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点点头道。

    其实这个过程大可省却,但云景并不想太过特例独行,正常参加科举,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大离科举每一届取才人数都是固定的,乃开国皇帝祖训,后人也就一直延续下来了,每一届都择优取才三百人,也就是说数万乃至十数万的考生参加科举一展所学只是为了争夺那三百个名额!

    这已经不能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了,其中的残酷简直让人无法想象,须知大离很大,人口数十亿,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哪怕有资格参加进士试的举人稀少,各方汇聚起来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三百个名额,分甲乙丙三榜,但凡榜上有名,那就是进士功名在身了,是身为读书人阶段的最高成就。

    其中乙丙两榜进士并没有太大区别,仅仅只是名次不同罢了,同为进士身份,不存在谁比谁更有优越感,可以说这两个榜单,只要榜上有名,大家都是站在相同高度的,名次也就仅仅只是自身所学的体现而已,算是给自己的交代,对接下来的仕途并没有什么影响,不存在你名次比我高就优待一些,真正影响仕途的是成绩之外的东西。

    而甲榜进士就不一样了,那一百个名额又称为进士及第,是要入殿觐见天子的,届时天子钦点进士名额,可谓天子门生。

    甲榜进士入殿觐见天子的时候还有一个流程,天子会随机出题让这一百个甲榜进士作答,评出前三甲进士,赐予状元榜眼探花称号,那三个称号可谓读书人的最高荣誉了,比四大才子的含金量要高太多太多。

    其实三甲进士的考验可有可无,甚至很多时候在之前的科举中就已经内定了,所谓的入殿考验几乎只是走个过程。

    若能位列三甲,那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名满天下,跨马游街春风得意万人瞻仰。

    大离的科举制度就是这样,从开国就延续至今了。

    数万乃至十多万举人,才区区三百个进士名额,真心太少了,但并不是说其他人在一次科举中落榜就没有机会取得进士名额。

    若在三榜进士名额满了之后,参与科举的学子某些方面表现得很是出彩,得上方赏识,是有机会活得同进士称号的。

    同进士也是进士,依旧能做官,但因为加了个同字,这个进士功名的水分就很大了,比举人功名好点,但好不到哪里去,融入不了三甲进士圈子,做官做到最后成就也有限,没有突出表现,一生都可能止步三品官以下。

    同进士的名额不是固定的,有时多有时少,多的时候上千人都有,少的时候几十个也是有可能的,主要看某些部门是否需要官员去填补空缺决定,取决于上头的决定。

    因为同进士功名相对尴尬的原因,很多举子宁愿下次再考从而拒绝这样的身份,朝廷也不强求,毕竟不能打消人家的积极性不是。

    不出意外的话,这届科举的同进士名额估计会很多,因为太子初立需要扩充班底,这就给了很多不能入三榜进士考生晋身机会。

    进士功名啊,已经是读书人阶段的尽头了,寒窗苦读,铁砚磨穿,能走到那一步,其中的心酸不足外人道也。

    考场周围早已经戒严,可谓连一只蚊子都别下无声无息飞进去,而且一旦科举开始后,考场周围方圆千米都会禁止任何人靠近,防止弄出动静影响到考生发挥。

    当云景和宋岩来到考场外的时候,这里可谓人山人海,各个方向多的是考生排队进入熟悉考场。

    熟悉考场的时间并非这一天,早在几天前就开始了,可依旧人数众多,很多人重复多次,非是为了留下作弊手段,而是不放心,怕到时候走错耽搁考试,多熟悉几次总不会有错的。

    至于在熟悉考场过程中留下作弊手段就别想了,当熟悉时间结束后,整个考场都会仔细检查一遍,谁若是敢提前留下作弊的东西,一经发现按舞弊论处,最轻都是剥夺功名让曾经的努力化为乌有,严重的还会下狱乃至牵连家人!

