被人拿出来说说。

    寒暄一过,就要说点正事了。“骆涛同志,今天我来呢,就是来问问翻建学校那事,是怎么个意思?明白了,村里边才好做事嘛。”

    骆涛是明白了他的来意,也没和他含糊,“哦,这事怪我昨儿没和申支书说明白。

    我来出钱,村里边做具体的工作,不知道这样行不行?”

    这个结果那是太和申老四的心,要不是顾及自己是一村之首脑,他恨不的跳起来。

    “您放心,这翻建学校的事,村里绝对办好。

    这可是关乎全村人的大事,我们一定做好工用好料,不会出现一点质量问题。”

    他是信誓旦旦作了保证,但骆涛对他说的这些话那是一句都不信。

    “这事我还是相信村里的,……现在农村盖三间红砖大瓦房,好像也就三千块左右,翻建学校那也用不了多少钱。

    咱们沙子河小学好像有六个班。”

    又不确定问申老四:“现在没育红班了吧。”

    他如实说:“现在是没有。”

    然后他又动起了小心思,“但不能代表以后没有,这育红班是停了好些年,但村里早就想着还给它拾掇起来,不过一直以来都没成功。”

    说的义正言辞,好像他真是一位为民着想的好干部。

    骆涛一心想着能帮乡亲们一点是一点,在这个问题上一点都没有和申老四较劲的心思。

    “那就这次就拾掇起来吧,办育红班这是好事。

    那现在就是七个班,还有老师们的办公室,算三间吧,还有厕所院墙。”

    喝了一口水,问申老四:“申支书您给算算这账,要多少钱,回了城我就把钱给打过来。”

    骆涛刚才的一番话也明明白白告诉他了,翻建学校就是按盖三间大瓦房的标准来,总的下来也就三万块。

    要是想多要点钱,最好打消这个念头。

    他咽了一口唾液,闻言装作若无其事,顺着骆涛的意思,正经道,“我想着盖好也就二三万块吧!民义兄弟您说呢?”

    民义家里前两年可是盖了三间瓦房,他是对这儿有一定的了解。

    “我想着也就这个数吧。”他说这话有点郑重,心里在滴血,这可是三万块,就这么没了。

    “那好,申支书,这事就这定了,三万块我一分不少,也一分不多的一次性给村里。

    话话说回来,咱可不能以次充好,刚才您也作了保证,我信您。

    不过咱们丑话还的说在前面,要出现了质量问题,我可是要找您和村里。

    我不能好心办了坏事。”

    骆涛的话,进了申老四的耳朵里一冷,赶忙道:“那…那不能,这没良心的事谁能不做,……您要是不放心,随时都可以来视察,民义兄弟也在这,……”

    申老四从一开始就没想着从中吃太多,能得个一千来块就知足了,再者他也不敢扒皮到吃掉一半,学校真要是出了质量问题。

    他一家就别想在村里过活了,打死是轻,辈辈被乡亲们戳脊梁骨才是狠。

    骆涛见他这么说也就笑笑,“有申支书这话就行。”

    “我准备下午就回去,不知道上午方不方去学校一趟,见见孩子们。”

    骆涛的话,申老四和明义都是吃了一惊,实在是有点突然,“这怎么说走就走了,还想着你们能在这里多待一阵子。”

    “呵呵呵,城里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去做,实在是不能多待了,等下次再来,说什么也要好好住上一段时间再走。”

    骆涛原本是想来这里待上一阵子,但这两天小十月有点闷闷不乐,再加上朱霖想念小丫头,这才早早回城。

    申老四见骆涛日理万机,也不好说什么,他也巴不得骆涛赶紧回去把钱打过来。

    “您是大忙人,您忙您的,可惜都没请你们一家到家里坐坐……不过,咱说好了,下次来我必须的请您喝酒。”

    “…………,我现在就去学校,您吃了饭直管去就行了。”

    申老四好话又说了一箩筐,才不舍的告辞。

    骆涛和民义起身送他。

    申老四在时民仁不想着进来,见他走了才进屋。

    “哥,这申老四来干什么的?”

    “他来还能有什么事,自然是学校的事了。”

    “哼,这老东西闻到腥就上,狗改不了吃屎。涛子哥,您可不要什么都听他的,心黑着呢。”民仁骂着申老四,劝骆涛要有自己的主见。

    骆涛笑了笑,这不管白猫黑猫,哪有不吃腥的猫,只要申老四不过分,骆涛也只当什么都不知道。

    “谢谢您的提醒,我知道。对了你们兄弟俩想好了吗?”

    民义已经知道骆涛下午就要走,“我想一宿,也想好了去城里看看,不过我想等把今年的梨卖了才过去,这样行吧?”

    民义一说到梨,骆涛还真的把这事给忘了,“当然行啊,昨儿不是跟你们说了吗,你们什么时候想去都可以,卖梨是大事。”

    当哥哥的民义都这么说了,那做弟弟的自然跟着哥哥。

    三人就这么商量好了,等九月份把梨卖了,孩子们上了学,兄弟俩就一起进城。

    这样正好他们兄弟俩可以替骆涛监督学校的翻建工作。

    在王家吃了早饭,骆涛几人就奔向了离村子没多远的小学校。

    由于骆涛他们去的早,学校这会儿还没有上课。

    在申老四和学校校长的陪同下,好好参观了一下小学校。

    看了一圈,这学校是早该要翻建了,沙子河小学始建于50年代,到今儿也三十多年,建筑早就破败了。

    那书写知识的黑板,都破了好几大洞。

    连凳子都需要孩子们自己从家里带。

    看到这些,骆涛和学校仅有的四名老师聊了很长时间,就是想了解了一下具体的情况。

    一番长谈之后,骆涛才真正知道农村教育是那么的落后。

    这还是首都治下的农村,要是那些偏远的山村,孩子上课那岂不是连课桌都没有。

    【月票推荐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