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小丫头变成了小笨猪(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缺了一家人一日三餐所需的青菜吃。

    总感觉她这是所谋已久,就是想把花园直接变菜地。

    骆涛是看透不说透,每天处理好外面的事情,回到家还要帮着她出些点子,规划一下那新开垦出来的菜地,下一步要种些什么?

    这不讨论还好,一讨论,全家人那是刹不住了车,血脉里种菜的基因,彻底给激发了出来。

    “我要种黄瓜。”

    “不,我喜欢吃西红柿,种西红柿。”

    “我喜欢吃香蕉……”

    兄妹俩越说越没溜儿,争个面红耳赤。

    最后还是由老太太做主,现在种一些小青菜,待时间到了,便把土地钭出几道岭,种点红薯、土豆等作物。

    丫头现在他是家里最活波的一个,开口就是金句。

    什么烤红薯,烤土豆,炸土豆条……她是一个不落,全都想了起来。

    说的她自己哈喇子都流了二里多地。

    这丫头那是迷上吃了。

    嘴一馋也会使唤人,叫二梅或者何姐带着她去店里吃。

    骆涛在外面可没少碰到这丫头,每一次还都嘴硬,说她就是看看,不准备吃。

    这话说出连鬼都不信。

    这见了天儿的涨肉,怎么能让人信服?

    骆涛遇到了这事也就说她几句,这要被朱霖看到,这丫头一准倒霉,一连几天时间盯着她吃饭。

    这些家庭琐事也不过是不平静之中一隅或者是一角。

    真正的不平静也不过才刚刚开始。

    今年三月财政部被迫做出《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试点实施方案》,这算是允许国库券上市流通交易。

    我国从1981年开始发行国债,按国际惯例称为“国库券”,在相当一段时期里,由于缺乏流通性,所以很不受欢迎,不少地方要求职工够买,甚至以工资强行摊派发放给大家。

    自推行国库券,基层有两大难,一是计划生育,二就是推销国库券。

    这后来便有人私下里交易,形成了一个有利可图的“黑市”,这也就为什么财政部门会被迫放开国库券交易市场。

    骆涛的老丈人和丈母娘就买了不少。

    三月份的时候这时还算正常,还没有吸起什么人关注这事。

    到四月起,沪海、鹏城、江城等七座城市率先试点开放。

    这自然引起了一些嗅觉灵敏的投机者,他们瞅准机会,立马就钻进了这场淘金之旅。

    这批人中就有八十年代后期有名的“杨百万”,还有一位有着“中国证券教父”之三的管银生,可以说都是以此实现发家。

    这位在1988年2月,他负责筹建沪海第一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公司。

    可以说万国证劵公司是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期中国最牛的证劵公司。

    管银生他是体制内的人员,很容易提前接触到一些外人不知道的内情,他也是凭借着自身工作优势,得以利用开放国库券这件事积累大量原始资金。

    (具体事情不多介绍,有兴趣可以自己度娘查一下),反正这个过程非常传奇。

    最让咋舌的还是他的最后一搏,1995年这位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大举抛售债券期货,继续做空锅债。

    最后把一个七百万口的巨大卖单从151元左右的价位打到147元左右,单面值1400多亿。

    这可是九十年代千亿,要知道当年国民总值也不过才五万亿,他搞一个证劵就能占三十分之一,可以想想一下这是多么吓人。

    至于“杨百万”这位也是有能人,他虽然没管银生的路子,但他的路子邪性,他工作不顺心,辞职之后,居然从枯燥的官样的文字里找到发财的路子。

    这位更厉害的是1988年,他居然就能凑出十万元,怎么看他都不是那么简单。

    这两位首先都是幸运儿,要是在半年前干之事,少不得要被管教一下,罚款子。

    幸运也罢,不幸运也罢,反正人家是在对的时间,抓住了机会。

    如此明显,且又如此大区域的开放国库卷的交易。

    这猫只要嗅到腥味自然就会出击,至于危险,它们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但“鱼儿”就在眼前,又怎么甘心放弃。

    再者加上已经有猫吃到了鱼肉,这样以来就算有危险,它们也要抱着富贵险中求的心理,尽力一搏。

    京城这个地方也变的更加热闹。

    有人忙着倒腾二手、三手,也有可能是十八手的货。

    这时候有些地方已经离谱到,一吨钢材在市场动都没动,几天的时间,就转手十几次,价钱也跟着翻两三倍。

    最搞笑的是这吨钢材转来转去,最后又转回了原厂。

    要论洗钱的速度和干净程度,濠江那儿地方,也没有这儿洗的又快又好。

    转悠了半天,还是上面买单,这中间不知道富了多少人,赤裸裸的空手套白狼的手法。

    后面产生出来的债务问题,跟这儿有着一定关系,就是这一次的变动,加速了原本就存在的矛盾问题。

    大量集体资产流进了一些个人的口袋里。

    先富的一批人是吃着改革开放的红利成长,也都是在法律的边缘游荡。

    当然也不能拿这儿事过多指责,毕竟,改革就有着“破而后立”,冲破陈旧,犯一些错那也是在所难免的。

    由于上面开始整治倒爷,就有一些人开始转投到南来北往忙着收购国库劵的淘金之中。

    这个段时间骆涛可没少听,下边的人报告这些事。

    西昌……又有多少位人员辞职投身时代浪潮之中。

    骆涛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都会叹息一声,【成王败寇,人一定要有自知自明,不然猎人没做成,反倒过来成了别人家的猎物。】

    对他们的辞职,骆涛不反对也不支持,毕竟,馅饼不会砸到每一个人头上。

    改革那么多年,干个体户、下海的也有不少人,成功者很少,这说明了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出去搏一下,机会更不可能送上门。

    骆涛只能遥祝他们都能心想事成。

    一直到六月中旬,西昌旗下已经有几百号员工辞职,离开西昌谋求他们心中的幸福生活。

    对于这些人西昌也是表现出一家企业最大的宽容,不论干没干满一个月,都给他们发了满月的工资。

    【月票推荐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