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吾道在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勇于担当,少说多做,走市场|经济的新路子,带领勐朗的父老乡亲们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随行的滇报记者快速抓拍这一一幕幕,并用如椽大笔记录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领|导讲完,骆涛才给刘负责美言了几句,“廖秘长,我想刘负责也是带领大家致富心切,现在又有这样的困难发生,他也是关心则乱,话虽然不是很合适,但能看出来刘负责是位想为勐朗的乡亲们干些事实的好干|部。”

    “骆先生太为我们着想了,不对就是不对,晋总常对我们说:认清自己才能有进步,一味自信一定会吃苦果。”

    这位真有意思,能拍的地方他是一个不落。

    但就晋总说的这句话,好像很熟悉,好像“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更文雅一些。

    骆涛实在不想提醒他,以后拍的时候尽量克制一点,不然往上走会闪着腰,其实内心是不想得罪他这样的特殊人才,面含微笑敷衍了两句。

    “骆先生,我们在经济领域都是门外汉,只会出苦力,不懂这里面的实际情况。

    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今后还要多麻烦你帮帮我们,出出主意,让我们大山里的好东西带出去,让京城的老百姓也尝尝。

    还有我们这儿的好山好水,我看这都是财富,北方地区是不多见。”

    这位廖秘长时不时就会说一句两句有长远发展建设的话,骆涛此时都怀疑这家伙不会跟自己是同行吧!

    如果是非弄死他不可,老抢自己的关于未来发展的话题。

    通过了解他的履历,显然他不是,不然他也不会五十出头还困在滇省工作,成绩上也没什么突出的地方,要是的话早去粤省那边发展了,那边干事多实惠了,只要干事那升迁速度嗖嗖的。

    “廖秘长,今儿我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得不服您的眼光,您看问题很长远,也非常很有道理。

    只要我们守护这好山好水,我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它一定有回报。”骆涛是过来人,很清楚好山好水在未来代表什么,只要有机会,他是会极力宣传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这个理念。

    不为别的,就为咱老百姓能清晨起来推开窗就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廖秘长脸上带着笑,神情无比满意。

    “呵呵,我也是处在研究阶段,还没有付之行动,没成想骆先生对这个好山好水就是财富也有见地,今天咱们的好好交流一下,如果这是个好的路子,将来放进规划中,可是要造福三千多万滇省老百姓,甚至是全国啊!”

    他很是激动,激动的连脸都不要了,你哪就研究了,这个理念早几年就有环境方面的专家便提出来了一个雏形。

    什么互相交流?我看你个老小子就是想占为己有,名位双收。

    这人有点本事,但是不多,还十分善变,不,他就是本事有余,功利超重的人,一直都没有,是他的话对骆涛太有蛊惑,一不注意就跟他称兄道弟了。

    唉!这次路绝对走窄了。

    对于他心里的的小算盘,骆涛不屑说破,也不会绝口不谈,这利国利民的好理念又不是他骆涛想出来的。

    这是几十年几代人实践,理论,理论,实践反复论证中得来的,没必要扫敝自珍,说给他听只要能造福老百姓,就值得互相交流。

    中规中矩的回道:“领|导,你想咱们勐朗及思茅地区为什么能出好茶?除了气候的适宜之外,好山好水才是决定出好茶的根本……

    只要我们把这好山好水保护好,将来有了钱,发展旅游业,我相信只要把路修通,再把名气打出去,勐朗一定会像故宫一样,一年四季,游人如织。”

    骆涛也不管说的对不对,只要能合得上逻辑就往上贴,先把他忽悠瘸了,再说其他的。

    未来一定要给他们描绘好,要栩栩如生,像看到过一样。

    看着他很是认同的模样,骆涛心里乐了,嘿嘿,以后跟别人说关于环境问题,便可以讲:吾道在滇。

    路程不远,但此行也可以说是长路漫漫,小小的车内,几个人已经从生态环境中,找出致富的路子,在给勐朗、思茅,乃至滇省绘制一副绿色发展的蓝图。

    上午十时许,一行人终于到了此次视察的长坝乡,到了地方,不免又要握手寒暄。

    半个小时后,才真正的从乡办公区去乡中学和乡卫生院等地方视察建设工作。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