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如何定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所谓密码也就只是学生生涯罢了,抛开这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作呢。

    很多结束考试的考生都在讨论考试的事情,云景没参与,他就像一个过客,也没有人去打扰他,但他却听很多人在说不知道‘那位’考得如何……

    离开考场,天边晚霞如火。

    考场外聚集了太多人,他们吩咐寻找自己的目标学子,有的考生和家人拥抱痛哭安慰,有的喜笑颜开。

    尽一半的考生在离开考场后,他们几乎都结伴前往青楼去了,有的是去庆祝,有的是去借酒消愁。

    当时年少恣意时,满楼红袖招……

    “少爷,这边”,宋岩早早等候在考场外,远远的冲着云景招手,可人太多,饶是他武道修为傍身居然都挤不过来。

    ‘好不容易’回合后,宋岩接过云景从考场中带出的东西,没到放榜之前结果未知,他也决口不提关于考试的事情,而是到:“少爷,放榜得五天之后呢,可否需要给你安排放松一下?”

    “小宋你学坏了啊”,云景摇摇头道,自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笑了笑,宋岩说:“我看其他参与科举的举子结束后都去放松了嘛”

    “没那个兴致,以往的同窗好友都不在,否则倒是可以和他们去把酒言欢”,云景摇摇头道。

    他成长得太快了,曾经在牛角镇学堂一开始的同学,如今绝大多数连童生功名都没有呢,那么几个童生,有的在朝着秀才努力,极个别考上秀才的也在朝着举人努力,以至于进士试的时候云景连一个同窗都没有。

    当然,这也是他从牛角镇结业后就没有继续‘进修’的缘故,否则何至于连一个参加进士试的同窗都没有呢。

    同窗是同窗,却不是同年,区别还是很大的,当初江州举人试的时候,肯定是有同年来参加这次科举的,只是关系都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生疏了,纵使云景不忘初心,可人家和他待一起会自在吗?

    有的时候云景是真的能体会到那种高处不胜寒,问题是他还年轻啊。

    真正不受他变化影响的,朋友方面,恐怕也就王柏林他们了,可惜他们不再京城。

    宋岩也不再乱出注意,陪同云景回去,接下来的几天云景也没去什么地方,安静的等着放榜的日子到来,多年养成的习惯,纵使称得上结束了学生生涯,他依旧看书练字,似乎兵并没有什么变化……

    参与这次科举的学子们考完了,接下来边是紧锣密鼓的阅卷评卷了,十多万考生的试卷,需要在五天时间评选出三百个进士名额以及优秀人才,那可是个繁重活儿,好在朝廷派出了一大群得力能臣。

    封闭的阅卷之处可谓热火朝天,各种声音不绝于耳。

    “这篇文章好啊,以贫富差距为主题,深刻的表现出了种种矛盾弊端,还提出了解决之法,倒是有很大的可取之处,给个乙上不过分吧?你们觉得如何?”

    “诸位且看这首诗,当真是妙不可言,可惜糊名,不止是那位大才所著,只是这文章嘛,就有些差强人意了,有才而无术,希望能幡然醒悟吧”

    “这都什么玩意,狗屁不通,简直污眼”

    “你们看这字,当真赏心悦目,就凭这一手字,老夫就要给他一个乙,且让我看看内容再作评判……”

    十多万份考卷,纵使阅卷人员众多,却也不可能每一篇都让人仔细观摩,匆匆一瞥就能初见好坏,好的放一边,不入眼的直接丢进箩筐。

    在这么庞大的基数上,不得不说一笔好字真的是一块敲门砖。

    层层筛选,由大多数阅卷人员从十多万份考卷中挑选出五千份优秀的,仅仅这个工作量就花了两天时间,然后一众阅卷人员开始从五千份优秀答卷中精挑细选优中择优,挑选出五百份最为优秀的。

    而最终的三百名进士就将从那五百份优秀答卷中诞生,剩下的两百人,将随同被刷下的四千五百份里面,有机会成为同进士。

    可以说连五千这个数都进不去,这次科举也就陪跑罢了。

    五百份最优秀的答卷中确定三百个进士,那就不是阅卷人员能做主的了,会将这些答卷送去给天子过目,由天子和诸位大臣商量确定,在此之前哪里轮得到天子那一个层次操心。

    在科举考试结束的第四天,五百分优秀答卷就在护送下送去了宫内,夏紫阳带领诸位大臣参与评卷最终确定三榜进士,其中太子夏涛也在,看来夏紫阳是真的在给他培养班底了。

    不过这个时候黄昌阳老夫子都亲自来了,按理说区区进士科举而已,哪儿有资格惊动他老人家,须知在他数百年的生命中,进士科举都不知道经历多少次了。

    那么他老人家亲自前来,不出意外的话,绝对是因为云景而来了,搞不好是想先睹为快,能忍到这个时候,而不是考试结束就把云景考卷拿走,他老人家也算克制了。

    “你们不用管我,自己商量做主就是,也别被我影响到自身判断,为国取才,能者上庸者下,切记不可马虎”,来到这里后的黄昌阳就率先定下基调,然后就当起了背景板。

    经过一番紧张而激烈的讨论,群臣最终从五百份答卷中挑选出了最为优秀的三百份答卷呈给夏紫阳过目。

    不出意外,这次科举的三百个进士便是这些答卷的考生了,最终拍板甲榜百名进士还得夏紫阳亲自来,其他剩下的两百人,虽然分为乙丙两榜,实际上排名不分先后的,真正含金量的还是前一百名。

