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老娘苏桂兰很不高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爷这儿买了一点,平时小丫头最爱吃的糖棍。

    以飞快的速度往家赶,“这孙子可真孙子,活脱脱一个骆老头,……”

    小丫头那是不负众望,用她那小小的身板,利用聪明的大脑,轻轻松松就打开了父母回家的大木门。

    其实,家里像是白天关门,一般不会那么麻烦,要上几道保险,只许挂一下就好了,这样小孩子只要身高够高,也能打开。

    朱霖母女正热乎着。

    “咳咳!”骆涛站在一边假装咳嗽了两声,來以此吸引一下她们母女的注意力。

    “呵呵呵,爸爸。”下丫头跑过来抱着骆涛的大腿。

    “嘿嘿,爸爸的小宝贝,爸爸在外面可想你了,那你想不想爸爸啊?”骆涛直接把她给提溜了起来,抱着,很害怕她跑了。

    她想了一会儿,“好像很想,又好像没有想妈妈那么想。”

    骆涛打了一下她的屁屁,用头抵着她的额头,“小没良心的,看爸爸怎么治你。”

    一只手抱着她,空出来一只手,挠她胳肢窝。

    “咯咯咯!”

    “……”

    “你们俩别闹了,赶紧提着东西进去吧!”吃醋的女人,脾气就是大,爷俩也不敢违背,只能唯唯诺诺听令行事。

    骆涛一手一个包,就往院里走,小丫头知道心疼她爹,也帮忙在后面使点劲。

    中华小棉袄可不是白叫的。

    朱霖在后面吃着这世间最酸的醋,默默提着两个小背包,关上大门。

    “妈?妈?”

    宝贝儿子回来了,也不知道出来迎接一下,这可真是亲妈才能做出来的事。

    叫了两声没人理。

    “吼什么,我耳朵又不聋。”苏桂兰常常以神出鬼没出现在骆涛的面前。

    她手里拿着镰刀,很不高兴的瞪了手提双包的骆涛。

    “哼,我还以为你们不回来了呢。”说着就把镰刀放在墙根,脸色微微和顺了迎了上来。

    骆涛知道老太太这是真生气了,离京刚两天,家里就鸡犬升了天,两个小家伙闹腾啊。

    到了一个地方就要给打个电话,可是最后一站贵省,就把这事给忘了。

    骆涛把包一放,脸露谄媚样,走到老娘跟前,“妈,我哪敢不回来啊,您是不知道……”

    她撇了骆涛一眼,拉过小丫头,“你的事,我不想知道。”

    就就走向后面的朱霖,骆涛挠了挠头,完旦,这次老娘是真不要她这个宝贝儿子了。

    朱霖此时有点紧张看着苏桂兰的步子慢慢走向自己,“妈,我……”

    “啧,怎么晒这么黑了。你说你,我说不让你去吧,你还不听,你看这晒的。”苏桂兰催促着朱霖。

    “妈,我就是没注意,在家呆两天就好了。”

    “嗯,瞧这一脑门子汗,东西让涛子拿,你赶快进屋里吹吹风扇去。”苏桂兰别提多好了,拉着朱霖的手。

    骆涛看的,那个羡慕嫉妒恨啊,妈都是别人家的…不对,好婆婆就是自己的亲妈。

    朱霖倒也实在,她还真照做了,把两个小背包放了下来,顺势抱起了闺女。

    这一刻骆涛脑海里有一个很大胆的念头,这衣服好像不合适了。

    “看什么,进屋去。”

    唉!这就是会生孩子和不会生孩子的待遇,唯唯诺诺道:“哎!”

    来回提了两趟,干出了一头门子汗。

    “我听说南边的气温都四十多度,是不是真的?”苏桂兰吃着西瓜,吹着风扇,眼球在眼眶子里都不打转,一脸的疑问好奇看着朱霖。

    “妈,还那么严重,也就比京城热了一点,要说热那怎么得儿,八九月份,那才是真的热。”朱霖一样吃着西瓜,吹着风扇,坐在苏桂兰对面,传递真实的情况。

    娘俩聊的热火朝天,坐在屋子一角的骆涛,只能哄着闺女,默默吃着冰棍。

    对娘俩谈的话题那是一点没兴趣,自己吃了一口冰棍,让闺女舔一下,父女俩的冰棍友情相处的很是融洽。

    “别闹,没了,一天一根明儿吃。”小丫头这是吃冰棍上瘾了,还想吃,骆涛哪里肯依了她的意。

    小丫头的小脸蛋,由晴转多云,再由多云转阴,阴……小嘴一噘,哇一下子就哭了。

    “咳,一到家就招惹她,给她拿一个不就是了,看让我大孙女哭的。”苏桂兰一听小丫头哭心里就有火,扒拉开要哄小丫头的骆涛。

    “嘿!你个小东西,净跟你哥哥学些小聪明。”苏桂兰一哄才知道,原来小丫头是光打雷不下雨,深的小十月的真传。

    就算是这样,苏桂兰还是打心眼里的高兴,那是因为小丫头聪明。

    笑着对骆涛道:“快去,再拿一根。”

    骆涛现在在家里的地位那是一日不如一日,要不是还能挣点钱,还是朱霖的丈夫,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恐怕老娘苏桂兰都快忘了骆涛是她儿子。

    心里十分委屈。

    还好媳妇善解人意,说了几句公道的话,不然,小丫头吃坏了肚子,那个锅又得由他来背。

    小孩子的肠胃都不是很强壮,天凉、天热他们都好闹肚子,辛辣和冷的东西都要少吃。

    小孩子闹肚子不是一天两天就给治好了,一周,十天半月都是很正常。

    自二号回到家,一连两天的时间骆涛都没有闲下来,先去张先生家看望潘先生,然后就是其他老先生还有一些领导那里都需要骆涛亲自去拜访。

    自在贵省讲了一节课后,骆涛就感觉到了危机,很怕有些闲的没事做的人说自己没规矩,这一回京骆涛借送点土特产的名,探一探风口。

    幸庆,贵省的同志对骆涛的那节课评价很高,上面也自然维护骆涛这个有潜力的幼苗。

    得到了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港湾,骆涛那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心里警告自己下次可不能这么莽了,不是什么都是自己可以触碰的。

    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上面的领导一点就没想着要放过他,下了死命令,不论怎么样,必须要在京讲一讲他骆涛因地制宜的致富经。

    骆涛没办法,只好把后世伟大的“精准扶贫”理念,超前拿了出来,当然一些超前的也不能说,不然骆涛就很危险了。

    一直到五号,骆涛才腾出时间写自己构思很久的文章。

    【月票推荐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