    是以没有人敢在这种时候乱来,走到这一步没人敢拿自己前途开玩笑。

    来到考场外云景和宋岩排队进入考场,并没有引起人们哗然关注,倒不是没有人认识云景,只是他稍微用了点手段不至于那么高调罢了,否则他一经出现必定成为焦点。

    随着队伍前进,周围多的是人在讨论关于这次科举的事情,其中人们说的最多的还是云景,毕竟他太特殊了。

    就如同武轻眉所说那样,几乎每个人都在摩拳擦掌欲要和云景分个高低呢,这是人们的唯一一次机会,这次之后乃至其他任何方面人们都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某种意义上说,云景算是‘于民同乐’了,严重点甚至可以说拉低了神话境的高度,就挺接地气的……

    进入考场很顺利,出示相关手续即可,在云景的刻意施为下并未引起波澜,熟悉考位也就走个过程罢了。

    整个考场占地极大,可以同时容纳二十万考生,若是考生超出预期,边上还有临时增加考位的空地。

    考场呈阶梯状,朝向一致,前面低后面高,考官在最前方就能巡视整个考场,考场虽然大,可在这个层次担任考官,哪一个不是具有惊人的目力?

    每个考生都有一个单独的房间,不大,三面都是墙壁,只能看向前方,进入考房后看不到其他任何人,而一旦开考直到结束考生都不能离开考房半步,在特殊的情况也不行。

    “丁三一七五五号……,走吧,我们回去了”,熟悉自己的考位后云景点点头道,这个位置在众多考位之间丝毫不起眼,明显朝廷没有因为云景而有半点特殊对待。

    想来黄昌阳早就和朝廷打过招呼,一切正常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考试的时候考生只需身上那套衣服即可,其他的任何笔墨纸砚都由朝廷提供,连续考三天的饭食也由朝廷提供,杜绝舞弊的可能性,也体型了考生走到这一步朝廷的重视,毕竟那么多考生也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考试之后朝廷提供的笔墨纸砚考生也是可以带走的,即使没法上榜也算留个纪念了,不过落榜之人往后每当看到纪念品也不知道作何感想,是再接再厉呢还是一蹶不振?

    “笔墨纸砚都由朝廷提供,万一到时候考生拿到的是残次品岂不影响考试嘛,再则,不是自己顺手的东西会不会影响发挥?”离开考场后宋岩不禁嘀咕道。

    对此云景笑道:“你能想到的朝廷自然早有准备,不说分发的文房四宝经过严格筛查,更是早有备份,一旦发现残次品可以第一时间更换,当然仅限于开考之前,开考之后就只能自认倒霉了,至于不是熟悉的工具影响发挥,换个角度,大家都是一样的,同一起跑线上,岂不更加公平?”

    “说的也是”,宋岩顿时就不纠结了。

    一天很快过去,隔天就是大离这一届进士试开考的时间了,不知道多少人会因此睡不着觉,也有可能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睡觉,因为半夜三更就得起床奔赴考场,去晚了万一考场关闭怎么办?下一次可是在几年后呢,不可能因为某个人而破坏整个科举规矩。

    云景也在凌晨的时候就准备妥当,在宋岩的陪同下前往考场了,除了一身举人服饰和必要手续外什么都没带。

    考场外灯火通明,无数考生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考场入口,他们怀揣这家人的期盼以及自身多年努力的追求奔赴决定命运的‘战场’。

    没有人喧哗,看得出来,无数考生都很紧张,真正做到泰然自若的没有几个。

    刻意低调下云景也没引起人们关注。

    听说本届‘四大才子’也参加考试了的,只是没有和云景同一个方向进入考场。

    随着队伍前进,慢慢的轮到云景进入考场了。

    进士试进入考场的时候,和童生秀才举人试都不一样,没有了脱光衣服检查的那一道流程。

    朝廷当然不是因为每个考生都会自觉才放弃了检查,而是用其他方式取代了检查。

    在考场入口的地方竖立着一面两尺直径的铜镜,这在昨日熟悉考场的时候都是没有的。

    这面铜镜叫问心镜,有着神话境的精神意志加持,每个面对问心镜的考生,但凡心里有鬼都过不了自己心理那一关,在镜子面前自己就交代了,失去了这次科举资格。

    这个方法挺不错,排除了心术不正之人,更是避免了考生受辱。

    毕竟走到这一步的考生都是有当官资格的,还脱光了检查是个人都受不了。

    顺利的进入考场,云景让宋岩回去,来到考位就安静等待考试开始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