    接下来夏紫阳经过几个时辰的认真对比挑选,从三百份答卷中圈定了一百名甲榜进士。

    直到这个时候,公平起见,所有答卷依旧是糊名状态,有黄昌阳在边上看着,没有人敢乱来,至于从字迹中分析答卷的主人,能否从中偏爱一些,那就看个人的眼里了。

    当夏紫阳确定了前一百的甲榜进士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其他还好说,人们关注的是都有些什么优秀人才得以荣登甲榜?

    同时,在场的人心头都有点忐忑,在此之前都是糊名的,万一那位被刷下去了这可如何是好?难不成回过头去从十多万份答卷中翻找回来?

    事关那位啊,想想都纠结,若真被刷下去,他会怎么想?可都这样了,难不成为了他的心情就吧某个人取代?

    好在这种事情并未发生,随着糊名被解开,前一百甲榜进士的名字映入了人们视线。

    当看到云景的名字赫然在其中后,在场的每个人心头居然莫名松了口气,但也觉得理所当然,毕竟是那位,若是不能进入甲榜反而奇怪呢。

    看到云景的名字,夏紫阳居然忽略了其他人,下意识伸手去拿云景的答卷,结果不待他碰到,拿分答卷就飞去了黄昌阳手中。

    他能怎么办,只能笑了笑收回了手。

    “哈哈,待老夫先睹为快,倒是要看看小景能写出什么惊世文章,啧,神话境参加进士时,还是头一遭呢”

    黄昌阳笑道,旋即逐字逐句却很快速的流量云景答卷,先是那首诗,他边看边道:“老夫还以为他会直接放弃,没想到还真写了一首……,啧,传言非虚啊,小景真没什么诗才,这首诗也就勉强入眼吧,但字里行间却是情真意切,忆苦思甜,倒是难得,可惜上面的精神意志已经被抹去,否则看到这首诗的人恐怕会思绪陷入幻境中去体会那份底层的心酸苦辣,待老夫再看看这篇文章,嗯……?”

    浏览云景文章的时候,黄昌阳反倒是沉默了下来,众人心头一凝,您老这是什么意思?是好是坏啊,给个提示行吗?

    片刻后,黄昌阳表情平静的放下云景的答卷,沉吟道:“他的这篇文章用词并不华丽,但内容却令人震耳欲聋,这才是治国之才啊,不过因为是他,倒也不奇怪了,仅仅进士科举而已,小景优秀用力过猛,可谓杀鸡用牛刀……”

    说到这里,他又顿了一下:“而且,这篇文章里面的内容,某些方面或许有些偏激,和很多人理念不合,但老夫推倒一番,却也是深感震动,总之,文章是好文章,这点毋庸置疑的,可若要实施下去,却是需要慎重以待,好了,老夫言尽于此,不虚此行,去休去休”

    说完,黄昌阳朝着众人稍微点头示意便离去了,接下来的事情他不再参与。

    当他走后,在场的人对视一眼,这才一窝蜂的冲向了云景的答卷,饶是夏紫阳这会儿都不顾皇帝形象了,夏涛在一边见此报以无奈苦笑,实在挤不进去啊。

    围观云景答卷,他那首诗众人看了也就放一边,之前黄老都点评过了,他们真心不敢再说什么,夸奖太假,贬低的话实在没有那个胆量。

    而当他们看到云景的文章,居然有人发出了抽冷气的声音,尤其是关于教育普及的内容,虽然云景用词尽量委婉了,可依旧冲击当下的教育制度啊,干系太大了。

    然而之前黄老已经定下基调,人们不敢贸然发表意见,同时也明白,也就是云景才敢在科举中发表这样的言论了,换个其他人试试!

    一时之间气氛有些古怪。

    不久后,也不知道是谁打破沉默,绝口不提云景考卷的问题,而是道:“陛下,既然甲榜进士已经出来了,那么前三甲还请陛下定夺”

    按理说甲榜进士会在殿试面见天子后才会确定,可事实是在此之前就内定了,殿试不过走个过程而已。

    现在众人关注的是夏紫阳会确定前三甲是谁,毕竟这一百人里面云景的名字太醒目了,陛下会如何定夺?

    ……

章节目录